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人壽(公)公司新聞
為避免登錄業務員人數持續下降,各壽險公司今年加大力道徵員, 包含祭出激勵獎金、強化留才教育訓練制度等。今年1月底壽險公司 業務員登錄人數為20萬5,006人,單月減少447人,年減1,996人。
壽險公司登錄業務員自2023年1月跌破21萬人大關後,至今仍未能 重回21萬人之上,且有逐月減少趨勢,2023年還有20.8萬人,2024年 7月一度降到20.4萬人,9月在壽險公司大舉徵員下,單月增加逾千人 後回到20.5萬人,至今年1月已是連五月在20.5萬人之上。
單月來看,國泰人壽、南山人壽成長最多,單月各增加逾380人、 140人,若與去年1月比較,年增較多的則是新光人壽、安聯人壽與全 球人壽,各增加369人、201人與180人。
保經公司登錄的壽險業務員人數自去年5月正式升破9萬人大關後, 至1月底來到9萬1,750人,雖單月稍微下降60人,但仍持續守住9萬人 之上,相較去年1月還不到9萬人,年增2,398人。
保代公司登錄的壽險業務員主要以銀行保代為主,受惠於降息環境 下資金逐漸重回保單,登錄人數自去年11月正式升破7.8萬人後,至 今年1月為7萬8,506人,連四個月在7.8萬人之上,也是三大壽險業務 員登錄中唯一單月增加者,單月增加321人,年增也有140人。
近期來,台灣房市景氣蓬勃,多家建設企業及相關投資公司財報亮眼,其中潤泰家族旗下企業表現特別突出。以南山人壽為主角的潤泰全、潤泰新、潤泰材等公司,去年財報紛紛報喜,獲利創下新紀錄。
潤泰全在南山人壽的強力支持下,去年營收達28.93億元,稅後純益衝上135.64億元,年增長達52%,EPS達13元,創下歷史次高紀錄。然而,由於特別盈餘公積的保留,董事會決議擬配發股息僅2.5元,此一決定引發市場憂心,恐引發失望行情。據悉,潤泰集團已有準備,恐怕得戴上鋼盔應對股東的炮轟。
潤泰全副總經理李天傑解釋,去年第四季美國降息,但公債殖利率不降反升,導致公司必須多提列特別盈餘公積,侵蝕了單季獲利。總體而言,儘管獲利大幅成長,但為了保留更多法定盈餘公積,董事會決定配發股息僅2.5元。
另一方面,潤德公司受惠商辦及住宅案不斷上檯,去年營收達20.05億元,稅後純益2.24億元,雙雙創下新高,EPS達15.52元,創下歷史次高紀錄。董事會決議擬配發現金股息13.5元,資本公積發放現金股息1.5元,合計配息共15元,依12日收盤價計,殖利率達5.74%。
潤泰材則是因水泥、預拌砂漿美特耐新廠產能開出,去年營收創下66.68億元新高,稅後純益1.87億元為史上次高,EPS 1.25元,擬配息1.1元,殖利率4.31%。
潤泰新方面,除了房市景氣旺,交屋量攀升外,南山人壽的投資收益及AI龍頭輝達承租進駐旗下物業,兩大因素共同推升去年營收達318.17億元,稅後純益165.63億元,雙雙改寫歷史次高紀錄,EPS達6.07元,為近三年新高。不過,董事會決議僅擬配息1.1元,殖利率約2.56%。
在近年來的降息環境下,台灣壽險業的資金逐步回流至保單市場,帶來了一波業績回升的暖風。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六大壽險公司前兩月的新契約保費收入已經超過千億元,達到1,028億元,年增長率達53%,預計整體壽險業的新契約保費收入將接近1,800億元,有望創下五年來同期的新高。
儘管今年2月的工作天數比去年少,但壽險業的業績卻持續攀升。市場普遍預期美國聯準會今年將維持降息步調,這對壽險公司來說是一大利好。大型壽險公司今年在調升美元宣告利率上展現了極大的誠意,美元最高宣告利率已經接近4.2%,這對利變保單的銷售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同時,投資型保單的熱銷也為業績增長注入了動力,尤其是近期類全委的變額年金險銷售表現最佳。在銀行通路的加持下,分紅終身壽險也持續熱賣,六大壽險公司當月新契約保費收入達479億元,年增高達79.7%。
