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人壽(公)公司新聞
【壽險新趨勢】南山人壽展開新戰略,強化與保經代合作關係
近年來,壽險業的市場結構正在發生變化,傳統的銀行通路和保經代在業績貢獻上扮演著重要角色。根據壽險公會的統計數據,去年銀行通路貢獻了2,477億元的新契約業績,而傳統保經代則貢獻了近1,037億元,創下了歷史新高。
在這其中,安聯人壽和安達國際人壽以投資型保單為主,分別從傳統保經代獲得了298億元和214.8億元的業績,占市場總額近50%。然而,由於成本和過去併購的考量,外商壽險普遍沒有自家業務員通路,或者自建人數並不多。
相比之下,台灣的本土壽險公司大多選擇自建業務員通路。以南山人壽為例,去年其自家業務員貢獻了近447億元的業績,占公司總業績的72%。過去,南山人壽與傳統保經代的合作並不多,但近期公司展開新戰略,積極尋求與保經代進行策略聯盟。
此外,金管會對業務員的法定最低上課時數做出規定,壽險公司也必須投入大量培訓成本。這些因素導致業務員數量減少,因此許多壽險公司開始轉向與傳統保經通路合作。例如,台新人壽過去以銀行通路和自家業務員為主,但今年決定與保經公司攜手,近期已有保經公司與台新人壽簽署合作協議。
新光人壽董事長魏寶生在出席雄獅保經開幕典禮時也表示,新壽將會加強與保經代的合作,目前新壽約7成的業績來自自家業務員,3成來自銀行通路和傳統保經代,其中銀行通路的貢獻較大。
南山人壽這次的策略轉變,不僅體現了壽險業市場結構的變遷,也顯示了公司在市場競爭中積極求變、尋求新的成長點的決心。未來,南山人壽與保經代的合作將如何發展,值得期待。
其中如安聯人壽自傳統保經代拿到298億元的業績,占其全年新約 業績量的62%,亦在傳統保經代業績中排名第一大壽險;第二是安達 國際人壽有214.8億元,占其全年新約業績的77.5%,兩家壽險以投 資型保單為主,兩家就占傳統保經代業績近50%的市占。外商壽險因 為成本或過去併購考量,不是沒有自家業務員通路就是自建人數並不 多。
本國壽險則多數仍自建業務員通路,如國泰人壽自家業務員去年貢 獻1,040億元保費,占其業績的78%,依舊是壽險最強業務員通路, 金額第二大是富邦人壽業務員貢獻的518億元,占自家業績近55%, 第三是南山人壽業務員貢獻近447億元,占率亦有72%,南山與國壽 過去幾乎沒有跟傳統保經代合作,富壽去年則從傳統保經代拿近34億 元的業績。
金管會規定業務員每年有法定最低上課時數,各壽險公司亦要花費 大量培訓成本,各壽險公司通常會定期考核靠行、無貢獻、銷量未達 到最低標準的業務員,造成業務員減少。
去年銀行通路轉賣美債,加上培養自家壽險大軍需要時間與成本, 不少壽險公司轉為加強與傳統保經通路合作,像台新人壽過去多是以 銀行通路與自家業務員為主,今年將與保經公司合作,近期已有保經 公司與台新人壽簽約。
新光人壽董事長魏寶生日前出席雄獅保經開幕時也表示,新壽將強 化與保經代通路的合作,目前新壽約7成業績是來自自家業務員,3成 來自銀行通路與傳統保經代,3成中還是以銀行通路較多。
台灣保險市場近期出現一個亮點,那就是外溢保單的銷售量創下新紀錄。根據金管會的最新統計,2023年外溢保單的新契約保費總計達到了207.48億元,這是自該保單推出以來首次突破200億元,創下了六年來的最高紀錄。在這個領域中,南山人壽和國泰人壽的表現格外亮眼,分別以61.2億元和105.6億元的保費收入,以及60萬件和38.3萬件的件數,蟬聯外溢保單的保費王和件數王,兩家公司的市占率合計超過了80%。 外溢保單是一種針對高齡化社會的新興產品,它不僅提供保障,還透過保費折讓或現金回饋等方式,鼓勵被保險人提升健康水平,減少出險風險,從而延長保戶壽命並降低保險理賠。隨著壽險公司不斷推廣,2023年外溢保單的銷售量接近113萬件,雖然比2022年的123萬件略減8%,但新契約保費卻以近52億元的成長,從155.6億元增至207.48億元。 在這個領域中,健走步數型、健檢指數型與混合型外溢保單是最受歡迎的產品。其中,健走步數型外溢保單的買氣最熱,去年全年熱賣超過40萬張,總金額達113.8億元,年增61%。南山人壽、安達人壽、保誠人壽等公司在此類保單的銷售上表現出色。而健檢指數型保單則根據健檢結果折減保費或回饋,去年共賣出27萬件,保費收入達49.7億元,年增30%。 總的來說,南山人壽在這場外溢保單的競爭中表現卓越,不僅保費收入高居不下,還在件數上蟬聯首位,顯示了其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
