

永慶房屋仲介(未)公司新聞
針對消費者在疫情影響下,是否減少外出用餐的機會,永慶房產集團近期調查結果顯示,75%消費者會減少外出用餐,而替代外出的方式則有51%消費者自己在家煮,32%消費者外帶回家,以及17%消費者叫外送。
不過,有使用外送服務的消費者中,82%消費者在疫情結束後會持續使用外送服務,而65%消費者使用外送服務時,平均每人購餐金額在200元以下。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疫情期間帶動超市、超商與量販店等提供日常民生所需的營業額逆勢成長,而自己到餐廳外帶餐點,或是外送也是選項之一。
謝志傑指出,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消費習慣已改變,外送服務商機已不可逆,而外送消費客單價則以200元以下為主力,單價較高的餐飲則必須有更多的體驗、服務才能受到消費者青睞,未來店面經營勢必要搭配外送,成為目前趨勢之一。
此外,近年店面受到電商崛起影響,統計2015年租金高點以來,台北市租金下修24.7%、新竹縣市租金也有25.8%跌幅,房仲業者認為,結構性改變將使租金持續趨跌走勢。
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說明,受到疫情影響消費者減少外出、維持安全社交距離,讓店面首當其衝,根據永慶房仲網統計,近兩年1-5月店面委售量發現,七大都會區委售量全面增加,平均增幅13.2%,其中以台中增幅26.7%最高。
除了委售量兩年間攀升,根據網路店面待租量統計,七大都會區今年1至5月的待租量,兩年間也增長41.9%,顯示店面空置問題較去年更為嚴重,其中新北、新竹、台中與台南店面待租量均增加四成以上。
根據經濟部統計,受疫情衝擊,今年2至4月整體零售業營業額較去年同期少5.0%,受到社交距離限制,民眾外出聚會、購物意願降低,百貨公司、服飾、家電用品零售業均呈衰退;而日常生活所需、自煮風潮興起,超市、便利商店與量販業則不受影響,營業額逆勢成長。
實價登錄統計,2020年前四月七大都會區店面買賣交易量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52.8%,尤其以新竹縣市衰退73.7%最多,其次則為台中量縮61.4%,店面買賣大減。
除疫情衝擊,近年店面也因電商崛起讓租金走跌,與2015年高點比,新竹縣市租金水準下跌25.8%最多。其次是北市修正24.7%,其餘五都也有一成左右修正。
面對後疫情時代的挑戰,許多台灣企業都面臨著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甚至不得不暫緩徵才和加薪計畫。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下,台灣房仲業龍頭企業永慶房屋卻選擇逆勢而行,於18日宣布了一項令人振奮的決策。他們將為集團總部的行政人員依據績效表現進行平均3%的調薪,並在下半年持續擴大徵才規模,目標徵才人數達到3,000人。 根據勞動部的數據,截至6月15日,實施無薪假企業數量達到1,323家,創下了自2009年以來的最高紀錄,受影響的員工人數接近3萬人。人力銀行的調查也顯示,只有32%的企業在下半年有加薪計畫,而23%的企業在第三季並無徵才計畫。 永慶房產集團董事長孫慶餘表示,他感謝總部行政人員在疫情期間的全力支援,讓第一線業務人員的服務質量得以保持並提升。因此,他決定再次加薪,以激勵同仁,這也是永慶已連續三年加薪的結果。永慶人資部經理塗振宏強調,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基石,只有讓員工感到快樂,才能提供滿意的客戶服務。 永慶房屋選擇在這個時刻公布加薪和新徵才的消息,是因為他們希望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在職缺銳減的後疫情職場中,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塗振宏提到,永慶房屋的薪獎制度和教育訓練對於有期許、想挑戰自己的應屆畢業生來說非常適合,他們保障業務新人前9個月每月5萬元的收入,讓新人可以安心學習。 