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慶房屋仲介(未)公司新聞
「現在這個時代,網購越來越火,對實體店面來說是個挑戰,但台北市的店面市場卻吹起了一股「小資風」!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的調查,今年上半年,台北市的店面交易中,超過73%的總價都在4,000萬以下,其中將近四成還是2,000萬以下的呢!這讓我們來聊聊這股「小資風」吧!」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解釋說,雖然受到網購的衝擊,實體店面開店變得有點難,再加上今年這場疫情,但40坪以下的中小型店面租金還是相當低廉,讓很多商家都有能力承租。再加上購置門檻比較低,在這個超低利率的環境下,投資置產的需求還是存在,所以吸引了許多投資者進場。
在這股「小資風」中,台北市的交易熱點主要集中在低總價的中小型店面。比如中山區就成交了23件,是所有區域中成交最多的。其中,晴光、松江南京、南京復興等商圈最熱絡,店面坪數以10~30坪最受歡迎。中正區則集中在古亭商圈、站前商圈、南機場夜市商圈一帶,而大安區則以忠孝敦化、信義安和商圈以及捷運科技大樓站周邊為交易主力。
不過,這股「小資風」並不意味著沒有高價店面交易。今年,台北還有六件億級店面交易,這些店面都位於精華地段,人潮多,產品稀有,而且大多帶著租約出售,穩定租金收益,所以還是吸引了許多高資產投資者的關注。謝志傑表示,這些高價店面趁著目前市場相對低迷的時機,危機入市,也成為了市場的亮點。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台北市以低總價、中小型店面為交易主力,雖然近年來受到電商崛起,實體店面開店受挑戰,加上今年新冠肺炎衝擊,不過40坪以下中小型店面租金相對低廉,有能力承租的商家較多,加上購置門檻較低,在超低利率環境下,置產保值的需求仍在,吸引投資置產族群進場。
其中,台北市總價4,000萬以下的中小型店面交易熱門行政區,中山區以23件居冠,其次為中正區15件與大安區的12件分列二、三名。中山區以晴光、松江南京、南京復興等商圈交易最為熱絡,店面坪數以10∼30坪最受青睞;中正區則集中於古亭商圈、站前商圈、南機場夜市商圈一帶;至於大安區則以忠孝敦化、信義安和商圈以及捷運科技大樓站周邊為交易主力。
雖然目前台北市店面市場以低總價、中小型店面為主力,不過今年台北市也有六件億級店面交易,這些店面分別坐落於南京三民、松江南京、信義、天母、敦南及湖光市場商圈。謝志傑表示,這些高價店面均位於精華地段,辦公、就業與通勤人潮多,產品具備稀有性,且大多帶有租約出售,具有穩定租金收益,仍吸引不少高資產投資族群趁目前店面市場相對低迷之際危機入市。
房市熱度持續攀升,各地政局最新統計顯示,七月台灣六大都市(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的買賣移轉棟數合計達到23,588棟,這個數字比上個月增加了近兩成,年增率也達到2.8%,創下近五年同期新高。六都房市交易表現亮眼,其中台北、新北、桃園三市的月增率分別為26.5%、19.4%、20.3%,台中市月增11.2%,雙雙回到4,000棟大關,台南市月增17.0%,高雄市則月增23.6%。累計前七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達13.15萬棟,雖然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2%,但衰退幅度正逐漸縮小。房仲業界普遍認為,在疫情持續受控的情況下,今年全年買賣移轉棟數有望正成長,甚至突破30萬棟大關。