金龍年來報到啦!年底的獎金準備好要怎麼用還沒?記得要關心一下自己的保單內容哦!南山人壽給大家一個好建議,無論你是幾歲,新的一年到來之前,先檢查一下你的保單,好好規劃一下自己的保障計劃。
現在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長壽、疾病、長照這三個風險讓我們不得不謹慎。南山人壽為了幫助大家應對這些風險,特別針對不同年齡層的群體提出了不同的投保建議。
首先來說說年輕族群,這些小夥伴們體力好,戶外活動也多,意外險和重疾險是必備的。如果還是學生或者剛出社會,壽險規劃可以選擇繳費年限較長的產品,這樣可以減輕年紀輕輕的負擔。
三明治族群呢,作為家中的經濟支柱,要強化退休前的保障,還要照顧家人。所以定期壽險和醫療險是必須的,長照保障也該提前規劃,還有,如果想要留愛給家人,身故保障的長照商品也是一個好選擇。
對於樂齡族群,退休後的穩定收入很重要,還本終身壽險和躉繳商品都是不错的选择。還要留意健康狀況,癌症一次給付保障和實支實付型商品可以幫助減輕醫療開支。最後,不要忘了長照險,讓老後的生活品質有保障,過得輕鬆自在。
台灣壽險市場近來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雖然2023年壽險初年度保費收入衰退逾13%,但外溢保單卻逆勢成長。根據金管會的統計數據,2023年外溢保單的初年度保費高達207.5億元,年增長率達33%,顯示了市場對此類保單的熱情。其中,國泰人壽以105.6億元的初年度保費奪得「外溢保費王」的寶座,而南山人壽則以59萬9,982件的件數,成功奪得「外溢件數王」的殊榮。 隨著國人疫後健康意識的提升,外溢保單近年來成為各家壽險公司的競爭焦點。金管會已經核准及備查了13家公司共206張外溢保險商品,而保險局統計顯示,2023年外溢保單的賣出件數為112.9萬件,雖然比2022年減少了9.9萬件,但初年度保費收入卻突破200億元,年增長率達33%。 在這場外溢保單的競賽中,南山人壽表現亮眼。該公司以將近60萬件的件數,成功超越國泰人壽和富邦人壽,成為外溢件數王。而以初年度保費來看,南山人壽也位居第三,僅次於國泰人壽和富邦人壽。 外溢保單主要分為三大類型:健走型、健檢型和提供其他非現金方式給付促進健康的保單。其中,健走型保單在2023年的初年度保費收入達113.8億元,新契約件數約40.2萬件,是買氣最佳的類型。其次是健檢型保單,初年度保費收入49.7億元,新契約件數逾27.1萬件。 此外,金管會還核准了44張實務給付型保險商品,2023年銷售件數年增28%至28.1萬件,初年度保費收入年增11%至35.8億元。在這個領域,國泰人壽、全球人壽和台灣人壽分別拿下前三名。其中,提供「醫療服務」的保單最受到歡迎,賣出28.1萬件,初年度保費收入累計為35.8億元。
外溢保單是因應高齡化社會的新商品,即保險公司推出保單提供保 障的同時,也以保費折讓或現金回饋等方式,鼓勵被保險人強化健康 ,減少出險,即可延長保戶壽命、亦能減少保險理賠,即保單的「外 溢效果」。
隨著壽險公司大力推動,2023年外溢保單共銷售近113萬件,相較 2022年123萬件,雖年減約8%,但新契約保費持續成長至207.48億元 ,較2022年的155.6億元,年增近52億元或33%。
現行外溢保單以健走步數型、健檢指數型與混合型為主流,其中又 以國壽、南山壽競爭最激烈,去年新契約保費是國壽以105.6億元拿 下外溢保費王,南山壽以61.2億元居亞軍,,兩者保費市占率達80. 3%;若以件數來看,則是南山壽60萬件居外溢件數王,國壽38.3萬 件居次,兩者件數市占率逾87%。
若再加上第三名的富邦人壽,外溢保單有7.9萬件、保費25.8億元 ,三大壽險就吃掉外溢保單逾9成的市場,等於其他壽險公司無論在 件數及新契約保費上占率都不大。