除了專業的訓練課程,「師徒達人制」也讓每位新人都能得到專屬師父的帶領,讓「菜鳥」輕鬆變為「達人」。永慶房屋的「彈性工作8小時」和「永慶大聯盟」制度,則讓工作就像遊戲闖關一樣,完成任務後就能準時下班,這一制度早已翻轉了房仲業高工時的印象。因為這些創新制度和對於「聰明工作.健康生活」幸福職場的堅持,永慶房屋連續兩年獲得國際大獎-HRAsiay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 此外,永慶房屋還提供「服務專員」的工作職缺,月薪36K,月休8至9天,三班制,不需要產業經驗,且沒有業績或接案壓力。表現優異者還有季獎金,這項工作職缺也受到許多求職者的青睞。上半年履歷量比去年同期增加40%,報到人數增長50%,下半年也將繼續擴大徵才。 永慶房屋表示,作為一個集團式發展的企業,全台總店數超過1,100家,行政同仁在永慶除了有完善的福利,還有輪調培育的機會,員工的專才和潛質將被安排至重點部門或相關事業體歷練,培養全方位的職能。 在疫情期間,永慶房屋透過創新科技工具,讓消費者能夠便利賞屋,同時也讓房仲經紀人能夠高效工作。去年8月推出的「實價登錄3.0」服務,主動將成交行情揭露至門牌,獲得客戶和主管機關的高度認同,不動產、有巢氏房屋和台慶不動產全台加盟店東也陸續加入。
根據勞動部數據,截至6月15日通報實施無薪假企業達1,323家,創下自2009年1月有官方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被迫實行「無薪假」人數近3萬人。據人力銀行調查顯示,僅3成2企業在下半年有加薪計畫;招募意願雖較第二季回升,仍有2成3的企業第三季無徵才計畫。
永慶房產集團董事長孫慶餘為了感謝總部行政人員在疫情期間全力支援,讓第一線業務人員的服務滿意度持續攀升,宣布再次加薪以激勵同仁,永慶已連續三年加薪,永慶房產集團人資部經理塗振宏表示,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基石,有快樂的員工才有滿意的客戶。
永慶表示,選在此時公布加薪好消息,主要考量因為疫情造成許多企業縮編、放無薪假甚至裁員,加上被暱稱為「新冠世代」的社會新鮮人求職大軍,即將湧入職缺銳減的「後疫情職場」。因此,永慶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持續擴大徵才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塗振宏表示,永慶房屋優於業界的薪獎制度和教育訓練,很適合針對對自已有期許、想挑戰自己的應屆畢業生。保障業務新人「前9個月每月5萬元」,讓大家可以安心學習,不用擔心沒有業務或房市資歷。
除了專業訓練課程外,「師徒達人制」讓每位新人都有專屬師父帶領,讓「菜鳥輕鬆變達人」。加上獨有的「彈性工作8小時」和「永慶大聯盟」制度,讓工作就像遊戲闖關、團戰解任務,在完成階段任務後,就準時下班兼顧工作與生活,早已翻轉房仲高工時的刻板印象。也因為各項創新制度,加上致力於打造「聰明工作.健康生活」幸福職場的努力,讓永慶房屋連續二年獲得國際大獎-HRAsiay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
另外還有「服務專員」工作職缺,月薪36K、月休8至9天、三班制,不需要產業經驗,沒有業績壓力或接案壓力,安排師父帶領學習,表現優異另有季獎金,也受求職者青睞。在各項優勢徵才條件吸引下,上半年履歷量較去年同期增加4成,報到人數更成長5成,下半年也將持續擴大徵才。
永慶表示,永慶是集團式發展的企業,目前全台總店數超過1,100家店,行政同仁在永慶除了有完善的福利,也有輪調培育的機會,依員工的專才與潛質,安排至重點部門或相關事業體歷練,培養全方位的職能機會。
疫情下,永慶能逆勢持續擴大市占的關鍵,除了早已超前部署創新科技工具,讓消費者便利賞屋,也讓房仲經紀人能高效工作外,永慶房屋去年8月率先推出「實價登錄3.0」服務,主動將成交行情揭露至門牌,獲客戶及主管機關高度認同,永慶不動產、有巢氏房屋和台慶不動產全台加盟店東也陸續主動爭取加入。