在六大壽險公司中,國泰、富邦、南山、新光、凱基、台灣等人壽的業績均超過去年同期。其中,國泰和富邦已連兩月賣破百億元。國壽連兩月拿下業績王,2月賣出158億元,年增長率達179.5%,主要得益於旗下類全委、變額壽險、附保證等投資型保單的熱賣,這部分新契約保費超過87億元,年增長超過4倍。
富邦人壽2月賣出108億元,年增長率達63%,在六大壽險公司中,富邦將主力放在分紅保單,今年分紅保單依舊是主軸。當月新契約保費多受惠於旗下外幣分紅終身壽險的熱賣,以及變額年金險銷售的挹注。
南山人壽2月賣出84億元,年增長率達55%,除了變額年金險熱賣外,利變終身壽險與傳統型的養老險也是熱賣主力商品。以利變壽險為主力的凱基、台壽、新壽,2月銷售也增溫,其中凱基賣出近60億元,年增長率逾9成,台壽、新光賣出超過30億元,年增長率2成左右。
前兩月已有四家壽險公司賣破百億元,國壽以超過300億元的銷售額衝刺最快,達到336億元,年增長率逾1.38倍;富壽以251億元的銷售額拿下亞軍,年增長率36%,南山、凱基也賣破百億元,分別為174億元和119億元。六大壽險公司累積前兩月新契約保費1,028億元,年增長率53%,業績明顯升溫,預計整體壽險前兩月新契約保費將超過1,700億元,接近1,800億元,年增長近6成,有望創下五年來同期的新高。
台灣製鞋龍頭企業寶成工業(9904)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中,交出亮麗的財報成績。根據公司董事會於昨日通過的合併財報,寶成去年全年合併營收達2,638.18億元,稅後純益更是創下160.36億元的新高,年增率達50.9%,每股純益5.44元,顯示出公司強勁的盈利能力。股利政策預計將於4月中旬公佈。
寶成表示,去年營收和獲利的顯著增長,主要得益于鞋類製造業務訂單需求旺盛,成功抵銷了運動用品零售及批發業務銷售相對疲弱的影響。其中,鞋類製造業務繼續是合併營收的主要來源,雖然成品鞋的平均售價因產品組合變化而有所下降,但年減幅度已逐季收窄。
隨著全球鞋類產品需求的大幅回升,以及2023年基期較低,寶成去年鞋類製造業務的出貨雙數顯著增長,營收較2023年增加230.08億元,年增率達14.6%,合併營收占比增至68.5%。在運動用品零售及批發業務方面,由於中國大陸零售環境的複雜多變,消費者購物行為更加謹慎,實體門店客流量大幅下降,導致整體銷售較2023年減少58.15億元,年減6.6%,合併營業收入占比降至31.1%。
在合併營業毛利方面,寶成去年合併營業毛利為651.75億元,較2023年增加40.64億元,年增6.7%,合併營業毛利率則維持在24.7%的水準。這主要得益於鞋類製造業務訂單幾近滿載,整體產能利用率和生產效率顯著提高。
在合併營業外收入方面,寶成去年合併營業外淨收益達137.72億元,年增48.9%,主要因為依權益法認列的投資收益增加43.29億元,總計達101.58億元。其中,認列直、間接持股18.09%的南山人壽保險相關轉投資收益為76.37億元,較2023年同期增加38.50億元,顯示出南山人壽對寶成投資的正面影響。
台灣壽險業市場在今年前兩個月展現強勁回溫,六大壽險公司新契約保費收入合計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028.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近54%。業內人士預測,整體壽險業新契約保費收入將超過1,770億元,年增率逼近六成。
在六大壽險公司中,國泰人壽以336.5億元的新契約保費收入,年增率達138%,成為唯一一個兩項指標均居冠的公司。富邦人壽以250.9億元的新契約保費收入,年增率36%,位居第二。南山人壽以173.8億元的新契約保費收入,年增26.1%,排名第三。
凱基人壽在2月份的新契約保費收入為118.5億元,年增率驚人達70.5%,僅次於國泰人壽,奪得亞軍。台灣人壽和新光人壽的新契約保費分別為81.5億元和66.9億元,年增率分別為3.8%和14.3%。