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指出,七月買賣移轉棟數實際反映的是六月的市況,因為台灣在6月正式解封,民眾生活步調逐漸回歸正常,原先計劃在3、4月購屋的民眾逐漸回籠,形成遞延性買盤,使得6、7月兩個月的交易量都較上月成長。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分析,高資產資金回歸,資金動能強勁,台北市物件受到廣泛青睞,而桃園市則因為機捷沿線和航空城議題的熱度不減,加上價格具有競爭力,加速了案量的去化。高雄市在買氣沉寂已久後,終於在谷底反彈,這主要得益於企業在南部擴廠、設廠帶動的地區買氣,以及先前交易緊縮,買方讓價意願高,提高了成交機會。新北市雖然月增幅不及北高,但7月的買賣移轉棟數高達6,142棟,月增近兩成,年增率也有2.6%,移轉量體依舊是六大都市之冠。
房市狂熱不減,永慶房屋仲介見證交易量創新高!近期,台灣房市在資金氾濫和低利率的雙重影響下,房價交易量持續攀升。根據台灣地政局於3日公布的數據,7月份全台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達2.36萬棟,創下自2016年1月房地合一實施以來的單月新高紀錄。這波房市熱潮從5月起逐漸升溫,至今未見減緩跡象。 從北台灣的完銷個案數來看,今年前七月已達69個,預計全年完銷建案數量將突破百件。而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也持續上升,5月六都買賣移轉為1.72萬棟,6月為1.98萬棟,7月則達2.36萬棟,新屋與中古屋的交易量都顯著增加。 去年7月的六都買賣移轉棟數為2.29萬棟,創下房地合一稅實施以來的單月新高,這次7月的數據顯示,市場熱絡程度更高。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近兩個月來,一手和二手市場的買氣都非常熱絡,尤其是台北以外1、2、3字頭房價區段的首購型產品受到歡迎,台北市高端住宅也有回溫跡象。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台灣6月解封後,民眾回歸正常生活,原計劃於3、4月購屋的消費者逐漸回籠,成為遞延性買盤,推動6、7月交易量逐漸攀升。然而,第二季GDP負成長、國外疫情持續升温、中美衝突加深,未來房市局勢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不宜過度樂觀。 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則提到,上半年遞延性買氣釋放,加上低利房貸和股市創新高,吸引投資者將資金配置於不動產。具建設、重劃或機能等題材的蛋白概念區受到買方青睞,進一步推動房市交易量上升。
六都房市交易上月表現可圈可點,以月比來看,7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月增19.3%,其中台北市月增26.5%,新北市月增19.4%站上6,142棟,桃園市月增20.3%,台中市月增11.2%,雙雙回到4,000棟大關,台南市持續加溫月增17.0%,高雄市也月增23.6%。
累計前七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13.15萬棟,仍較去年同期的13.31萬棟減少1.2%,但衰退幅度正逐漸縮小。房仲業者認為,按照目前升溫的買氣,若疫情持續控制的情況下,全年買賣移轉棟數有機會正成長,突破30萬棟。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由於房市交易與登記往往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差,所以7月買賣移轉棟數反映的是6月的市況,台灣在6月時正式解封,民眾大致上已回歸正常生活步調,原本預計於3、4月購屋的民眾逐漸回籠,成為遞延性買盤,使6、7月連續兩個月的交易量皆較上月成長。