永慶房屋仲介集團在16日公布了他們第三季度的前瞻報告,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業務總經理葉凌棋提到,目前房市最大的兩個變數就是疫情和中美之間的角力。他預估今年全年的交易量會落在29到31萬棟之間。過去市場一直擔心超額供給的問題,但近年來新建的餘屋數量只在7萬多戶左右緩慢增加,這顯示市場的去化力道還是相當強,超額供給的壓力也慢慢減輕了。 葉凌棋還提到,從2012年到2016年,市場上新建待售的餘屋數量每年都在以23到45%的速度快速增加,但近四年來,這個數字則是維持在7.3到7.8萬戶的相對穩定狀態。特別是新北、桃園、新竹這些地方,每百戶就有超過1戶的新建待售餘屋,這個比例相當高。 近年來,買家的去化力道相當旺盛,新供給進入市場的同時,購屋需求也穩定地去化,這讓供給過剩的壓力有所減輕。特別是桃園、新竹和台南這些地區,因為是產業園區重鎮,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加上房價相對親民,買家穩定去化,餘屋增加的速度也慢慢趨緩,這些地區的房價也多攀上了歷史高點。 但是,今年前四個月住宅建照核發量達到4.73萬戶,是15年來的新高,前四個月住宅使用照核發量也達到2.79萬戶,是12年來的第四高。部分區域新增供給的壓力還是很大,所以未來房價可能難以有大幅度的漲幅。 永慶房屋的調查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民眾對後疫情時代房價走勢的看法兩極,但有45%的消費者選擇房地產作為資金避險的標的,這是近兩年來的新高。 葉凌棋說,由於國內疫情控制得宜、股市回穩,加上低利和資金寬鬆的環境,這對國內房市發展是有利的。雖然3、4月受到疫情影響,民眾有恐慌情緒,但近一、二個月來房仲門市的成交量有明顯升溫。根據這個預測,上半年全台交易量約在14.2到14.6萬棟之間。在全球經濟和疫情發展的不確定性還很高的情況下,如果後續疫情趨緩,全年交易量還是有機會站上30萬棟的關卡,推估全年交易量約在29到31萬棟左右。
國內疫情逐漸緩和,房市買氣開始回升。近日,永慶房產集團發布了第3季房市趨勢報告,指出在後疫情時代,消費者對房價走勢看法呈現多空兩極化。雖然前五個月買賣移轉棟數受到影響有限,但低利環境加上疫情趨緩後的買盤出籠,讓市場預計2020年全台交易量年增減幅度在3%內,有望守住30萬棟大關。根據永慶房屋網路會員調查,看跌房價比例在第三季降回35%,看漲比例則回升至30%,顯示消費者對房價的看法變得更加分歧。 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指出,自從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經濟都受到影響。在台灣,3至4月是疫情最嚴重的時期,民眾為了防疫減少外出,房市也短暫受到衝擊。但隨著國內疫情控制得宜,市場自住、置產等剛性需求不斷,再加上「零確診」的積極影響,民眾購屋信心逐漸回溫。 根據各地政局資料統計,今年前五月七大都會區買賣移轉棟數達9.38萬戶,年減2.8%。其中,台北市的買賣移轉數量達1.12萬棟,創近六年新高;桃園市則累計1.62萬棟,年增13.4%,也創下六年區域新高。雖然南部兩都的交易量受到影響,年減逾一成,但近期買氣明顯回籠,需求強勁。
【房地產新聞】
近年來,各地重劃區陸續推出新案,讓房市呈現供過於求的狀態。不過,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的數據,從2016年起,新建餘屋數量都維持在7萬多戶的高量,這讓許多人對房市抱有隱憂。但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卻看出了不同的一面。
葉凌棋總經理分析,儘管市場的餘屋量還是處在高峰,但過去四年的數據顯示,這個數量維持在7萬戶左右,這說明市場的去化力道相當強勁,超額供給的壓力已經比過去有顯著的緩解。
具體來看,2019年第2季全台新建餘屋數量為7.81萬戶,這比2018年同期的8.01萬戶低,顯示餘屋供給壓力有所減輕,但還是處於相當高的水準。另外,今年前四月全台的建物使用登記量為2.79萬戶,相比2019年減少了5%,但仍然處於高檔。
再從建照核發量的角度來看,全台前四月的建照核發量達到4.73萬戶,創下了15年來的新高,比2019年成長了5%。葉凌棋總經理指出,如果按照施工期二至三年的時間來推算,2022至2023年將會有大量的新增供給出現,這意味著房市目前以及未來的新增供給量都非常大。