據保險局統計,2023年以健走步數型外溢保單買氣最熱,即保戶上 傳健走步數,可折減保費、增加保額或現金回饋,市場上共有78張此 類保單,去年全年熱賣超過40萬張,比2022年的26.4萬張、年增52% ,去年熱賣113.8億元,也較2022年70.5億元、年增61%,以國泰、 新光、三商美邦人壽、凱基人壽、台灣人壽賣較好。
其次是健檢指數型保單,即依照健檢的結果,如血糖、血壓、體重 等,去折減保費或回饋,市場上共有60張此類保單,去年共賣出27萬 件,較2022年25萬件、年增8%,新契約保費收入達49.7億元,較20 22年的38.3億元年增30%,如南山壽、安達人壽、保誠人壽都是此類 銷售較多者。
國人疫後健康意識抬頭,外溢保單近年成為各家壽險兵家必爭之地。金管會目前已核准及備查13家公司共206張具外溢效果的保險商品,據保險局統計,2023年外溢保單賣出112.9萬件,件數較2022年減少9.9萬件、年減8%,但初年度保費收入達207.5億元,突破200億元大關,較2022年增加51.9億元、年增33%。
在銷售外溢保單的13家公司中,若以初年度保費來看,國泰人壽保費收入105億6,417萬元,拿下「外溢保費王」,南山人壽保費收入61億1,949萬元,富邦人壽保費收入25億7,811萬元,排第二、三名。以件數來看,南山人壽以59萬9,982件取勝,搶下「外溢件數王」,國泰人壽件數38萬3,475件,富邦人壽達7萬9,850件,三大壽險囊括逾九成。
外溢保單依性質區分,若扣除「其他類」混合型保單,外溢保單主要分為以運動習慣折減保費或增加保額的健走型保單、以體況數值折減保費或增加保額的健檢型保單、提供其他非現金方式給付促進健康的保單,共三大類型。
2023年以健走型保單買氣最佳,初年度保費收入逾113.8億元、新契約件數約40.2萬件,其次為健檢型保單,初年度保費收入49.7億元、新契約件數逾27.1萬件,至於提供其他非現金方式給付促進健康的保單初年度保費收入25.5億元、新契約件數7.8萬件。
另外,金管會已核准及備查六家壽險業、一共44張實務給付型保險商品,根據統計,2023年銷售件數年增28%至28.1萬件,初年度保費收入年增11%至35.8億元。而初年度保費收入前三名的保險公司依序為國泰人壽、全球人壽、台灣人壽。
實物給付型保單主要分為殯葬服務、醫療服務、健康管理服務三種類型,其中最受歡迎為提供「醫療服務」保單,2023年賣出28.1萬件、初年度保費收入累計為35.8億元,目前僅三家保險業者推出。「殯葬服務」保單2023年僅銷售96件、初年度保費收入177萬元;「健康管理服務」保單仍掛零。
首先針對年輕族群。南山人壽表示,因年輕人體力佳、從事戶外活 動機率高,較易有意外風險隱憂,若本身又有熬夜、飲食不正常等生 活習慣,將會是誘發重大疾病的危險因子。建議可優先添加意外及重 大疾病保障,及早因應未來可能的風險;在壽險規劃上,若資金有限 ,可優先選擇10、20、30繳費年期的壽險商品,透過拉長繳費年期, 降低繳費壓力。
對於三明治族群,南山人壽指出,作為家中經濟支柱,建議可強化 退休前的壽險保障額度,透過一年期的定期壽險設計提高保障,並能 兼具累積資產功能。在照顧家人的同時,該族群也很需要補強自身的 醫療保障,可提高重大疾病及住院醫療險的保障額度,並及早規劃長 照保障,轉嫁未來落入長照狀態的風險,減輕自己未來或子女的負擔 ,如欲留愛家人,也可考慮兼具身故保障的長照商品。
樂齡族群方面,南山人壽建議,可利用保險商品打造穩定的現金流 ,如透過還本終身壽險每年領取生存還本保險金,作為退休後的日常 開銷之用;如果想在保障之外,也兼顧資產傳承需求,可考慮無續期 繳費壓力的躉繳商品。針對年紀漸長可能持續遇到的疾病風險,建議 可加強癌症一次給付保障,並透過實支實付型商品減輕醫療費用負擔 。同時為讓老後的生活品質不打折,建議規劃足夠的長照險,讓自己 的老後生活過得優雅無憂。
