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慶房屋仲介(未)公司新聞
地政司副司長王成機致詞時表示,不動產專業人才是房仲業最重要的資產,在不動產交易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感謝政治大學與永慶房屋以公益為出發,將學術與實務兼容並蓄,為不動產經紀人員厚實實力,提升經紀業及經紀人員的社會形象。
同是政大地政系校友的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指出,以公益思維與政大產學合作,也是落實永慶房產集團董事長孫慶餘一直的期許:「因為永慶更加圓滿,永慶要做圓滿的推手」。
因此,葉凌棋表示,永慶此次贊助政大主辦的的基礎課程,不僅提升房產從業人員的專業,強化競爭力,進而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專業的服務;課程更歡迎對房地產有興趣的學生、社會人士報名參加,為產業找新血、培育未來人才。
永慶房產集團目前在全台有1.6萬名員工,有超過1,100個服務據點,在全台21個縣市店數市占皆奪冠!永慶人秉持著「先誠實再成交」精神服務客戶,更積極參與「愛圓滿接力」千店萬人作志工的計畫,於全台落實「因為永慶更加圓滿」的理念,做帶動產業向上的力量。
王成機也肯定地說,永慶在孫慶餘帶領下主張「先誠實再成交」的服務理念,提供透明資訊、保障消費者權益,持續為產業注入創新科技服務理念,也帶動產業競爭力,為台灣房地產業帶來正面助益。
昨日在內政部次長花敬群、地政司副司長王成機的見證下,由政治大學校長郭明政與永慶房產集團董事長孫慶餘共同宣布雙方產學合作的多贏消息。
永慶攜手政大推出的「全台房地產菁英卓越計畫」,包括基礎課程「不動產(仲介)營業員」新訓及換照課程、不動產(仲介)經紀人換照課程,以及由政大地政系教授開辦的專業進階課程。
花敬群表示,永慶房產集團支持政府政策,協助實價登錄政策上線,保障消費權益,對產業貢獻良多,更不斷創新服務項目,從永慶房仲網、影音宅速配、手機宅速配、實境Live賞屋到「實價登錄3.0」,永慶不僅是房仲業的領頭羊,也是值得業界學習的標竿,相信此次合作不僅將提升不動產人才專業素質,也將提升消費者購、售屋的權益保障。
孫慶餘致詞時表示,有感於30年前一同推動「不動產經紀業條例」立法的官員、專家及學者等都出自政大地政系,大家一同投入十年時間推動立法,促成台灣不動產經紀業納入法制化管理,大幅降低不動產交易糾紛,讓消費者受到保障。
適逢不動產經紀業法制化20周年,孫慶餘表示,能再與政大攜手以公益精神展開產學合作深具意義,尤其是能將產學合作擴及到為不動產業培育人才、提升專業,讓消費者獲得優質的服務,權益獲得更好的保障。
為了慶祝不動產經紀業法制化,這次產學合作也將舉辦為期1年的慶祝活動,免費提供「不動產(仲介)營業員」新訓及換照課程、不動產(仲介)經紀人換照課程,預計第2季從雙北開始優先舉辦,陸續擴及全台各大都會區,目標一年開設100班次,預計可造福6,000名學員。
其中,新訓及換照課程對象,針對全台房地產從業人員、大三以上對房地產有興趣的青年學子或社會人士,都可報名這次的公益課程,提升房地產的專業素養。
郭明政表示,這次與永慶的合作不只是學校與企業的交流研討,更加入USR (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精神,結合雙方的力量為不動產業培育專業人才,造福社會,這也為產學合作注入新價值。
負責此次產學合作、政治大學產學營運暨創新育成總中心營運長戚務君指出,此系列課程預計網羅政大地政系、法律系教授及政大傑出的校友,同時歡迎全台現正從事相關教育課程的優秀講師,加入政大公企中心不動產師資陣營,一同深耕不動產相關教育事業。
「全台房地產菁英卓越計畫」是永慶與政大產學合作的第一階段,後續包括與社科院、傳播學院、商學院等可能的合作與實習計畫,也將陸續討論與規劃。