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分析,高資產資金回歸、資金動能強勁,台北市物件頗受青睞,桃園市則受買盤追捧,從機捷沿線到航空城議題熱度不減,且價格具競爭力,加速案量去化,而高雄市買氣沉寂已久後,終於谷底反彈,由於企業在南部擴廠、設廠帶動在地買氣,此外,先前交易一路緊縮,買方讓價意願高,增加成交機率。
至於新北市的成長表現,雖月增幅不及北高,不過7月買賣移轉棟數來到6,142棟大量,月增也近兩成,年增也有2.6%,移轉量體依舊是六都之冠。
這波房市交易熱度,完全不受疫情影響,從台股回穩後的5月起開始逐步加溫,先前住展雜誌調查已發現,北台灣今年前七月完銷個案數已達69個,全年完銷建案數量可一舉突破百件;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也持續增溫,5月六都買賣移轉為1.72萬棟、6月為1.98萬棟,7月更進一步大幅擴增至2.36萬棟,新屋、中古屋雙雙大爆發。
去年7月六都買賣移轉2.29萬棟,是房地合一稅實施以來的單月新高,反映當時趕在農曆7月前的交屋潮和市場熱絡,不過今年7月在疫後剛性自住買盤遞延回籠、置產資金挹注房市下,帶動交易量更上一層樓。
六都7月買賣移轉棟數普遍較上月增加11.2∼26.5%,其中台北、桃園及高雄月增均逾二成,與去年同期相較,桃園及高雄年增均逾一成,六都中台北市2,892棟、新北6,142棟、桃園4,615棟,都創房地合一稅實施四年多來的單月新高。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近二個月來無論一手、二手市場買氣都很熱絡,
尤其台北以外房價單價1、2、3字頭區段的首購型產品更夯,台北市高端住宅也有回溫跡象。今年前七月六都交易量雖仍較去年同期微幅衰退1.2%,但以近期買氣旺盛推估,全年仍有機會挑戰30萬棟。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台灣6月解封後,民眾回歸正常生活步調,原本預計於3、4月購屋的民眾也逐漸回籠,成為遞延性買盤,使6、7月連續兩個月的交易量皆較上月成長。
不過,第二季GDP負成長、國外疫情確診人數持續創高、中美衝突加深,未來局勢仍充滿高度不確定性,房市並不宜過度樂觀看待。
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上半年遞延性買氣釋放,加上房貸低利助攻,具有建設、重劃
或機能等題材的蛋白概念區,吸引買方進場,股市創新高也提振投資信心,股票族荷包滿滿,部分獲利了結,轉進不動產等資金配置。
「房仲界的大老闆」永慶房屋仲介集團在「臺灣服務業大評鑑」中再度展現強大實力,旗下三個房仲品牌包辦了連鎖房仲業的前三名寶座!永慶房屋已連續八年蟬聯金牌,永慶不動產則獲得銀牌,台慶不動產則拿下銅牌。此外,還有兩位優秀的房仲經紀人獲得「服務尖兵」獎,永慶房產集團再次成為房仲業的霸主。 永慶房產集團在科技創新上的超前部署,讓集團績效逆勢上揚。在「實價登錄3.0」的幫助下,成交行情得以透明揭露,這一點也成為永慶勝出的關鍵。即便面對疫情的影響,永慶房產集團上半年還是成功新開70家店,業績成長達2成。 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表示,這些成就是全體員工共同努力的結果,他們堅持「先誠實、再成交」的服務承諾。孫慶餘董事長也強調,贏得客戶的長久信賴比一次成交更重要。永慶將繼續努力,保障消費者權益,支持居住正義。 