在2月份,壽險業的兩大領軍企業——國泰人壽和富邦人壽,其新契約保費收入均突破百億元。國泰人壽以158.2億元的新契約保費收入,年增率近180%,再次成為六大壽險之首。富邦人壽則以108億元的新契約保費收入,年增62.6%。
國泰人壽表示,意外及健康險銷售動能穩健成長,2月份新契約保費月增29%,台幣傳統型商品月成長20%。在投資型商品方面,公司持續推廣穩健的類全委保單及兼顧資產保全的變額壽險與GMDB(附保證)商品,2月份投資型商品新契約保費達87億元,年增率高達415%。
富邦人壽則積極推動分期繳及保障型商品,2月份新契約保費年增近63%,續年度保費受益於分期繳比重持續提升,年增44%,2月份總保費收入達334億元,年增49%。
南山人壽在2月份的新契約保費為83.5億元,年增54.7%;凱基人壽為59.5億元,年增91.9%;台灣人壽和新光人壽分別為37.8億元和32.1億元,年增率分別為19.3%和20.6%。
寶成表示,去年營收、獲利明顯增長,主要獲益於鞋類製造業務訂單需求暢旺,有效抵銷運動用品零售及批發業務銷售相對疲弱的不利影響。
寶成鞋類製造業務繼續作為去年合併營收的主要來源,其中成品鞋平均售價雖因產品組合變化而下降,但是年減幅度已逐季收窄。
隨著產業庫存調整結束,全球鞋類產品需求大幅回升,加上2023年基期較低,出貨雙數顯著增長,帶動寶成去年鞋類製造業務營收較2023年增加230.08億元、年增14.6%,合併營收占比增至68.5%。
運動用品零售及批發業務方面,由於中國大陸的零售環境愈趨複雜多變,消費者購物行為更加謹慎,儘管線上銷售依然穩健,但實體門店客流量大幅下降,導致整體銷售較2023年減少58.15億元、年減6.6%,合併營業收入占比降至31.1%。
寶成去年合併營業毛利為651.75億元,較2023年增加40.64億元、年增6.7%,合併營業毛利率則持穩在24.7%,主要受惠於鞋類製造業務的訂單幾近滿載,整體產能利用率與生產效率顯著提高,對合併營業毛利的貢獻大幅增長。
在合併營業外收入方面,寶成去年合併營業外淨收益為137.72億元,年增48.9%,主要受惠於依權益法認列的投資收益增加43.29億元、達101.58億元。
其中,認列直、間接持股18.09%的南山人壽保險相關轉投資收益為76.37億元,較2023年同期增加38.50億元。
各公司公告數據顯示,今年前兩月,國泰人壽新契約保費收入達336.5億元,年增138%,金額與年增率均為六大壽險之冠。富邦人壽前兩月新契約保費250.9億元,在六大壽險裡居次,年增率36%;南山人壽173.8億元排名第三,年增26.1%。
凱基人壽前兩月新契約保費118.5億元,年成長70.5%,年增率僅次於國壽、奪下亞軍。台灣人壽與新光人壽前兩月新契約保費分別為81.5與66.9億元,年增率分別為3.8%與14.3%。
今年2月,「壽險雙雄」國壽、富邦人壽兩家新契約保費收入雙雙突破百億元。其中,國壽新契約保費158.2億元,年增近180%,同樣為六大壽險之首;富邦人壽108億元,年增62.6%。
國壽指出,意外及健康險銷售動能穩健成長,2月新契約保費月增29%、台幣傳統型商品月成長20%。投資型商品部分,持續推廣穩健的類全委保單及兼顧資產保全的變額壽險與GMDB(附保證)商品,2月投資型商品新契約保費87億元,年增率高達415%。
富邦人壽積極強化分期繳及保障型商品推動,2月新契約保費108億元,年成長近63%,續年度保費受惠於分期繳比重持續提升,年增44%,2月總保費收入334億元,年增49%。
南山人壽2月新契約保費83.5億元,年增54.7%;凱基人壽59.5億元,年增91.9%;台壽與新壽為37.8與32.1億元,年增19.3%與20.6%。
潤泰全擁有南山、潤泰新兩大轉投資引擎貢獻,推升全年營收28. 93億元,稅後純益衝上135.64億元、年增52%,獲利創歷史次高,E PS達13元,不過董事會決議擬配發股息僅2.5元,不如預期,市場憂 心恐引發失望行情,據悉潤泰集團已有準備,恐怕得戴上鋼盔被股東 炮轟。