為慶祝不動產經紀業法治化20周年,孫慶餘表示,將支持由政大主 辦推出「全台房地產菁英卓越計畫」,並針對基礎課程提供一年免費 ,包括不動產(仲介)營業員新訓及換照、不動產(仲介)經紀人換 證課程。
孫慶餘表示,政大是台灣頂尖學府之一,尤其政大地政系更是不動 產學術領域的權威。孫慶餘與政大結緣甚早,在30年前就與當時地政 司司長張元旭,及許多出自政大地政系的產官學者們一同推動「不動 產經紀業管理條例」立法;現在不動產業也有許多優秀經營者是政大 地政系校友,這次與政大的合作,首波計畫就是支持政大地政系推動 「全台房地產菁英卓越計畫」,為產業培育人才提升專業,也感到格 外有意義。
郭明政表示,這次與永慶的合作,有別於過去專注在學校與企業雙 贏的合作模式,這次加入大學社會責任USR (University Social R esponsibility)的精神,藉由產學合作回饋產業、更造福社會,創 造產學合作新價值。
30年多前,房屋仲介給人的印象就是藉資訊落差賺差價、收紅包的 「中人」,為讓產業擺脫負面形象,孫慶餘從美、日引進「新式仲介 」,為房仲業帶入「不賺差價,只收取固定服務費」的經營模式,更 花10年奔走促成「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立法;孫慶餘不僅是首位 獲內政部頒發「地政貢獻獎」的房仲業者,更被稱為台灣房仲之父。
地政司前司長張元旭表示,孫慶餘董事長在當時每周一次的產官學 討論會議,是唯一自始至終親自參與,並積極提供資料與意見的業者 。同為政大校友的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致詞時表示,永慶房產集團 支持政府政策,提供透明資訊協助實價登錄政策上線,保障消費權益 ,永慶房仲網、影音宅速配、手機宅速配、實境Live賞屋到現在的「 實價登錄3.0」,不斷創新服務項目,是房仲業的領頭羊。
對於這項產學合作計畫,政大產學營運暨創新育成總中心營運長戚 務君表示,全台房地產從業人員、大三以上對房地產有興趣的青年學 子或社會人士都可以報名,預計自今年第二季上線,將從雙北優先舉 辦,陸續擴及全台各大都會區,估可造福6千名學員。後續包括與社 科院、傳播學院、商學院等可能的合作與實習計畫,也將陸續展開討 論與規劃。
台灣房市動態再掀波瀾!永慶房屋仲介指出,近兩年上市櫃建商存貨大增,達412億元,這一數字讓人不禁好奇建商對未來房市的看法。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的數據,去年第3季上市櫃建商存貨已達8,056.46億元,比兩年前增加412億元,這個增幅高達5%。其中,興富發和遠雄建設的存貨增長最為顯著。 雖然建商積極獵地看好了未來房市,但專家們也提醒,去年建照和使照的核發量創近年新高,這意味著未來房市將面臨大量的餘屋和新增供給,市場供過於求的隱憂不容忽視。葉凌棋總經理表示,去年全台建照量恐達14.4萬戶,創下24年來新高,甚至逼近1995年的高點。以施工期2~3年來看,2021、2022年將出現超額供給,市場賣壓將逐年加大,未來房市供需失衡的可能性增加,市場應該提高警覺。
不過專家提醒,去年建照、使照分別創近年新高,代表接下來房市餘屋和潛在新增供給爆量,未來潛在賣壓大。
據公開資訊觀測站顯示,去年第3季,光是上市櫃建商存貨達8,056.46億元,較兩年前、2017年的7,644.85億元增加412億元,增幅達5%。
其中又以獵地王興富發存貨1,043億元、增加167億元最多,其次是遠雄建設存貨592億元。
法人對此表示,建商存貨包括了土地、在建工程、待售房地等三大部分,因此,存貨多加上近兩年建商頻頻獵地,確實可以視為建商看好未來房市的指標之一。
不過,法人指出,存貨多另一個面向就是賣不掉的待售餘屋多,這部分每家建商待售金額不同且揭露的內容和標準不一,較難一體視之。
但是,從數據上顯示,截至2018年第4季全台新建餘屋約有7.52萬戶,位於高檔水位,加上去年前七月使照核發量達5.27萬戶,創11年來第三高,顯示目前大量餘屋加上使照新增供給多,市場供過於求隱憂未除。