永慶房屋今年獲得金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就是他們的經紀人員在服務上的專業和熱情。從熱情迎接客人,到提供多種飲料,再到720度實景看屋功能,永慶的服務細節都讓人印象深刻。 葉凌棋還提到,疫情對經濟和產業都造成了衝擊,但永慶在董事長孫慶餘的領導下,提前部署科技創新服務,從網路看屋到MR智能賞屋,不斷提升產業水平。去年推出的「實價登錄3.0」服務,也讓消費者能夠掌握透明的成交資訊。 永慶房產集團的創新科技和數位工具在疫情期間成為最佳的找房工具。透過手機、平板或電腦,客戶可以輕鬆賞屋、挑選物件。而「實境Live賞屋」服務,則讓經紀人和客戶能夠即時互動,獲得解答。 永慶房產集團非常重視房仲經紀人的專業和溫度,因此他們在徵才、育才和留才方面都做了很多努力。在就業市場受疫情衝擊的背景下,永慶逆勢加薪,並提供優於業界的條件吸引新進人才。上半年履歷量增加4成,報到人數成長5成,有更多菁英人才加入永慶,為台灣民眾實現買賣屋的夢想。
為了讓房屋買賣市場更加透明,永慶房屋在去年8月率先推出「實價登錄3.0」,這是一項全新的成交行情揭露服務,將成交資訊完整揭露到門牌號碼,讓消費者能夠獲得更精準的行情資訊。這項措施不僅彌補了「實價登錄2.0」版未能修法過關的遺憾,同時也有效避免因資訊不對稱而影響消費者權益。 由於現行實價登錄採用區段化、去識別化的方式,無法具體將成交價格與門牌號碼連結,這樣模糊的數據容易引發更多問題。為了防止黑心仲介與投機客的合謀,永慶房屋特別強調「先誠實、再成交」的服務理念,並堅持三不政策:不炒房、不造假、不隱瞞,以良心經營房地產市場。 孫慶餘董事長親自主持記者會,宣布升級服務全新上線,並帶領高階主管及各行政區主管宣示持續堅持三不政策。孫慶餘強調,消費者對房價的透明度非常關注,永慶房屋將率先帶頭實現房價資訊的公開透明。 在「實價登錄3.0」上線後,永慶不動產積極跟進,有巢氏房屋和台慶不動產也全台各地「經營管理委員會」積極連署,爭取加入「實價登錄3.0」行列。現在,消費者無論是上「永慶房仲網」、使用「永慶快搜app」,還是到永慶房產集團旗下1,100多家房仲門店,都能查詢或免費索取揭露到門牌號碼的成交行情資訊。
永慶房產集團超前部署的科技創新,帶動集團績效逆勢成長,加上「實價登錄3.0」將成交行情揭露到門牌,持續提供透明資訊讓客戶安心的服務,這兩大點也成為永慶勝出關鍵,更讓永慶房產集團不受疫情影響逆勢成長,上半年新展店突破70店,業績成長2成。
代表領取八連霸服務金獎的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表示,這是集團全員一心落實「先誠實、再成交」服務承諾的具體成績。如同孫慶餘董事長常說的「贏得客戶長久信賴,比一次成交更重要!」永慶將持續為保障消費者權益、支持居住正義努力。
永慶房屋今年拿下金牌的主因為:「經紀人快速出門熱忱迎客,進店時所有人員起身並齊聲招呼,入座後提供多種飲料,十分貼心。進行電腦系統篩選物件時,720度實景看屋功能令人驚艷。帶看前關懷交通乘載及洗手間需求,超越期待。帶看時對周邊環境瑕疵,誠實說明不隱瞞,且說明購屋的漏水保障服務,而網站也具備單獨頁面受理客訴,並有完整流程圖示。」
葉凌棋表示,今年疫情影響經濟、也衝擊部份產業的發展。永慶在董事長孫慶餘的遠見下,超前部署科技創新服務,從2000年的網路看屋、行動看屋、影音看屋,到現在的MR智能賞屋,帶領產業不斷提升;加上去年8月推出的「實價登錄3.0」服務,將成交行情完整揭露到門牌號碼,讓消費者掌握透明成交資訊。
永慶房產集團超前部署的創新科技和數位工具,在疫情期間成為最佳找房工具。客戶不用出門透過手機、平板或電腦賞屋、挑選物件,藉由「實境找房」結合Google街景服務,感受房子週邊生活,享受「買房先體驗周邊生活圈」;不僅街道、生活機能一覽無遺,720度屋內環景照片比過去看到更多細節,幫助客戶快速過濾掉不喜歡物件。而「實境Live賞屋」服務,經紀人和客戶同時上線瀏覽,由經紀人實境帶看解說,即時互動討論、獲得解答。