潤泰全副總經理李天傑指出,由於去年第四季美國降息,但公債殖 利率不降反升,因此潤泰全必須比2023年度同期要多提列特別盈餘公 積,也侵蝕去年第四季單季獲利。總體來說,儘管損益表上獲利大幅 成長,但特別盈餘公積要保留較多,必須從法定盈餘公積來配發股利 ,因此董事會做成配息僅2.5元的提案;還好殖利率3.6%維持去年水 準,差強人意。
潤德方面,受惠商辦及住宅案源源不絕,獲利持續展現爆發力,去 年營收達20.05億元、稅後純益2.24億元,雙雙破表,EPS達15.52元 ,創史上次高,董事會決議擬配發現金股息13.5元、資本公積發放現 金股息1.5元,合計配息共15元,依12日收盤價235元計,殖利率達5 .74%。
潤泰材受惠水泥、預拌砂漿美特耐新廠產能開出,去年營收66.68 億元新高,稅後純益1.87億元為史上次高,EPS 1.25元,擬配息1.1 元,殖利率4.31%。
潤泰新除受惠去年房市景氣旺、交屋量攀升,多年來獲利貢獻比重 逾5成的南山人壽,及最大辦公承租戶輝達進駐,兩大咖都挹注可觀 的獲利,推升全年營收達318.17億元、稅後純益165.63億元,雙雙改 寫歷史次高紀錄,EPS達6.07元,為近三年新高。惟董事會決議僅擬 配息1.1元,殖利率約2.56%。
儘管今年2月工作天數比去年少,但壽險業績持續升溫,市場預期 美國聯準會今年維持降息步調,大型壽險今年在調升美元宣告利率上 展現極大誠意,美元最高宣告利率幾乎已拉上4.2%,讓利變保單銷 售增溫,同時投資型保單持續熱銷,尤其近期以類全委的變額年金險 等銷售最佳,分紅終身壽險在銀行通路的加持下也持續熱賣,六大壽 險當月新契約保費收入達479億元、年增高達79.7%。
六大壽險的國泰、富邦、南山、新光、凱基、台灣等人壽,2月業 績皆超過去年同期,兩大龍頭的國泰、富邦已連兩月賣破百億元。國 壽連兩月拿下業績王,2月賣158億元、年增高達179.5%,最關鍵就 是旗下類全委、變額壽險、附保證等投資型保單熱賣,約55%來自投 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超過87億元、年增超過4倍。
富邦人壽2月賣108億元、年增63%,目前六大中僅富邦將主力放在 分紅保單,今年分紅保單依舊是主軸,當月新契約保費多受惠旗下外 幣分紅終身壽險熱賣,另一部分是變額年金險銷售挹注。
南山人壽2月賣84億元、年增55%,除受惠變額年金險熱銷外,利 變終身壽險與傳統型的養老險也是熱賣主力商品;以利變壽險為主力 的凱基、台壽、新壽,2月銷售也增溫,尤其凱壽賣近60億元、年增 逾9成,台壽、新光賣超過30億元、年增2成左右。
前二月已有四家壽險賣破百億元,國壽衝最快,逾300億元來到33 6億元、年增逾1.38倍;富壽251億元拿下亞軍、年增36%,南山、凱 基也賣破百億元,各為174億、119億元。六大累積前二月新契約保費 1,028億元、年增53%,業績明顯升溫,預期整體壽險前二月新契約 保費會超過1,700億元且接近1,800億元,年增近6成,有望創五年同 期新高。
台股2月份震盪修正,波動加劇,對壽險業的波段操作帶來了挑戰。在此背景下,新台幣的轉貶值成為了壽險獲利的關鍵因素。根據最新數據,六大壽險公司在2月份的稅後純益共達181億元,年增率超過兩位數,達到18%。這一成績,顯示了在股市波動和新台幣波動的雙重影響下,壽險業的運作智慧。
2月份,壽險業在股市操作上各有策略。部分公司伺機抓住高低點,勇於在股海中進出,實現了資本利得;而部分則謹慎以待,尋找機會逢低加碼。避險方面,由於新台幣在1月升值後轉為貶值,單月貶值達1.4角,壽險業者趁機實現了兌換利益,並且傳統避險成本下降,CS一年期成本已降至3%以下。
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大型壽險公司調降了避險比重,並且因為傳統避險工具成本下降,整體避險成本相較於1月有所改善。然而,壽險業者仍然保持謹慎,不僅關注台美利差,還要關注匯率變動。目前新台幣兌美元已經接近33元,壽險業者認為新台幣不會一直貶值,但也不敢過度降低避險比重,以免反轉升值時面臨壓力。