雖然超額供給的壓力比過去有所緩解,但隱憂仍然存在。葉凌棋總經理提醒,房市未來的發展仍然需要密切關注。
根據永慶房屋網路會員調查,第2季看跌房價比例從首季的30%驟升至55%,第3季降回35%;看漲比例則從首季的25%降至第2季15%,第3季再回升至30%。排除第2季疫情干擾,買方對於房價漲跌看法均較首季上升,顯見進入後疫情時代,消費者對於房價看法呈現多空兩極化趨勢。
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表示,2020年以來,全球經濟籠罩新冠肺炎疫情陰影,國內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時間點是3至4月,民眾盡量減少出門與降低消費,恐慌情緒發酵,導致房市短暫受衝擊,但國內疫情控制得宜,加上市場自住、置產等剛性需求仍在,5月多日「零確診」助攻下,民眾購屋信心回溫。
根據各地政局資料統計,今年前五月七大都會區買賣移轉棟數達9.38萬戶,僅年減2.8%。其中,台北市前五月買賣移轉達1.12萬棟,逆勢創近六年新高外,桃園市累計1.62萬棟,年增13.4%最多,同樣創六年區域新高,惟南部兩都交易量受影響,年減逾一成,但近期買氣明顯回籠,需求仍強勁。
葉凌棋表示,2019年第2季全台新建餘屋仍有7.81萬戶,雖較2018年同期的8.01萬戶低,顯示餘屋供給壓力略減,但仍處於高檔;此外,今年前四月全台使照量2.79萬戶,也較2019年減少5%,但也仍處於高檔。
再從建照核發量觀察,全台前四月建照核發量達4.73萬戶,創15年來新高,較2019年成長5%。葉凌棋說,若以施工期二至三年推算,2022至2023年新增供給恐大幅增加,顯示房市目前與未來新增供給量大,超額供給雖然較過去趨緩,但隱憂未解。
葉凌棋指出,2012至2016年間,市場上新建待售餘屋以每年增加23∼45%的速度快速累積,近四年來則是處於7.3∼7.8萬戶相對平穩的高原期,以新北、桃園、新竹每百戶有超過1戶的新建待售餘屋比例較高。
近幾年來買盤去化力道相對旺盛,「一邊有新供給進入市場,一邊有購屋需求穩定去化」,讓供給過剩的壓力略為趨緩。尤其桃園、新竹及台南等屬於房屋潛在供給量大的縣市,多為產業園區重鎮、提供大量就業機會支撐,加上房價多是屬於「蛋黃區2字頭、蛋白區1字頭」的相對親民水位,買盤穩定去化下,餘屋增加速度趨緩,也使過去幾年這些地區房價,多攀上歷史高點。
不過,今年前四月住宅建照核發4.73萬戶、為15年來新高,前四月住宅使照核發量2.79萬戶、為12年來第四高,部分區域新增供給壓力仍大,未來房價難有大漲空間。
永慶調查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民眾對後疫情時代房價走勢看法兩極,但有45%消費者首選房地產作為資金避險標的,創近二年來新高。
葉凌棋表示,國內因疫情控制得宜、股市回穩、加上低利與資金寬鬆環境,有利國內房市發展,3、4月受到疫情影響,民眾恐慌情緒發酵,不過近一、二個月來房仲門市成交量有明顯升溫,以此預估,上半年全台交易量約14.2∼14.6萬棟之間,在全球經濟、疫情發展等不確定性仍高的狀況下,如後續疫情趨緩,仍有機會站上30萬棟關卡,推估全年交易量約29∼31萬棟左右。
台灣房市最新動態!永慶房屋仲介:疫情後市況逐漸回溫,下半年買氣看漲
【台北訊】近日,台灣六都地政局公布5月份買賣移轉棟數,數據顯示,由於疫情影響,六都合計移轉量達1.72萬棟,年減22%、月減2%。不過,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只是短期影響,實際房市交易已逐漸回溫,預計下半年買氣將陸續增溫。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由於成交到過戶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差,5月的移轉棟數實際上反映了3月中旬到4月的交易狀況。當時正值疫情與股災最嚴峻的時刻,因此移轉棟數出現年減22%的情況。然而,隨著疫情控制得宜,民眾恐慌情緒逐漸解除,遞延的買氣有望逐步回籠。