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表示,據集團內部估計,去年全台建照量恐達14.4萬戶,創下24年來新高,甚至逼近1995年的14.57萬戶高水位。以施工期2~3年來算,2021、2022年將出現超額供給,市場賣壓將逐年加大,未來恐出現房市供需失衡的狀況,市場應多加警戒。
年底房市熱鬧非凡,無論是大選風雲,還是建商交屋潮,都無法阻止台灣房市以紅盤漂亮封關。根據最新統計,2019年12月,六都房市買賣移轉棟數大爆發,總計達2.23萬棟,月增13.3%、年增24.4%。這個數字讓人驚嘆,因為累計六都全年來到23.2萬棟,年增9.4%,預計全年全台買賣移轉棟數可望站上30萬棟,創近五年來最佳紀錄。 桃園市在這波房市熱潮中表現亮眼,新建案交屋帶動了房市交易量,桃園區單月衝出千棟移轉量,中壢區也接近千棟,整個桃園市達4,466棟,年增50%。這個數字甚至僅次於2015年12月搶搭房地合一稅實施前輕稅末班車的6,064棟,其他五都也在12月都較去年同期增長10~25%。 全台交易量能否站上30萬棟大關?2018年全台27.8萬棟,2019年前11月全台為27.2萬棟,而占全台總交易量七成以上的六都在2019年已較2018年多出近2萬棟。房仲業者普遍推估,2019年全台交易量站上30萬棟大關的機會不小。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買方的市場情緒已經從悲觀轉為中性,許多觀望買盤在確定房市止跌回穩後,購屋信心回溫而進場購屋。建商也在這波房市回溫中積極推案,各種跡象均顯示房市已觸底回溫。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上半年南台灣的房市熱潮,在下半年稍微降溫,反而被桃園迎頭趕上,桃園全年交易站上4萬棟,年增率16.8%居六都之冠。台中、台南、高雄均約在一成左右,不過台北市、新北市年增率各僅3%、6%。台灣房屋智庫經理江怡慧表示,桃園在雙北的比價效應下,大舉吸引自住買盤,購屋區域明顯集中在有建設、有議題的區域。 永慶房產集團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反應買方在台北市的追價意願低,賣方也持續堅守價格,讓交易量欲大不易。
根據六都地政局統計,2019年12月六都房市交易量都衝出一波高潮 ,桃園市受惠新建案交屋,桃園區單月衝出千棟移轉量、中壢區也有 近千棟,整個桃園市達4,466棟,年增50%,單月交易量僅次於2015 年12月搶搭房地合一稅實施前輕稅末班車的6,064棟,其餘五都在12 月也都較去年同期增長10∼25%。
至於全台交易量能否站上30萬棟大關?2018年全台27.8萬棟,201 9年前11月全台為27.2萬棟,而占全台總交易量七成以上的六都在20 19年已較2018年多出近2萬棟,以去年12月各都會區房市交易爆發來 看,房仲業者普遍推估,2019年全台交易量站上30萬棟大關的機會不 小。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買方的市場情緒已經從悲觀 轉為中性,加上從2014年房市反轉向下修正以來,許多觀望買盤等了 許久,需求越來越迫切,在確定房市止跌回穩後,購屋信心回溫而進 場購屋;同時建商感房市回溫,也在全台積極推案,各種跡象均顯示 房市已觸底回溫。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上半年南台灣的房市熱潮,在下半年稍微降溫 ,反而被桃園迎頭趕上,桃園全年交易站上4萬棟,年增率16.8%居 六都之冠;另台中、台南、高雄均約在一成左右;不過台北市、新北 市年增率各僅3%、6%,台灣房屋智庫經理江怡慧表示,桃園在雙北 的比價效應下,大舉吸引自住買盤,購屋區域明顯集中在有建設、有 議題的區域。