在六大壽險公司中,富邦人壽表現突出,2月份稅後獲利達95億元,年增1.2倍,前二月獲利182億元,年增36%。南山人壽則以近55億元的單月獲利奪下亞軍,年增近6倍,前二月獲利78億元,年增23%。國泰人壽則以126億元的稅後獲利保持在前二月亞軍的位置。凱基人壽2月份獲利27億元,年增85%,前兩月累積獲利超過50億元,年增66%。值得一提的是,新光人壽2月份虧損31億元,主要原因是適用外匯準備金新制,避險兌換利益需全數提存外匯準備金,以及股市下跌未積極實現資本利得。
台灣壽險業界近期表現亮眼,各大壽險公司利潤持續攀升。根據最新數據,2025年2月,六大壽險公司合計賺進新台幣181.1億元,年增長達17.7%。今年前兩月,六大壽險公司合計獲利408億元,年增長近一成,達到9.1%。
富邦人壽在這波利潤增長中表現突出,2月份稅後純益達到95億元,累計後純益為181.8億元,年增長36%。其主要投資收益來源包括利息收入、國內外股票及基金資本利得,以及基金配息收入。
國泰人壽2月份稅後純益為31.3億元,累計稅後純益達到125.6億元,年增長2.6%。公司2月份的獲利穩健,主要得益於資本利得、經常性收益的貢獻,以及避險操作的得宜。
南山人壽保險本業表現穩健,受益於穩定的經常性收益及資本利得挹注,2月份稅後純益為54.9億元,累計稅後純益為78.3億元,年增長22.9%。
凱基人壽保單銷售動能強勁,投資方面亦能掌握市場波動,實現資本利得。2月份稅後獲利為26.6億元,今年前兩月稅後獲利達到50億元,年增長65.8%。
台灣人壽2月份稅後獲利為4.6億元,累計獲利29.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四成。這主要是受到美元匯率波動影響,導致匯兒損失認列較高,但新契約保費業績量穩定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新光人壽在六大壽險公司中是唯一虧損的業者。2月份單月淨損達到31.3億元,累計前兩月虧損達到57億元。
台灣金融業界近期盛傳一則新聞,關於南山人壽可能與玉山金「雙山合體」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隨著新光金與台新金的合併案邁向最後階段,市場預測,2026年壽險業接軌IFRS 17、ICS後,將是下一個整併大案的時機,而南山人壽可能成為這波整合的焦點。
根據市場傳聞,玉山金與南山人壽雖然對合併消息予以否定,但雙方在金融商品、信用卡等業務以及公益方面確實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玉山金強調,目前並無合併計畫,南山人壽也表達近期沒有併購的打算。然而,傳聞指出,雙方高層已就合作進行初步討論,並認為2026年壽險業接軌後是較佳的推動時機。
若「雙山合體」成真,對玉山金來說,將意味著資產規模、業務市占和獲利的顯著提升,有望躍升為大聯盟中的一員,並避免「被狙擊」的風險。對南山人壽而言,則是實現IPO的快捷方式,一圓大股東多年的上市夢想。
根據公開資料,截至2024年底,玉山金總資產規模為4.07兆元,南山人壽則為5.54兆元。若雙方合併,總資產規模將達9.61兆元,玉山金排名將從第十大躍升至第三大,僅次於國泰金與富邦金。
雖然「雙山合體」看似理想,但現實中仍存在許多挑戰。例如,南山工會可能會有不同意見,以及玉山金經理人是否能適應沒有家族股東的新環境,這些都可能成為合併的變數。
從2001年台灣第一家正式掛牌運作的金控公司誕生至今,金控公司數量已從16家減少至14家。隨著新光金併入台新金,金控公司的極盛期即將結束,未來的金融業將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
其中,富邦人壽2月稅後純益95億元,累計後純益為181.8億元,年增36%,主要投資收益來源為利息收入、國內外股票及基金資本利得、基金配息收入。
國泰人壽2月稅後純益31.3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25.6億元,年增2.6%。2月獲利穩健,主要反映資本利得、經常性收益貢獻及避險操作得宜。