根據各地政局資料顯示,台中市5月買賣移轉數3,021棟,年減27%衰退最多;新北市4,179棟,月減9%、年減25%;台北市2,118棟,月減8%、年減23%。桃園市3,183棟,月減4%、年減13%;台南市1,676棟,月減1%、年減24%;高雄市3,033棟,月增13%,年減16%。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由於成交到過戶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差,因此5月的買賣移轉棟數實際上反映了3月中旬到4月的交易狀況。當時,中古屋市場景氣受到影響,新成屋移轉棟數也減少,導致移轉棟數減少。
不過,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表示,台中市近期交易平穩,且重劃區先前推案陸續交屋,西屯區及北屯區維持單月400棟以上的量體,因此全市單月移轉量持平。高雄市在部分區域如橋頭區、仁武區等,因為交屋量挹注,單月各增加百棟。
謝志傑表示,國內疫情控制得宜,民眾恐慌情緒解除,遞延的買氣有望逐步回籠。加上利率維持低檔,市況有望在6月恢復正常交易,回歸升溫常軌。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買賣實際簽約到辦完移轉登記的時間可能有約一個月落差,因此5月的買賣移轉棟數大致反映出3月中旬到4月的交易狀況,當時是疫情與股災最嚴峻的時間點,去年5月是去年上半年旺季移轉數據最高的一個月,因此買賣移轉棟數才出現年減22%的情形。
根據各地政局資料顯示,台中市5月買賣移轉數3,021棟,年減27%衰退最多;新北市是4,179棟,月減9%、年減25%,移轉棟數以板橋、三重、土城、三峽區減少較多。台北市5月移轉棟數2,118棟,月減8%、年減23%。曾敬德指出,主要受中古屋市場景氣影響,以及新成屋移轉棟數減少所致。
桃園市為3,183棟,月減4%、年減13%,台中市3,021棟,與4月持平,年減27%。台南市為1,676棟,月減1%、年減24%;高雄市為3,033棟,月增13%,年減16%。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表示,若與4月相比,台中市近期交易平穩,且重劃區先前推案陸續交屋,尤其西屯區及北屯區維持單月400棟以上量體,故全市單月移轉量持平。高雄市在部分區域有交屋量挹注,如橋頭區月增四倍、仁武區89.9%,單月各增加百棟。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國內疫情控制得宜,民眾恐慌情緒解除,遞延的買氣有望逐步回籠,加上利率維持低檔,市況有望在6月恢復正常交易,回歸升溫常軌。
根據六都地政局1日所公布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除台中約持平,以及高雄因橋頭、仁武等地有新建案交屋而較上月有13%成長外,其餘四都5月交易動能均較4月衰退,與去年同期相較,六都普遍衰退13∼27%,主要因去年5月正值房市旺季交易熱絡,墊高基期所致。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由於房屋交易簽約到過戶登記約需一個月左右,因此5月買賣移轉棟數反映3月底以來疫情及股災最嚴峻的階段,國內房市交易緊縮相當明顯,不過在疫情趨緩、遞延買盤發酵下,5月房仲業門市交易量業績普遍都增長不少,預期6月買賣移轉棟數可望在接下來出現一波反彈。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通常第二季是房市旺季,而5月交易量比去年同期衰退二成,顯示今年房市確實受到疫情影響,導致傳統房市旺季不旺。
他指出,5月買賣移轉棟數雖較4月減少2.2%,相較於4月比3月減少11.2%,衰退幅度已收斂許多,國內疫情控制得宜,民眾恐慌情緒解除,遞延的買氣有望逐步回籠,6月交易市況將回歸常軌。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六都前五月買賣移轉累計約8.82萬棟,年減3.2%,六都今年第一季交易量仍有6.8%年增率,隨著疫情衝擊效應漸深,前四月年增率已收歛至2.7%,前五月則是衰退3.2%,全台房市交易量要連續二年站上30萬棟,挑戰仍不小。