在科技的助攻下,消費者可以更快速便利的挑選房屋物件、取得行情資訊,但房仲業的信賴服務仍仰賴第一線房仲經紀人傳遞,而經紀人的核心價值在於「提供專業且有溫度的房產服務」,因此,永慶十分重視徵才、育才與留才。
面對就業市場受疫情衝擊,許多產業暫緩徵才,求職者找工作不易,永慶企業社會責任,不僅在6月時宣布逆勢加薪,針對集團總部行政人員,依績效表現平均調薪幅度3%。
永慶房屋更逆勢擴大徵才,以優於業界的條件,保障業務第一線新進人才前9個月每月5萬元、彈性工作8小時及完善教育訓練等;上半年履歷量已較去年同期增加4成,報到人數更成長5成,有更多菁英人才加入提供「先誠實再成交」服務行列,為台灣民眾圓買賣屋的夢想。
因為現行實價登錄採區段化、去識別化的方式揭露,以門牌30號為一個區間,無法將成交價格具體連結到門牌,不精準且模糊的成交數據,將引發更多問題。
若遇上黑心仲介跟短期內低買高賣、賺差價的投機客聯手,先由房仲刻意挑選、提供偏低的成交行情給屋主,引導屋主壓低售價,由投機客先買下,再提供下位買方偏高的成交行情,誘導買方用高價買下;投機客在短期內轉手,大賺差價,黑心仲介也能賺兩次服務費。當房價資訊不能透明,房價就可能被不當炒高,長期下來,社會貧富差距將越來越大。
孫慶餘董事長親自主持當時記者會,除了宣布「先誠實、再成交」的升級服務全新上線外,還帶領高階主管及永慶房屋各行政區主管宣示,持續堅持三不政策:不炒房、不造假、不隱瞞,做房仲業的良心,孫慶餘表示,「消費者在意的房價公開透明,永慶房屋帶頭來做!」
葉凌棋表示,在永慶房屋「實價登錄3.0」上線後,永慶不動產率先跟進、有巢氏房屋和台慶不動產在全台各地「經營管理委員會」也積極連署爭取加入「實價登錄3.0」行列。
顯見「先誠實、再成交」已經內化成集團每位成員的DNA,現在消費者無論上「永慶房仲網」、使用「永慶快搜app」,或到永慶房產集團旗下1,100多家房仲門店,都能查詢或免費索取揭露到門牌號碼的成交行情資訊。
台灣房市逐漸回溫,永慶房屋仲介感受購屋客陸續回籠。總裁彭培業指出,房產市場不會有報復性買盤,但將以「馬拉松型」產品為主流,健康概念的小宅也將成為下半年市場的主流。彭培業強調,房產是長線投資,具有抗跌和穩健的特點。他進一步解釋,由於衛星城市和新興重劃區如林口新市鎮、桃園青埔重劃區等地的產業園區就業支撐強,發展迅速,但並未出現報復性買盤。疫情也改變了消費者習慣,市場呈現「投資先行、剛性在後」的趨勢,健康住宅的概念備受矚目,預計下半年將成為市場主流。
彭培業表示,不動產非快速消費品,而是具「長線、抗跌、穩健」的優勢,對於「馬拉松型」產品當道,他解釋,即受惠建設多、人氣旺、商機穩的衛星城市或新興重劃區,包括林口新市鎮,桃園青埔重劃區,新竹關埔重劃區,台中北屯機捷特區,和高雄橋頭新市鎮等,都因產業園區的就業支撐,發展急起直追,但不會出現報復性買盤。
疫情也改變消費者習慣,彭培業指出,國內疫情控制後市場呈現「投資先行、剛性在後」的趨勢,由於疫情爆發資金回流後,土地及商辦等投資市場率先增溫,帶動產業升級則有利周邊剛性購屋需求,加上健康住宅的概念備受矚目,下半年健康小宅將成目前市場主流。
疫後房市復甦,遞延買盤湧現!近期六都買賣移轉棟數連續兩月衰退後,首見回升,6月合計達1.98萬棟,月增14.9%、年增3.4%。房仲業界預期,這波房市熱潮將持續延燒,7月的買賣移轉數據預計會再創新高。 新北、桃園、台中三大房市重鎮,6月交易量均呈現二成以上的成長,顯示房市需求強勁。而與去年同期相比,桃園及台中更見一成以上的增長,這些城市因為房價負擔較低、發展潛力豐厚,吸引了大量剛性需求購屋者和投資客。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分析,今年房市旺季延後至5月,主要是因應疫情影響,民眾交易意願較低。