南山人壽保險本業表現穩健,受惠穩定的經常性收益及資本利得挹注,2月稅後純益54.9億元,累計稅後純益78.3億元,年增22.9%。
凱基人壽保單銷售動能強勁,投資方面亦掌握市場波動操作實現資本利得,2月稅後獲利為26.6億元,今年前二月稅後獲利達50億元,年增65.8%。
台灣人壽2月稅後賺進4.6億元,累計獲利29.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四成,主因美元匯率波動影響認列較高的匯兌損失,但新契約保費業績量穩定成長。新光人壽為六大壽險裡唯一虧損的業者,單月淨損31.3億元,累計前兩月虧損57億元。
玉山金與南山人壽昨(10)日對此消息,均否認,僅表達雙方在金融商品、信用卡等業務與公益方面均是好夥伴,彼此合作愉快。玉山金表示,沒有談合併,南山人壽也表達近期並沒有併購計畫。
據壽險圈與併購圈傳出,在新新併後,玉山金與南山人壽雙方高層就合作一事,初步交換意見,認為2026年壽險業接軌後是較好的推動時點。
一旦「雙山合體」,玉山金資產規模、業務市占、獲利全吃下大補丸,可躍居大聯盟之列,更可避免沒有家族大股東的玉山金「被狙擊」;對南山而言,則是邁向IPO的最快捷徑,一圓大股東多年的「上市夢」。
據公開資料顯示,2024年底玉山金總資產規模是4.07兆元,南山人壽是5.54兆元,雙方一旦整併,總資產規模上探9.61兆元,玉山金排名將從第十大,立刻晉升到第三大,僅次於國泰金與富邦金,連「新新併」(合併總資產約8兆元)都只能看到車尾燈。
據了解,雙方認為整併具有三大綜效,一、玉山金控缺壽險版圖,南山人壽則是獨立壽險,整併是各取優勢、各補缺憾的最佳組合。
二、玉山與南山「雙山」長期合作,從信用卡、保單銷售到南山廣場分行,業務合作既深且長,知根又知底,三、各子公司業務、資源、人力不相互重疊,雙方整併是「加法」,而不需要做「減法」。
不少壽險高層也坦言,「雙山合體」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卻很骨感,包括南山工會可能有不同聲音,或是從未有家族股東涉入的玉山金經理人能否適應,都可能讓「雙山合體」增添變數,最終胎死腹中。
2001年12月台灣誕生了第一家正式掛牌運作的金控公司,十年後、2011年全台共有16家金控公司。時空運轉了下一個十年,2021年日盛金成為台灣首家消失的金控,2025年新光金也將併入台新金,金控公司從極盛期16家,即將降到14家。
壽險業2月在台股波段操作成效,部分伺機抓住高低點,勇於在股 海中進出,趁機實現不少資本利得;部份謹慎以待,同時尋求機會逢 低加碼,實現資本利得較1月減少;避險則轉正向挹注獲利,新台幣 1月升值、2月轉回貶值,單月新台幣貶1.4角、0.4%,壽險業者表示 ,2月因新台幣貶值有兌換利益,同時傳統避險成本下降,CS一年期 成本已降到3%以下,主要是美國經濟數據出爐後經濟出現放緩,市 場對今年美聯準會降息的預期又變回三次,台美利差可望縮窄,帶動 傳統避險工具成本下降。
2月部分大型壽險調降避險比重,兌換利益增加,且受惠於傳統避 險工具成本下降,整體避險成本相較1月改善。今年避險成本壽險仍 不敢大意,壽險業者指出,不會光看台美利差,還要看匯率,現在新 台幣兌美元已來到32.8元、靠近33元,「新台幣不會一直貶下去」, 當新台幣貶值時藉由降低避險比重確實可增加兌換收益,但目前新台 幣兌美元已靠近33元,就怕反轉升值,不敢大幅降低避險比重,因此 近期在避險上仍面臨壓力。
六大壽險前二月累積稅後共賺408億元、年增9%,其中股市操作一 向積極的富邦人壽,登單月與前二月獲利王,2月稅後賺95億元、年 增1.2倍,前二月賺182億元、年增36%。
南山人壽2月奪下亞軍,單月賺近55億元、年增近6倍,前二月賺7 8億元、年增23%;累積前二月的亞軍是國泰人壽稅後賺126億元,與 富壽為前二月率先賺破百億元的兩壽險公司。
凱基人壽2月賺27億元、年增85%,累積前兩月也賺破50億元、年 增66%;六大壽險2月僅新光人壽虧損31億元,主要是新壽適用外匯 準備金新制,避險兌換利益需全數提存外匯準備金,因此無法挹注到 獲利,加上股市下跌並未積極實現資本利得所致。