觀察今年六都前五月交易情況,南部縣市衰退幅度較中、北部明顯,台南、高雄減幅均逾一成,主因在於去年選後南部房市升溫,基期較高導致;桃園則因重劃區建案交屋暢旺年增率達13%。
房仲大剖析!台北十大親民路段大公開,永慶房屋帶你一探究竟
台北的房市,總是讓人又愛又恨,尤其是對於預算有限的購屋族來說,想要在台北買到一個實惠的好地段,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不過,別擔心,永慶房屋來幫你解惑啦!最近,他們釋出了台北十大親民路段的統計資料,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哪裡最划算吧!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這十大親民路段的「門票價」吧!你會發現,竟然有一個路段的均價低到了每坪39.5萬元,那就是北投的溫泉路,這也是全市唯一一個3字頭的熱門交易路段。接下來,是內湖的康樂街,均價為41.2萬元,而文山興隆路三段的均價則是43.6萬元。這十大路段中,有八個的均價都低於每坪50萬元,對於想買北市門牌但預算有限的民眾來說,真的是一大福音啊!
永慶房產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這些親民路段雖然離市中心有一段距離,但生活機能非常完善,交通和環境也都很不錯。現在房貸利率低、成數高,正是進場的好時機,讓大家都能夠成為天龍國的人。
永慶房屋根據實價資料統計,近一年來北市中古屋交易量前30名熱門交易路段,再依單價高低排列,我們看到了這些親民路段的崛起。其中,北投溫泉路以39.5萬元的平均單價奪得頭名,這裡靠近捷運新北投站,周邊公園多、綠化率高,還有北投圖書館、北投市場、薇閣中學及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CP值超高,吸引了許多退休族和想用親民價格入手北市門牌的民眾。
溫泉路過去一年還有不少套房、公寓以2字頭成交,比如一間13坪的套房,成交價288萬元,每坪僅22萬元,這個價格真的是太實惠了!
第二熱門的內湖康樂街,均價41.2萬元,是東湖商圈交易最熱的路段。雖然離內湖市區較遠,但康樂街沿路餐飲、商家、量販店林立,生活機能不錯,去年以公寓交易最熱門,3字頭就能買到。
第三名則是文山區的興隆路三段,這裡的主力產品也是公寓。有萬芳捷運站、文山運動中心及萬芳醫院,加上鄰近萬芳商圈,美食小吃、連鎖餐飲、市場量販,生活所需一應俱全,吸引了許多小資購屋族。
其他入榜的十大熱門親民路段還有萬大路、內湖路三段、辛亥路四段、興隆路二段、中華路二段、吳興街、康寧路三段。其中,內湖區和文山區各有三個路段進榜,其次是萬華區入榜兩個路段。
謝志傑分析,內湖區因為有內湖科技園區,企業總部和百貨商場進駐,讓這裡有穩定成長的就業人口支撐房市。而文山區雖然位處蛋白區,但區內有足夠的醫療資源、文教機能,高綠覆率環境品質,以及濃厚的人文氣息,吸引了許多養生退休族購屋。
永慶房產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十大親民路段雖然距市中心大多有一段路程,但生活機能完善,交通、環境尚佳,想購入北市門牌,但預算有限的民眾,可趁此時房貸利率低、成數高進場,成為天龍國人。
永慶房屋根據實價資料,統計近一年北市中古屋交易量前30名熱門交易路段,再依單價高低,排出住宅單價最低前10名親民路段,最便宜為北投溫泉路,平均單價39.5萬元,也是全市唯一3字頭熱門交易路段。
謝志傑表示,溫泉路鄰近捷運新北投站,附近公園多、綠覆率高,周邊有北投圖書館,北投市場、薇閣中學及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CP值高,吸引許多退休族及想用親民價格入手北市門牌的民眾。
根據實價資料,溫泉路過去一年有不少套房、公寓以2字頭成交,有一間13坪套房,以288萬元交易,每坪僅22萬元。
第二親民的內湖康樂街均價41.2萬元,是東湖商圈交易最熱路段。康樂街去年以公寓交易最熱門,3字頭就可買到,雖然離內湖市區較遠,但康樂街沿路餐飲、商家、量販店林立,生活機能不錯。
第三是文山區興隆路三段,也以公寓為主力產品。該路段有萬芳捷運站、文山運動中心及萬芳醫院,加上鄰近萬芳商圈,美食小吃、連鎖餐飲、市場量販,食衣住行一應具全,吸引許多小資購屋族購屋。