永慶房產集團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反應買方在台北市的追 價意願低,賣方也持續堅守價格,讓交易量欲大不易。
永慶調查結果顯示,全台共57%消費者擔心大量餘屋帶來房市賣壓,擔憂情緒最高的落在高雄市,占比達到68%,其次是桃園市的67%,台北市及台中市則分別達到58%、57%,台南市民擔憂情緒占比只有42%。
不過,在房市低利、高成數的購屋條件下,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依舊認為房地產是資金避險的首選,雖然占比略降3個百分點,但仍有32%占比,遠高於排名第二位、占比25%的黃金,以及占比18%的定存。
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表示,2020年國內經濟持續緩步復甦,同時有台商回流、轉單效應發酵,今年經濟前景值得期待,但仍有貿易戰、超額供給與房市政策三大變數,加上自住仍是市場主流,房價缺乏上漲動能,來賣壓是否能穩定去化,成為2020年房市交易值得觀察重點。
中美貿易戰引爆已持續近兩年,近期貿易衝突降溫,雙方即將在2 020年元月簽下第一階段協議文本,對於中美貿易戰對購屋意願影響 程度,根據永慶房仲集團近期調查顯示,43%消費者認為中美貿易戰 雖會影響購屋意願,但其影響比重已較先前降,從前一季有49%消費 者會受影響本季已再降至43%。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指出,從此次調查結果可看出,中 美貿易戰對於購屋意願的影響程度會隨著貿易戰情勢而有變化,近期 中美貿易戰氣氛和緩後,則較不會影響民眾購屋意願。
在市場投資氣氛轉趨樂觀之後,消費者對於資金流向以及避險標的 的選擇也略改變。據永慶房仲調查顯示,雖然房地產仍是消費者資金 避險的首選,占比為32%,但已較上一季的35%下降3個百分點。
本季降最多的的投資商品則是黃金,從上一季的33%降至本季的2 5%,法人表示,除了投資氣氛較樂觀,金價近期回檔,從每盎司1, 500美元掉到1,480美元,也影響投資人持有黃金的信心。
另據此次永慶調查資料顯示,本季投資人看好比重上升的金融標的 ,一是定存和外幣存款,分別上升6個百分點及1個百分點;二是股票 和債券也各上升3個百分點和2個百分點。
對此,法人解讀在股債市都來到相對高檔時,投資人多空看法更加 分歧,有的人怕回檔,因此會先獲利了解,將資金轉進定存;有的投 資人續看多,認為多頭會繼續,使得資金續挺進股債。
唯一不變的是房地產,民眾認為房地產是消費者資金避險的首選。 謝志傑指出,房地產屬於耐久財的一種,除了保值與避險功能,還具 備投資效益。
全台房市復甦大不同,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六都房價歷史高點與近年低點相比,台北市、新北市、高雄市等都有15%以上價差,桃園市也有12.2%的價差,但隨著房市逐年復甦,各地房價逐漸回溫,惟台北市復甦力道不足、價差仍有一成,新北與高雄市也有5%以上的價差。
房仲業者指出,近年投機客淡出市場,改以自住買盤撐起市場,整體房價平盤整理,但雙北房價仍高難符合民眾期待,因此跌幅收斂相對較慢。根據數據顯示,六都近年房價高低點位相比,雙北與高雄市普遍都有一成以上的價差,台北市房價差距高達17.3%,新北市價差也來到16.2%,高雄市則以15.1%位居第三。
進一步比對今年第4季房價與房價高點發現,台北市房價復甦力道依舊最差,與高點相比仍有一成價差,其次則是高雄市仍有7.5%價差,新北市則以5.2%價差位居第三。
若著眼交易量,隨著近年逐步復甦,今年全台房市交易量也明顯回溫。不過房仲業者指出,全年買賣移轉棟數逼近30萬棟,但根據六都今年前11月買賣移轉棟數表現,台北市交易量僅年增1.7%,新北市也只增加4.2%,而推升這波回溫趨勢的主力,以年增13.7%的桃園市為首,高雄市則以年增12.1%居次。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雙北市房價相較於其他都會區高,過去房價上升波段時,漲勢凌厲,房市反轉修正時,房價高不可攀的雙北市也成為率先領跌的都會區,隨著房地合一上路後,投機族群淡出市場後,房市改以自住買盤撐起市場,但雙北房價仍高,難符合民眾期待,跌幅收斂相對較慢。