台灣壽險市場近年來一個顯著的趨勢是外溢保單的興起,這種保單類型不僅吸引顧客,也成為各大壽險公司競爭的焦點。根據金管會的最新統計,2024年外溢保單的初年度保費收入達到了277.5億元,年增長率為34%,顯示了其市場潛力的不斷提升。
在眾多壽險公司中,南山人壽在這一領域表現亮眼。不僅在件數上蟬聯「外溢件數王」,以58.4萬件的件數獲得優異成績,更在保費收入上名列前茅,以56億192萬元的保費收入位居亞軍。這一成績背後,是南山人壽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把握和專業的銷售策略。
隨著國人健康意識的逐漸抬頭,外溢保單成為了壽險市場的一個重要分支。根據保險局的數據,2024年外溢保單的銷售件數達到了119.6萬件,較去年增加6.7萬件,年增長率為6%。這一數據反映了消費者對健康保護的關注程度不斷提高。
外溢保單主要分為三大類型:健走型保單、健檢型保單以及提供其他非現金方式給付促進健康的保單。其中,健走型保單在2024年的初年度保費收入中佔據了151.1億元,新契約件數達到45.4萬件,顯示了市場對此類保單的熱情。
此外,金管會已經核准及備查了15家壽險公司的245張外溢保單,這些產品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選擇,也推動了整個壽險市場的發展。
在實物給付型保險方面,雖然銷售件數年減7%至26.1萬件,初年度保費收入年減52%至17.4億元,但這一領域仍有一些亮點。其中,提供醫療服務的保單最為受歡迎,賣出26.1萬件,初年度保費收入達17.4億元,五家保險業者推出此類產品。
總的來說,南山人壽在這一市場的出色表現,以及外溢保單在台灣壽險市場的蓬勃發展,都预示著未來壽險產品將更加多元化,更符合消費者的需求。
國人健康意識抬頭,外溢保單近年成為各家壽險兵家必爭之地。金管會目前已核准及備查15家壽險公司共245張具外溢效果之保險商品,據保險局統計,2024年外溢保單賣出119.6萬件,件數較2023年增加6.7萬件、年增6%,初年度保費收入則達277.5億元,較2023年的207.5億元,增加70億元、年增34%。
在銷售外溢保單的15家公司中,若以初年度保費來看,國泰人壽保費收入達178億5,446萬元,拿下「外溢保費王」,南山人壽保費收入56億192萬元,富邦人壽保費收入24億9,968萬元,排在第二、三名。以件數來看,南山人壽以58萬4,261件取勝,搶下「外溢件數王」,國泰人壽件數42萬6,848件,富邦人壽達12萬1,810件,三大壽險囊括逾九成。
外溢保單依性質區分,若扣除「其他類」混合型保單,外溢保單主要分為以運動習慣折減保費或增加保額的健走型保單、以體況數值折減保費或增加保額的健檢型保單、提供其他非現金方式給付促進健康的保單,共三大類型。
2024年以健走型保單買氣最佳,初年度保費收入逾151.1億元、新契約件數45.4萬件,其次為健檢型保單,初年度保費收入46.3億元、新契約件數25.2萬件,至於提供其他非現金方式給付促進健康的保單初年度保費收入24.4億元、新契約件數12.1萬件。
另外,金管會已核准及備查七家壽險業、一共48張實務給付型保險商品,根據統計,2024年銷售件數年減7%至26.1萬件,初年度保費收入年減52%至17.4億元。而初年度保費收入前三名的保險公司依序為國泰人壽、全球人壽、富邦人壽。
實物給付型保單主要分為殯葬服務、醫療服務、健康管理服務三種類型,其中最受歡迎為提供醫療服務保單,2024年賣出26.1萬件、初年度保費收入為17.4億元,目前有五家保險業者推出。殯葬服務保單2024年僅銷售86件、初年度保費收入164萬元;健康管理服務」保單仍掛零。
近期,台灣壽險市場熱鬧非凡,五大壽險公司——國泰、富邦、南山、新光、台壽,在今年前兩個月的銷售中,再度展現強勁的市場表現。根據最新數據,這五大壽險公司共推出了7張百億元神單,分別是利變型壽險、變額年金險與分紅保單,累積吸金近1,300億元,再次證明了台灣壽險市場的活力。