其他入榜十大熱門親民路段包括萬大路、內湖路三段、辛亥路四段、興隆路二段、中華路二段、吳興街、康寧路三段,總計內湖區、文山區各有三個路段進榜,其次是萬華區入榜兩個路段。
謝志傑分析,內湖區有內湖科技園區,近來企業總部、百貨商場進駐,讓內湖有穩定成長的就業人口支撐房市,文山區雖然位處蛋白區,但區內有足夠醫療資源、文教機能,高綠覆率環境品質,以及濃厚人文氣息,吸引不少養生退休族購屋。
疫情衝擊台灣房市,永慶房屋仲介看淡第二季表現
近來,新冠肺炎疫情對台灣房市產生了顯著影響,讓房市交易動能不如往年同期。根據市場調查,五大房仲業者的3月門市交易量普遍下滑,其中信義房屋和永慶房屋兩大龍頭公司,交易量衰退幅度均達15%。雖然首購需求依然穩定,但多數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第二季房市前景並不樂觀。
信義房屋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全球股市的劇烈波動對購屋人的決策速度和信心造成了影響。然而,由於全球量化寬鬆政策的實施以及央行降息,首購型產品的房貸利息成本已經明顯低於房租支出,這一點對房市有所幫助。不過,近期在台北市總價1,500~2,000萬元及3,000萬元以上產品,以及新北市1,000~1,500萬元、雙北以外500~1,000萬元的產品,仍呈現增長趨勢。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則表示,農曆年後本是房市旺季,但今年由於疫情影響,部分民眾選擇觀望。3月看屋量比2月減少了5%,尤其是在3月中下旬全球疫情大爆發時,民眾的恐慌情緒明顯增加。雖然自住需求依然存在,但在社交恐慌的影響下,第一季並未出現持續回溫的趨勢,因此對第二季房市表現持保守態度。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認為,疫情導致部分買方暫時放慢購房腳步,看屋量有所下降。但現在看屋的準買方,大多數都表現出高意愿和誠意,這對於提升成交機會來說是一個好兆頭。
疫情對房市影響深,永慶房屋分析:中古屋交易量年減15%,剛性需求仍強
【台北訊】近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台灣房市也受到影響。根據信義房屋、永慶房屋、中信房屋等房仲業者的統計,3月中古屋內部交易量普遍較去年同期有所衰退。其中,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指出,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民眾轉趨觀望,房市表現不樂觀。
謝志傑表示,春節後,民眾通常會加快看屋腳步,但今年由於疫情,民眾恐慌情緒增加,看屋腳步放緩,預期第2季房市表現不易樂觀。信義房屋的數據顯示,全台交易量年減15%,其中台南市年衰退超過二成,其餘五都皆是年減一成以上。
根據信義房屋的内部資料,3月中古屋交易量較去年同期相比,台北市減少17%,新北市衰退16%,桃園市與高雄市皆年減一成,台中市年減15%,台南市減少23%最多。永慶房屋的内部交易資料也顯示,全台年減15%。
不過,謝志傑也強調,剛性族群仍是主流買盤。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3月台股受美股影響出現重挫,但全球量化寬鬆重啟,加上央行跟進降息,總價700萬至1,000萬元與1,000萬至1,500萬元的產品交易表現穩定,占整體交易量45%,顯見剛性需求買盤依舊強勁。
曾敬德認為,未來幾個月房市表現還是跟疫情發展相關,若疫情能早一點穩定,則自住回流速度有機會加快,國內長期在資金充沛、低利與台商回流的趨勢,房市基本面仍偏向正面。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也指出,目前市場上存留在的看屋族群多半為有意願的準買方,若買賣雙方價格有共識,相對成交機會將提升。