至於高雄市今年交易量成長一成,房價與高點相比仍有7.5%價差。謝志傑指出,今年上半年因韓流席捲高雄,推升房市交易量,但熱潮漸退來到下半年,房市仍以首購、換屋為主力,對相對較貴的市區來說,高雄平均房價回升幅度不明顯。
展望2020年房市,謝志傑認為,雖然經濟持續緩步復甦,但仍有美中貿易戰、超額供給與房市政策三大影響,加上自住仍是房市主流,買方追價意願不高,房價缺乏上漲動能,預期2020年房價仍呈現平盤震盪格局。
永慶針對全台七大都會區房價長期的趨勢分析顯示,今年第四季七 大都會區房價全數較上季呈緩漲態勢,普遍上揚0.9∼2.4%,更拉近 各都與歷史高點的差距,過去打房政策打下的房價低點,已不復見。
在這波房市的量價回溫中,各都會區房價走勢可分為三大類,最強 勢的桃園、新竹、台中及台南,從歷史高點下來跌幅在一成左右,如 今房價均已接近或突破歷史高點;過去跌幅約達15%以上的新北和高 雄,經過緩漲,如今房價和高點相較僅有5∼7%的差距;這波最大跌 幅超過17%的台北市,雖然跌幅也收歛,但目前房價水位和高點相較 ,仍有一成以上的差距。
永慶統計顯示,台北市2018年第一季曾出現最低每坪57.8萬元的價 位,目前房價在這波下跌後,首度站回6字頭,仍是全台房價走勢最 弱勢的都會區。相較下,七大都會區非屬直轄市的新竹,由於有穩定 竹科客源支撐,房市受到政策等外部干擾較小,跌少漲多,第四季房 價每坪18.9萬元,創下歷史新高。
永慶房產集團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從近年全台交易量價表 現,均可見大台北以外的都會區遠較雙北市熱絡,從消費者對房價的 看法觀察,目前中美貿易戰趨緩,加上台商回流、利率低檔等因素, 民眾看跌房價收歛、看漲房價小幅上升,不過仍有近半看平房價,創 五年來新高,顯示市場對於未來房價期待已轉趨中性。
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指出,明年交易量反應在中古屋或新成屋與預售市場的關鍵,在於預售市場價格是否轉硬,若因房市回溫而走升,交易量可望反應在中古屋上,反之預售價格若擠壓到中古屋市場,預售與新成屋的銷況則可能轉旺。除預售價格外,台灣房屋智庫經理陳炳辰認為,中古屋屋主心理預期也是主因,目前全台買氣步入復甦階段,今年全年買賣移轉棟數逼近30萬大關,雖然交易量持續回升,但尚未到追價的熱況,屋主預期心理是否反應在價格上,也會影響明年中古屋的買氣。
此外,台北市日前公布最新一期、今年8月住宅價格指數顯示,公寓產品連續下跌五個月,平均單價每坪42.7萬元,創下近一年新低。房仲業者指出,都更危老整合困難,目前買盤偏好大樓產品,對北市公寓老舊屋齡不願追價,勢必影響明年交易量。
永慶發布2020年第一季房市前瞻報告,葉凌棋指出,全球主要經濟體2020年經濟成長放緩,不過國內市場資金充沛,各大行庫專攻房貸及土建融,政府大量投入公共建設帶動內需,「貿易戰」、「超額供給」和「房市政策」三大因素,將是影響明年房市的三大變數,明年全年交易量可望站上30萬棟,創六年來新高。
「超額供給」將是房市動能變數之一,葉凌棋指出,目前全台新建餘屋雖有減少,但仍處於高檔,加上使照新增供給,堆積大量交屋潮。此外,今年建照核發戶數將是1992∼1995年容積率實施搶建潮以來的新高,房市回溫的中古屋、及未來大量進入市場的新成屋,將出現激烈的價格競爭。
以各都會區來看,今年台北市、新北市建照量預估分可達1.07萬戶、2.36萬戶,均為21年來第四高;台中、台南各達2.9萬戶、1.5萬戶,均是21年來新高。葉凌棋表示,全台各地陸續進入開發階段的重劃區,是供給爆增的主要推手,未來二、三年後的賣壓相當驚人,一定程度影響房市的量價走勢。