隨著疫情逐漸趨緩,股市回穩,再加上銀行降息,遞延買盤開始湧現。 業界普遍認為,近期房市交易熱度攀升,加上地政機關7月辦理過戶的工作天數較長,預計房市買賣移轉數據將持續上升。 從上半年六都移轉棟數來看,雖然整體交易量較去年同期減少2%,但高雄因為去年縣市長大選後房市熱潮,今年衰退幅度達15.3%,為六都之冠。而雙北與台中房市與去年相當,桃園則因為人口移入及重劃區交屋暢旺,上半年年增率達13%。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上半年房市交易量由首季正成長轉為負成長,但6月開始回溫。雖然解封後生活漸回常軌,但無薪假人數仍上升,下半年房市變數仍多。
根據六都地政局所公布的6月買賣移轉棟數,新北、桃園、台中三 個全台房市交易量最大的都會區,均較5月成長二成以上,僅高雄市 月減3%;與去年同期相較,桃園及台中也有一成以上的成長幅度, 房價負擔相對較低、具發展題材的城市及區域,明顯吸引剛性需求購 屋與置產的買盤。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房市 旺季延遲至5月才起跑,由於交易簽約到移轉登記多有1∼1.5個月的 時間落差,4月中旬起疫情趨緩、股市回穩,5月市場交易更受降息的 帶動,使遞延買盤回籠。
業者普遍認為,近期房市交易熱度升溫,加上地政機關7月有較長 的工作天數可以辦理過戶,預料買賣移轉數據仍會持續反彈走高。
以今年上半年六都移轉棟數來觀察,六都合計約10.8萬棟,較去年 同期約減少2%,其中,高雄因為去年縣市長大選後上半年房市出現 一波熱潮,以致出現高基期,今年衰退幅度15.3%,為六都最高,台 南也有9%的衰退次之。不過,雙北與台中與去年交易熱度差異不大 ,桃園則因為持續吸納台北外移的人口移入、以及各大重劃區交屋暢 旺,今年上半年有13%的年增率。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今年上半年房市交易量由首 季的正成長,到4、5月受疫情影響,交易量銳減,年增率由正轉負, 6月開始有回溫的跡象,整體來看,上半年交易量較去年同期仍小幅 減少,雖然解封使民眾生活漸回歸正軌,不過無薪假人數仍在持續攀 升,下半年房市變數仍大。
隨著疫情逐漸穩定下來,我們台灣的房市也開始展現出一股復甦的勢頭。特別是在6月份,中古屋市場出現了這種遞延的報復性買盤,讓不少房仲公司的交易量都創下了今年單月的新高。
我們看幾個大房的仲公司,比如信義房屋、永慶房產集團、台灣房屋,他們的6月份交易件數都相當亮眼。信義房屋的月增長達到5%,年增長則是18%;永慶房產集團的月增長是10%,年增長則是30%;台灣房屋的月增長則是15.2%,年增長更是達到31.2%。這些數字相當驚人,顯示了市場的熱度。
回想起去年,房市的買氣通常在農曆春節過後的3、4月份達到高點,但隨著時間的推移,5、6月份則會逐漸減緩。然而,今年由於新冠肺炎的影響,人們的出門意願降低,對經濟前景的信心也變得保守,這讓3月份的交易量幾乎是整年最低的。
但是,隨著我們國內防疫工作做得相當不錯,疫情逐漸趨緩,加上股市回穩,從4月份開始,房屋交易量就逐月攀升。這種趨勢一直持續到6月份,讓不少房仲公司的交易量都創下了今年最高紀錄。
房仲業者們分析,這幾個月因為觀望而遞延的買盤,現在終於開始出籠了。再加上低利和資金寬鬆的環境,市場資金自然會往保值的房地產移動。
永慶房屋的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就提到,5月份房市出現了「加零」效應,民眾的恐慌情緒消除了,6月份看屋和付斡的意願提升,對價格的認知也變得更加合理,這些都有力地推動了房市交易。