台灣壽險業近期利率動向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特別是美國聯準會(Fed)利率決策及本土壽險公司的策略。根據最新資訊,雖然市場普遍預期Fed此次利率決策會保持不變,但台灣壽險公司對於2月的宣告利率則採取保守策略。 年初,遠雄人壽和全球人壽帶頭將美元利變型保單的宣告利率拉升至4.05%,台新人壽也緊跟調升,將美元宣告利率推高至4%。然而,到了2月,市場上大多數壽險公司如南山人壽、凱基、元大、宏泰人壽等,均維持宣告利率不變,顯示市場對於未來的觀望態度。 南山人壽等壽險公司這次的利率調整,主要是受到新台幣責任準備金利率調升的影響,傳統型保單的保費有望降低,進而帶動1月的保單買氣回溫。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儘管近期金融市場開始討論Fed降息的可能性,美債殖利率回落對利變型保單銷售有利,但由於新台幣走勢不明朗,台美利差未見縮小,避險成本壓力依然存在,因此壽險公司對於2月的宣告利率採取了較保守的觀望態度。 值得注意的是,遠雄人壽和全球人壽在年初的調升行動,使得美元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市場最高達到4.05%。南山人壽等其他公司也維持在4%的水平。此外,元大人壽的最高宣告利率為3.9%,國泰人壽則為3.85%。 綜合來看,台灣壽險業在利率調整上表現出穩健態度,市場對於未來的利率走向仍保持謹慎,期待更多市場動態的指引。
農曆春節快到了,台灣的壽險業界最近有點冷靜下來,各大壽險公司這次的利率戰暫時放下了槍。像是國泰、富邦、南山、新光、凱基、台灣、三商美邦、全球、元大、宏泰、遠雄跟台新這些壽險大老闆,都決定在2月份不動手,宣告利率維持原樣。唯一例外的是全球人壽和遠雄人壽,他們的美元保單利率還是保持4.05%,這是市場上最高的。 看回去年12月底,全球人壽和遠雄人壽可是大動作,把美元保單的利率直接拉高到4.05%,那可是市場上最高水平。但到了2月,大多數壽險公司都沒有再升利率,只有全球和遠雄還在保持4.05%的最高水平,元大和台新也差不多,最高利率有4%。在這11家壽險公司裡,差不多有四成的公司,美元保單的利率已經超過了4%。 全球人壽在1月把七款美元利變型保單的利率提高了10個基本點,所以宣告利率到了4.05%。遠雄人壽也跟進,把六款美元利變保單的利率提升了5個基本點,也達到了4.05%。台新人壽也調升了5個基本點,最高利率有4%。其他壽險公司如凱基、南山、國泰的美元保單最高利率分別是3.95%、3.9%和3.85%,富邦和三商美邦則是3.65%和3.55%。
年初兩家壽險公司帶頭調高美元宣告利率,讓美元宣告利率一舉升 破4%大關,包括遠雄人壽、全球人壽,都將美元利變型保單宣告利 率拉上最高4.05%,台新人壽也一口氣調升美元宣告利率最高到4% ,三商壽調升最高到3.55%。
目前來看,2月各家壽險宣告利率戰將暫時停火,主要是觀望今年 首次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已公布的壽險公司包含國泰、富邦、南山 、凱基、元大、宏泰人壽等,美元與新台幣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都不 動,1月調升過的遠雄、全球、台新、三商人壽等,2月也維持不變。
由於今年新台幣、美元等責任準備金利率已調升,傳統型保單保費 可望較便宜,讓1月買氣回溫,壽險業樂見新年開門紅。壽險業者表 示,金融市場近期開始討論Fed降息,美債殖利率回落也有利於利變 型保單的銷售,但因新台幣走勢還未明,台美利差沒有明顯縮小,避 險成本壓力仍大,讓壽險2月調整宣告利率轉呈觀望。
年初遠雄人壽、全球人壽拉高美元宣告利率,受到市場的矚目,遠 雄人壽一口氣調升6張美元利變型保單各5個基本點,美元宣告利率最 高拉到4.05%;全球人壽針對現售美元保單拉高3個基本點∼10個基 本點,約有7張美元保單宣告利率都來到4.05%,正式突破去年台灣 人壽的美元保單最高宣告利率4%高位。
綜觀目前市場上美元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最高是遠雄、全球的4 .05%,再來是台灣人壽、台新人壽的4%,其他元大人壽最高到3.9 %、國泰人壽最高到3.85%。