此次永慶也針對近來快速成長的外送平台作調查,調查顯示,有35%民眾有使用外送服務,近九成平均每周使用1∼3次,近七成會減少到實體店面用餐頻率。葉凌棋分析,近五年餐飲營業家數成長20.9%,不過單店營業額卻僅成長9.6%,顯示餐飲競爭激烈,外送平台崛起,將衝擊「社區生活服務型」店面;相對地,提供特色用餐體驗、社交與人際交流場域的餐廳,這類「體驗型」的店面則衝擊較小。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分析,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加上美中貿易戰瞬息萬變,部份民眾看空房價;但近期貿易戰有和緩趨勢,加上台商回流帶來資金及就業機會,以及利率持續處於低檔,部分民眾看多房價,呈現意見分歧的現象,但消費者普遍對於房價的期待轉趨中性,認為房價持續呈現平盤整理格局。
至於消費者認為的最佳購屋時機,根據永慶調查結果發現,有50%消費者認為2020年就是購屋好時機,尤其是2020年下半年占比超過三成,顯示消費者認為等到總統大選底定、總統520上任以及新內閣提出新政策方向確認後,不確定因素減少,被視為進場購屋的最佳時機。
除了房市利空因素減少外,謝志傑也提到,目前房貸成數在七至八成之間,而房貸利率已降至歷史新低,明年只要維持在高成數及低利的環境下,加上目前房價持續盤整,都是推升消費者進場購屋的助力。
永慶在全台加盟店東的強烈爭取下,更加入推動「永慶實價登錄3.0」,提供「透明房價一覽表」揭露成交行情到門牌的服務,造福全台消費者。永慶不動產不僅是「房仲加盟第一品牌」,更是加盟品牌的表率。深獲消費者喜愛的「有巢氏房屋」,全台店數邁向300店,不僅是「社區專家」第一品牌,在中台灣已突破100店,穩坐中台灣房仲第一品牌。
而稱霸南台灣房仲第一品牌的「台慶不動產」,在台南、高雄和屏東店數年成長率超過35%,全台店數也朝向250店邁進。
隨著永慶加盟三品牌市占與績效持續攀升,同業詢問加盟的熱度也破表,永慶房產集團已是房仲業者爭先加入的「最強創業平台」,為產業培育無數精英。
永慶房產集團加盟事業處董事長劉炳耀回想30多年前,台灣房仲業是一片沙漠,連基礎的法治和規範都沒有,被稱為「牽勾仔」和「中人」,許多從業人員靠著不對稱資訊坑殺消費者,優秀人才根本不願加入。
劉炳耀指出,永慶房產集團董事長孫慶餘率先引進「新式仲介」經營模式,主張「不賺價差,只收取固定服務費」的經營理念,與友人創辦住商不動產,當年為大台北不動產仲介聯盟,吸引眾多人加盟。
劉炳耀表示,這些年來創立永慶的孫慶餘,不僅花十年推動立法,為產業建構完善的法治環境,更堅持「先誠實再成交」的理念,運用創新科技引領產業升級,吸引更多理念相同的加盟主,攜手提升房仲服務,才讓台灣房仲業得以蓬勃發展,贏得消費者的認同。
永慶房產集團2017年起連三年新展店突破100店,推升全台服務據點突破1,100店,在21縣市拿下店數市占第一。2020年永慶集團將挑戰新展180店,平均兩天開一店,店數市占突破四成。
永慶房產集團昨(17)日在新北市政府多功能集會堂舉辦加盟三品牌「2019年度菁英會頒獎典禮」,現場聚集1,300位來自全台永慶不動產、有巢氏房屋、台慶不動產的績優店東長和經紀人,獲獎人數更突破400人,年成長57%,創歷年之最。
回顧2019年,永慶加盟三品牌在新展店數、業績總額和聯賣績效,都交出亮眼成績。其中,「店總業績突破3,000萬元」加盟店數逼近150店,較去年成長49%;「店總業績破億元」的加盟店突破五店,較去年倍增。
而個人業績傑出者也不遑多讓,得獎人數歷年最多。「年度業績突破200萬元」超過2,000人,較去年成長50%;「年度業績突破500萬元」的經紀人,逼近400位,見證永慶加盟總部「幫加盟店賺錢」的承諾。
此外,「深度聯賣」持續推升績效,永慶加盟三品牌「單店平均年業績」逼近1,800萬元,不僅較去年增加三成,更寫下新紀錄。「聯賣業績」也突破32億元,較去年成長四成,成為許多新科店東長積極加盟關鍵。