其中,南山人壽在這波熱潮中表現亮眼,其鑫富雙享2變額年金險在短短兩個月內銷售額已超過60億元,成為今年前兩月銷售冠軍。這款產品以其優異的投資回報和保障功能,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目光。
國泰人壽則是今年壽險市場的領軍者,其投資型保單與美元利變壽險表現出色。其中,利變型的萬美利美元利變終身壽險,前兩月銷售接近80億元,可望在年底前入列百億元神單榜單。而投資型保單月月泰利變額年金險,前兩月銷售也超過70億元,成為市場上的明星產品。
富邦人壽則持續鞏固分紅保單市場,其美富紅運外幣分紅終身壽險前兩個月銷售超過50億元,同時,真豐利變額年金險前兩個月銷售也超過20億元,展現了強大的市場潛力。
新光人壽今年則全力攻擊利變型保單市場,美傳家外幣利變終身壽險前兩個月銷售超過15億元,成為市場的新星。而台灣人壽的利變增額終身壽險,前兩個月銷售接近10億元,也表現不俗。
總結來說,今年台灣壽險市場的熱鬧程度不輸往年,各大壽險公司紛紛推出熱門產品,吸引消費者投資。在這波熱潮中,南山人壽的鑫富雙享2變額年金險表現特別出色,有望帶動整個壽險市場的發展。
張利變壽險、3張變額年金險與1張分紅保單,7張累積吸金近1 ,300億元。
觀察今年前兩個月的銷售,這7張依然霸占在五家壽險中各自銷售 前三名,共已銷售逾300億元,有望連兩年都入列百億元神單榜單中 。
國泰、富邦、南山、新光、台壽五大壽險,去年共誕生7張百億元 神單,主要皆是利變壽險、變額年金險與分紅終身壽險。其中,國泰 人壽
今年主攻投資型保單與美元利變壽險,去年3張百億元神單,今 年依舊有2張入列國壽最熱銷前三大保單,利變型的萬美利美元利變 終身壽險,今
年前兩月已賣接近80億元,可望最快入列今年百億元神 單,投資型保單月月泰利變額年金險,前兩月銷售超過70億元。
富邦人壽今年持續主打分紅保單,分紅保單的美富紅運外幣分紅終身壽險,前兩個月已賣超過50億元,同時持續鞏固投資型保單市場, 真
豐利變額年金險前兩個月已賣超過20億元。
南山人壽去年回歸投資型保單市場,鑫富雙享2變額年金險今年持 續熱銷,前兩個月賣超過60億元;新光人壽今年主力續攻利變型保單 ,美
傳家外幣利變終身壽險前兩個月賣超過15億元;台灣人壽金得利 利變增額終身壽險,前兩個月銷售已接近10億元。
統計下來,今年至3月已有六家大型壽險美元保單宣告利率在4.2% 以上。
市場預期今年美國聯準會維持降息循環,美元利變險成大型壽險主 戰場,宣告利率戰從年初就開打,1月南山人壽率先發動,調升旗下 美元保單宣告利率最高至4.2%;國泰人壽在農曆年過後的2月,也將 旗下美元保單宣告利率最高拉齊至4.2%;一向在宣告利率調整上較 積極的台灣人壽,2月也不甘示弱,將旗下美元保單一口氣拉升到最 高4.3%,又站穩最高的地位。
三大壽險帶頭調升後,其他大型壽險3月立馬跟進,新光人壽調升 高達111張的美元保單,包含18張現售商品與93張停售商品,調整幅 度達10∼15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美元宣告利率 最高來到4.25%,緊追台灣人壽;新壽並同步調升91張新台幣保單宣 告利率,其中17張現售商品及74張停售商品共約10個基本點,最高宣 告利率也來到2.72%。
全球人壽3月調升18張美元保單,調升幅度約5∼10個基本點,美元 保單最高宣告利率也來到4.25%,與新光人壽並列第二高;另全球人 壽3月調升八張新台幣保單宣告利率,最高來到2.5%。
另外,凱基人壽3月調升18張美元保單,最高宣告利率來到4.2%, 與南山、國泰拉齊,並調整七張新台幣保單最高宣告利率來到2.75% ;富邦人壽3月調整30張美元保單,宣告利率最高4.15%。
統計今年來至3月,六家大型壽險將美元宣告利率拉升到4.2%以上 ,目前以台灣人壽4.3%暫居市場最高。
其次新光人壽、全球人壽皆在3月拉上4.25%,並列市場第二高。 國泰人壽、南山人壽、凱基人壽陸續拉升到4.2%,並列第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