信義房屋的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則表示,股市回穩和降息的影響,讓遞延的買盤持續回籠,低利的環境也讓首購族加快了購屋腳步。對於購買總價千萬元左右的購屋人來說,「租不如買」的觀念更加明顯,甚至可能讓投資需求重新回到市場上。
台灣房屋的首席副總裁周鶴鳴也分析,全球都處在資金充沛、超低利率的環境,市場上有著強烈的資金配置需求。在股市高檔的時候,房地產在剛性需求的支撑下,相對穩健,成為了一個安全穩定的資產配置選擇。
各大房仲業者自結旗下門市6月交易件數,信義房屋月增5%、年增18%;永慶房產集團月增10%、年增30%;台灣房屋月增15.2%、年增31.2%;住商機構月減5.2%、年增20.7%;中信房屋月增3.2%、年增25.4%。
過去經驗顯示,一年之中的房市買氣多在農曆春節過後的3、4月間達到高點,5、6月起則開始漸趨緩;今年因為新冠肺炎影響民眾出門意願、對經濟前景的信心轉趨保守,各大房仲業3月交易量幾乎都是最低點。隨著國內防疫得宜、疫情趨緩、股市回穩,房屋交易量自4月起逐月攀升,包括信義、永慶、中信、台灣房屋等業者,在6月門市的交易量,均創下今年最高。
房仲業者分析,過去幾個月因觀望而遞延的買盤,累積在近期出籠,而低利、資金寬鬆的環境,也促使市場資金板塊往保值的房地產移動。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5月房市「加零」效應發酵,民眾恐慌情緒消除,6月看屋、付斡意願較5月提升,對於價格認知也轉趨合理,大幅砍價的狀況不復見,屋主售屋心態也相對軟化許多,帶動6月房市交易亮眼。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股市回穩與降息激勵,房市遞延買盤持續回籠,低利也催化首購族加快購屋腳步,對於購買總價千萬元左右的購屋人,「租不如買」的狀況更為明顯,低利環境下,投資需求有可能重新回到市場上。
台灣房屋首席副總裁周鶴鳴分析,全球處在資金充沛、超低利率的環境,市場多有資金配置需求,而股市正居高檔,房地產則在剛性需求撐盤之下,相對穩健,是一個安全穩定的資產配置選擇。
台灣房地產市場近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各都會區店面市場陷入低迷。根據永慶房屋仲介的統計,今年以來全台七都店面租金單價普遍下滑,其中台北和新竹地區跌幅達25%,創下六年來新低。過去價值不斐的雙北地區,其店租均價也從每坪千元以上跌至千元以下。這波疫情對街邊店營運和新租需求造成重創,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指出,民眾外出購物和聚會的意願降低,導致零售業營業額下滑,店面交易量減半,待租店面數量增加四成。葉凌棋預測,由於外送服務和自煮風潮的興起,未來店面租金將持續走低。
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了不小的衝擊,我們台灣的房仲業也不例外。最近,永慶房屋仲介就對消費者在外出用餐的習慣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有75%的消費者因應疫情影響,已經減少了外出用餐的次數。那麼,他們都怎麼辦呢?結果是,51%的人選擇了自己在家煮飯,32%的人則是外帶回家,另外還有17%的人選擇叫外送。看來,這「宅經濟」真的是興起來了。 不過,這對我們永慶房屋來說,其實是個機會。因為調查也發現,有82%的消費者在疫情結束後,還是會繼續使用外送服務。這意味著,外送市場的商機已經形成,而且是個長期趨勢。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就說,這次調查結果讓我們看到消費習慣的改變,外送服務的商機確實是個不可逆的趨勢。 謝志傑還提到,外送消費的單價大多集中在200元以下,這對餐飲業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因為消費者期待的是更多體驗和服務,僅僅是高價格是不足以吸引消費者的。所以,未來的店面經營,勢必得結合外送服務,這已經成為了一個明顯的趨勢。對永慶房屋來說,我們將會把握這個機會,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讓他們在家也能享受到美食的樂趣。