永慶房產集團加盟事業處總經理莊志成指出,能協助加盟主不斷創造高峰的關鍵,在品牌力、聯賣力和科技力。今年三品牌皆有新品牌廣告推出,持續強化品牌力;而「深度聯賣」威力持續發威,不僅深獲加盟主認同,更是同業轉招加入主因之一。
在永慶最著名的創新科技上,加盟總部更進一步將所有系統工具整合成「七大系統創新」,涵蓋契據、產調、開發、銷售、聯賣、人力資源等面向,協助加盟主快速成交,更讓所有作業行動化,方便有效管理。
除品牌力與科技力外,永慶加盟總部更舉辦「聯賣區長訓練營」、「全國店東大會」和「房仲經營管理師培訓班」。
其中「房仲經營管理師培訓班」被稱為「房仲EMBA課程」,除集團高階、成功店東長,分享前瞻市場分析、科技新工具及房仲經營成功關鍵,更邀請外部講師分享:社群行銷心法、服務趨勢與應用等,協助加盟主創造更好經營績效,自9月開辦來月月額滿,已加開至明年4月。
不僅績效漂亮,永慶加盟三品牌也透過「愛圓滿接力」志工計畫,持續回應在地公益需求。2019年1至11月全台舉辦近140場公益活動,有超過9,000人次的志工參與,其服務時數高達3.3萬個小時。
緊接著在「2019菁英會頒獎典禮」後,房仲業最盛大的永慶全台尾牙大串聯,也將從2020年1月14日開跑,全台十場尾牙宴、席開1,800桌,規模和精彩程度更勝以往。
台灣房市自2014下半年起反轉後,加盟主紛紛投向有全國知名度和集團資源的大品牌,帶動房仲品牌店數出現明顯消長;而永慶房產集團旗下三大加盟體系-永慶不動產、有巢氏房屋、台慶不動產的版圖卻不減反增,2019年新開了130家店,更連續三年每年新展店數都突破100家,推升集團總店數突破1,100店。
在永慶加盟三品牌特有的「深度聯賣」帶動下,永慶不動產、有巢氏房屋和台慶不動產「單店平均年業績」逼近1,800萬元,較去年增加3成。「聯賣業績」也突破32億,較去年成長4成,亮眼的業績表現成為新科店東長加盟的關鍵。
永慶加盟三品牌「店總業績突破3千萬元」的加盟店逼近150間店,較去年成長4成9;「店總業績破1億元」則突破5間店,較去年翻了一倍,永慶加盟總部再次實現「幫加盟店賺錢」的承諾。
全台邁向400店的永慶不動產,不僅「單店平均年業績」高達2,600萬元,年成長率逼近3成。在全台加盟店東的強烈爭取下,永慶不動產積極推動「永慶實價登錄3.0」,提供「透明房價一覽表」揭露成交行情到門牌,讓消費者掌握透明資訊。
全台店數邁向300店的「有巢氏房屋」,不僅是「社區專家」第一品牌,深獲消費者喜愛,在中台灣突破100店,穩坐中台灣房仲第一品牌。房仲黑馬「台慶不動產」,穩坐南台灣房仲第一品牌,在台南、高雄和屏東店數年成長率超過3成5,全台店數朝向250店邁進。
隨著永慶加盟三品牌市占與績效持續攀升,永慶已成為加盟主爭先加入的「最強創業平台」。永慶房產集團加盟事業處董事長劉炳耀分享,30多年前,台灣房仲業是一片沙漠,連基礎的法治和規範都沒有,被稱為「牽猴仔」和「中人」,許多從業人員靠著不對稱的資訊坑殺消費者,優秀人才根本不願加入。
劉炳耀指出,當時董事長孫慶餘率先引進「新式仲介」經營模式,主張「不賺價差,只收取固定服務費」,與友人創辦住商不動產(當年為大台北不動產仲介聯盟),吸引許多人加盟,如住商不動產董事長吳耀焜等人都是當時的加盟主。這些年來,孫慶餘董事長創立永慶、花10年推動立法,為產業建構完善的法治環境,更堅持「先誠實再成交」的理念,運用創新科技引領產業升級,吸引理念相同的加盟主,攜手提升房仲服務,才讓台灣房仲業得以蓬勃發展,贏得消費者的認同。
至於銀行受限銀行法72-2限制,華銀主管說,目前比率約在28%左右,距30%天花板沒有太多空間,但華銀為了積極爭取房貸業務,將視72-2的房貸餘額成長情形,增加吸收存款因應。
具體作法上,華銀內部分析,為重回房貸市場前五名,除持續深耕現有大型房仲通路,如信義房屋、永慶房屋等,明年將積極爭取優質建商及華銀的土建融完工案件的整批分戶房貸。
華南銀行主管說,預期2020年台商持續回流有利於廠辦、商辦投資,以及帶動就業需求,整體房市交易仍可溫和成長,建商也持續拉高單價,但仍需審慎觀察國內外經濟尤其中美貿易戰的發展,以及大選過後政治情勢變動的影響。