回顧2024年1月,全球人壽、遠雄人壽大舉調升美元保單利率,最高利率達4.05%,為目前市場最高水準;到了2月,絕大多數的壽險公司未有進一步動作,除全球人壽與遠雄人壽外,元大人壽與台新人壽美元保單最高利率也有4%水準。
以11家主要壽險公司而言,目前近四成業者,美元保單最高利率突破4%大關。
2024年1月,全球人壽調升七張美元利變型保單10個基本點,美元保單宣告利率來到4.05%。
遠雄人壽則將六張美元利變保單調升5個基本點至4.05%。台新人壽則將美元利變保單的宣告利率調升5個基本點,最高來到4%。
目前凱基人壽、南山人壽與國泰人壽,美元保單最高利率分別為3.95%、3.9%與3.85%;富邦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分別為3.65%與3.55%。
當今世界醫療技術日新月異,癌症治療方法更是不斷進步。每到年底,上班族們都會領到年終獎金,這個時候,南山人壽提醒大家,可以利用這筆錢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加一道保障。特別是對於昂貴的癌症治療,更需要未雨綢繆。
南山人壽推出了一項創新的「癌症重粒子治療」保障,為民眾提供了一個全新的選擇。他們設計了一系列新式檢測與療法補充包,將癌症重粒子治療納入保障範圍,讓民眾能夠更輕鬆地接受高品質的先進療法。
南山人壽強調,保單也需要定期檢查和更新。隨著人生階段的變化,我們的保障需求也在變化。因此,適時增加保障,確保保單能夠應對新興的治療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為了幫助民眾全面對抗癌症,南山人壽提出了三個保障方向:首先是「療程型商品」,它可以為癌症治療過程中的各個階段提供經濟支持;其次是「一次給付型商品」,它可以在罹癌後提供一筆大額的保險金,幫助保戶解決經濟問題;最後是「附加條款補充包商品」,它涵蓋了更多高額且自費的治療項目,如癌症基因檢測、特定機械手臂微創切除手術等。
隨著精準醫療的發展,癌症治療的費用也在不斷上升。為了應對這個趨勢,南山人壽推出了「南山人壽癌症特定粒子精準放射治療附加條款」,讓保戶在面對昂貴的癌症治療時,能夠得到更多的幫助。
總之,南山人壽在癌症保障方面不斷創新,為民眾提供了一個全方位的保障方案。他們的這些努力,不僅為我們的健康新增了一道保護,也為我們的家庭帶來了更多的安心。
南山人壽設計一系列新式檢測與療法補充包,並領先業界將癌症重 粒子治療納入保障範圍,讓民眾更有餘裕地接受高品質的先進療法, 給自己與家人一份安心的保障。
南山人壽提醒,保單也需要定期健檢,因應人生不同階段的改變適 時增加保障,也可依據健康保障需求與醫療趨勢,檢視現有的保單是 否足以因應新興的治療方式。隨著精準醫療時代來臨,癌症治療發展 突飛猛進,自費需求跟著上升,南山人壽建議民眾透過「療程型商品 」、「一次給付型商品」及「附加條款補充包商品」,從3面向構築 全方位的癌症保障。
一是「療程型商品」打底,建構基礎癌症保障。可針對癌症療程中 的放療、化療、傳統手術、住院等提供給付,以減輕治療過程的經濟 負擔;二是「一次給付型商品」增額,提高癌症保障額度,在罹癌後 及時擁有一筆保險金支持,並且能夠視個人需求,彈性運用在醫療費 用、照顧人力等各個項目。
三是「附加條款補充包商品」涵蓋更廣,擴充既有的癌症保障。針 對罹癌後癌症基因檢測、癌症特定機械手臂微創切除手術、重度癌症 標靶治療、實體癌第四期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癌症特定粒子精準放射 治療,這類型高額且須自費的項目,南山人壽特別設計一系列新式檢 測與療法補充包,民眾可視自身需求添購附加,更自由、彈性地擴充 既有的癌症保障。
癌症新式檢測與療法推陳出新,常見的標靶藥物治療、自體免疫細 胞治療、質子及重粒子放射治療等,大部分健保非全額給付,自費治 療費用高昂。舉例而言,如果自費使用重粒子放射治療,雖然副作用 較小,且更加精準能夠大幅節省治療時間,但療程費用可能上看新台 幣百萬元以上,民眾難免擔心一旦罹癌,將面臨財務危機。