【房地產新聞】 在新冠肺炎疫情對各行業帶來的衝擊之下,台灣店面市場也經歷了顯著變化。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的最新統計數據,今年前五月,台灣七大都會區的店面委售量與待租量均呈現上升趨勢。其中,委售量兩年間增加了13.2%,而待租量則狂升逾四成,顯示出市場的緊張狀態。 葉凌棋,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指出,由於疫情導致消費者外出減少,以及社交距離的實施,店面業態受到直接衝擊。永慶房仲網的統計數據顯示,台中地區的店面委售量增幅最高,達到26.7%。此外,七大都會區的店面待租量也顯著增加,其中新北、新竹、台中與台南的待租量均上升超過四成。 經濟部統計數據顯示,今年2至4月,台灣整體零售業營業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社交距離的限制導致百貨公司、服飾、家電用品零售業的營業額下滑,而超市、便利商店與量販業則逆勢成長。 實價登錄統計也顯示,2020年前四月,七大都會區店面買賣交易量較去年同期減少了52.8%,其中新竹縣市減幅最大,達到73.7%,其次是台中,減幅為61.4%。 不僅如此,近年來,店面市場還受到電商崛起的影響,租金水平持續下調。與2015年的租金高峰相比,新竹縣市的租金跌幅最大,達到25.8%,其次是台北市的24.7%,其他五都的租金跌幅也在一成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除了雙北以外的五大都會區,店租均價均在每坪千元以上,今年以來已全面摔落千元關卡。
疫情大幅衝擊街邊店營運和新租需求,據永慶房產集團以實價店面租金統計,過去最高單價曾有每坪3,160元水準的台北市,租金逐年下跌,今年已跌至每坪2,380元;新北市跌幅雖較小,但也從最高每坪1,548元,跌至目前不到每坪1,400元。
大台北以外的桃竹中南高五大都會區,過去幾年平均店面租金最高多有千元以上水準,北台灣的桃園、新竹地區,多在2015年達歷史高點,較晚起漲的中南部都會區則在過去三、四來陸續漲至歷史高點,不過今年以來,則是全面跌至千元以下。
過去幾年,台北市店租行情因觀光不振、電商興起等因素,熱門商圈空置提高,四年前整體店租率先下跌,不過台北市以外都會區,大多具相對低基期、公共建設擴充、商圈成長題材,原本穩定成長的店租行情,在這一波疫情衝擊下,也全面下挫。
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表示,受到疫情的衝擊,因為社交距離限制,民眾外出聚會、購物意願降低,今年2∼4月整體零售業營業額年減5%,除了超市、便利商店與量販業因日常用品採購、自煮風潮興起成長之外,外燴、餐飲等業種都大幅衰退,連帶衝擊店面買賣以及租賃需求,今年前四月全台店面交易量腰斬,永慶內部統計的待租店面數量也增加了四成。
葉凌棋表示,外送服務使消費者消費型態改變,預期外送服務與自煮風潮將持續,衝擊餐廳與零售店面需求,預期提供特色體驗、社交與人際交流場域的店面需求恐再縮減,日常生活服務型店面則面臨汰弱留強局面,在疫情影響下實體街邊店影響仍大,預期後續店面租金仍是趨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