房貸龍頭土地銀行也分析,預期台商會陸續將產業遷回,商辦大樓、工業地產的需求會持續增溫,口袋深的企業主及高階主管對自用型的豪宅產品進場意願較過去幾年提升,價量溫和成長;一般住宅市場則以自住買盤為主,購屋信心增強,價量呈緩增格局。
政府積極協助優良台商回台投資,啟動多項重大建設開發案、加速推動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業務,加上低利率政策有助維持民眾購屋需求及降低建商融資成本,今年初以來房市交易量增加,累計前九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16.8萬棟,年增7.5%,房市呈溫和復甦態勢。
至於今年的「最佳進步獎」,則由台南市獲得。台南市去年還在中段班的第12名,今年大幅進步八名,成為幸福縣市的第四名,擠進前段班。
今年是經濟日報連續第八年舉辦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相關數據已成為縣市施政的重要參考指標。主觀幸福感調查在9月20日至10月22日期間進行,以電話訪問逾20歲的民眾,在全國22縣市完成1萬6,843個有效樣本。本調查由經濟日報與台灣人壽共同主辦,協辦單位包括:永豐餘、台灣大、永慶房屋、華航、皇普建設、京元電。
去年九合一選舉後,不少縣市首長新上任,這次調查可說是對各縣市執政團隊這一年來的施政成績單總體檢。
今年幸福指數調查的特色是,縣市幸福指數的變化速度加快。像是去年排名第12的台南市,今年一舉成為第四名,排名向前進步八名;桃園市也進步了六名。不過,也有部分縣市排名明顯退步。幸福指數排名變化凸顯民心思變,執政者必須更縝密的觀察民心所向。
今年調查結果,台北市異軍突起拿下第一。台北市在客觀幸福力的部分,一向是全台數一數二,但台北市民今年的主觀幸福感大幅提升,成為台北市勇奪全台最幸福城市的主因。依據調查,台北市民對家庭經濟、工作狀況、個人安全滿意度高,尤其是對健康狀況滿意度大幅進步11名。
拿下亞軍的新竹市,是幸福調查的常勝軍,過去八次調查拿過五次第一,今年以些微分數落居第二。
新竹市的客觀幸福力僅次於台北市,為全台第二名,各項指標名列前茅,其中暴力發生率為全台最低,是最安全的縣市;主觀幸福感也都在前段班,是發展相當均衡的縣市。
桃園市今年幸福大躍進,排名從去年的第九名,進步到今年第三名;桃園市民的主觀幸福感普遍高,對社會聯繫、政府作為滿意度,均為全台第一。
發布記者會將於11月21日下午1時 30分,於君品酒店五樓亮懷廳(台北市承德路一段3號)舉行,除公布今年最新的調查結果外,將邀請獲得前三名的縣市首長,以及獲得最佳進步獎的縣市首長蒞臨現場,分享幸福施政秘訣。
本次調查由經濟日報與台灣人壽共同主辦,協辦單位包括:永豐餘、台灣大、永慶房屋、華航、皇普建設、京元電。
本調查同時採用主、客觀指標,其中主觀調查部分訪問了全台1.68萬名民眾,是全台規模最大、最深入地方、涵蓋面向最廣的幸福指數,深具指標意義。
此次記者會將公布20縣市最新幸福指數的排名,外界最關注的六都,因擁有相對豐富的資源,執政團隊各自努力表現下,幸福指數是否明顯進步?
另外,哪個縣市大躍進獲得「最佳進步獎」呢?當天都將揭曉。這次民調同時調查「地方政府施政滿意度」,可具體反映民眾對地方執政團隊施政是否「幸福有感」。
為了讓台灣發生正向改變,經濟日報自2012年起推出「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至2019年為止已經連續進行八年。經濟日報編製的「縣市幸福指數」採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美好生活指數」(Your Better Life Index)編製架構,指數深入分析各縣市「主觀幸福感」與「客觀幸福力」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