根據信義房屋數據顯示,全台交易年減15%,台南市年衰退超過二成,其餘五都皆是年減一成以上。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春節之後,通常民眾會加快看屋的腳步,代表傳統房市已經邁入旺季,因此詢價、交易量會因此大幅成長,但是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民眾轉趨觀望,尤其是3月中下旬各國疫情爆發之後,導致民眾恐慌情緒增加,看屋腳步更為放緩,預期第2季房市表現不易樂觀。
根據信義房屋內部資料統計,3月中古屋交易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台北市減少17%,新北市衰退16%,桃園市與高雄市皆年減一成,台中市年減15%,台南市減少23%最多。
根據永慶房屋內部交易資料顯示,全台年減15%。
經過比對資料後發現,剛性族群仍是主流買盤。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3月台股受美股影響出現重挫,但全球量化寬鬆重啟,加上央行跟進降息,統計發現,總價700萬至1,000萬元與1,000萬至1,500萬元的產品交易表現穩定,占整體交易量45%,與2月表現相近,顯見剛性需求買盤依舊強勁。
曾敬德指出,未來幾個月房市表現還是跟疫情發展相關,若疫情能早一點穩定,則自住回流速度有機會加快,國內長期在資金充沛、低利與台商回流的趨勢,房市基本面仍偏向正面。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認為,疫情讓部分買方暫時觀望,連帶看屋量微減,但目前還存留在市場上的看屋族群,多半為有意願的準買方,買賣雙方若價格有共識,相對成交機會提升。
隨著疫情擴散,房市交易動能也不若1、2月時強勁,根據各大房仲業者自結3月門市交易量資料顯示,多數品牌業者3月交易量雖較2月成長,但年增率已開始轉為負數,傳統旺季的第二季要再擴量的挑戰將更為加劇。
信義房屋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疫情衝擊全球股市產生劇烈波動,難免影響購屋人決策速度與信心,不過全球量化寬鬆重啟,央行也有感降息,首購型產品的房貸利息成本已明顯低於每月房租支出,近期台北市總價1,500∼2,000萬元及3,000萬元以上產品均持續成長,新北市1,000∼1,500萬、雙北以外500∼1,000萬的首購族產品增加顯著。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通常農曆年後是房市旺季,但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民眾轉趨觀望,3月看屋量較2月少減5%,尤其是3月中下旬全球疫情大爆發,民眾恐慌情緒明顯增加,即使自住剛性需求還在,但面臨社交恐慌下,第一季沒有出現持續回溫走勢,第二季房市表現難樂觀。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認為,疫情讓部分「走馬看花」的買方暫時觀望,因此看屋量微減,不過目前還存留在市場上看屋的人,多半為意願高、有誠意的準買方,相對成交機會提升。
進一步調查疫情最終會不會影響房價,結果有63%的消費者認為新冠肺炎會使房價下跌,72%消費者認為疫情對房市的影響會持續到二、三季。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全球金融、投資性商品皆受到衝擊,民眾恐慌情緒上升,即使房地產有價格波動較小的特性,消費者對於房價的看法仍轉趨悲觀。調查顯示多數消費者預期房價將下修5%∼10%,建議有售屋意願的屋主適度讓利,將手上資產汰弱留強。
永慶調查顯示,看跌房價比例已創2018年以來新高,顯見與中美貿易戰相比,新冠肺炎對房市的影響更甚。值得注意的是,台北、新北、新竹、台中、高雄看跌房價比例均超過五成,台北市更高達61%的民眾看跌房價,相較於上季,以台北、新竹、台中增加幅度最為明顯。
謝志傑表示,台北市為台灣的經貿中心,對於景氣的變動較為敏感,看待房價的波動也相對較大。新竹、台中則是台灣科技業及製造業的重鎮,而大多數的產業鏈與中國製造業密不可分,在中國封城停工的狀態下,供應鏈面臨斷鏈風險,成為受到疫情影響較大的都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