因應醫療科技發展腳步,南山人壽特別針對癌症新式檢測與療法提 供保障,近期更率業界之先,推出首張將癌症重粒子放射治療納入保 障的「南山人壽癌症特定粒子精準放射治療附加條款」,若接受癌症 特定粒子精準放射治療,即質子治療或重粒子治療,則依投保金額給 付(最高投保金額為百萬元),幫助減輕保戶的醫療負擔。
【台灣金融新聞】
台灣南山人壽近年來在業界發展迅速,其背後的領導力量絕不可小覷。南山人壽的總經理馬君碩,一位深具遠見與實力的領導者,帶領著近6,000名員工,以「領導更勝統御」的信念,為公司帶來了顯著的成長與變革。
馬君碩的領導哲學深受南山人壽前董事長郭文德影響。郭文德以其深厚的業界經驗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被馬君碩視為一生的貴人。馬君碩曾在郭文德退休前學習四年,從中體悟到「保險是人的事業」的核心理念,並將這種待人的態度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南山人壽自2009年轉型為本土壽險公司後,2013年與國華人壽合併,這對馬君碩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他帶領團隊在制度和文化上進行多項改革,以實現兩家公司的多元融合。
馬君碩的精算背景讓他在南山人壽的精算部工作了六年,這段經歷對他來說非常寶貴。他曾經在富邦人壽工作一年,並在馬來西亞的中泰人壽擔任第一任總經理,這些經歷讓他在面對中國大陸的保險市場改革時,能夠更加果斷地前往發展,並在近九年的時間裡拓展了保險視野。
馬君碩在面對南山人壽與國華人壽合併後的業務人力流失問題時,采取了積極的措施。他推動單軌制度,實施「服務接班人計畫」,並透過「通訊處變革轉型專案」和強化團隊訓練,打造了一個正向的成長環境,使新人能夠在兩年內與整個單位一起成長。
南山人壽在馬君碩的領導下,不僅在業務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也在企業文化和團隊建設上取得了突破。這一切,都證明了「領導更勝統御」的價值,也讓南山人壽在台灣保險市場上穩固了其領先地位。
台灣保險市場再創佳績!根據最新國際報告顯示,我們台灣的保險滲透率已經躍居全球第三,平均每人持有2.6張保單,這個數字相當驕人啊!不過,雖然我們對醫療、理財投資、退休規劃這些「大頭」保單比較熟悉,但對於生活中隨時可能發生的意外事故,我們似乎還是有些忽略。這一點得小心,因為意外不僅會讓自己受傷,還可能要負起高額的「個人責任賠償」,對生活品質的影響可是非常大的。 所謂的意外事故風險防範,主要就是靠兩種保險:意外傷害險和個人責任險。意外傷害險是保護自己的,若因意外受傷,醫療費用就由保險公司來賠;個人責任險則是保護對方的,比如說你打破店家商品或是澆花時砸傷路人,這時保險公司會代為賠償對方的損失。 拿南山人壽的「金如意」專案來說,它就包含了個人責任險,如果你不小心犯了錯,最高可以賠50萬元給對方。而且,這個專案還包括了意外傷害醫療保障、天災特定事故保障,還有像食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這些特定意外也能得到保障,真的相當周到。而且保費也很親民,每天只要花一顆茶葉蛋的錢,就能獲得多重保障,真的很實惠啊! 所以,大家別再忽略了意外事故的風險,快來規劃自己的保障吧!南山人壽的「金如意」專案,是你值得考慮的好選擇。
全球人壽成立至今已經滿30年,創立時是外商公司,2009年轉為本土壽險公司,特別是2013年合併國華之後,在企業文化方面有很多改變,如何使兩家公司真正的做到多元融合,也是馬君碩的一大挑戰。
精算背景出身的馬君碩,剛從美國回台時,先是在富邦人壽待了一年,後來就到南山人壽,因為當時南山的精算在業界是滿知名的,他也在精算部待了六年。
馬君碩說,「我這輩子有一位貴人,他就是前南山人壽董事長郭文德」,當初在機緣巧合之下,馬君碩成為郭文德的特助,在郭文德2004年退休之前,他也在郭文德身邊學習了四年。
馬君碩回憶著說道,「郭先生就像是我父親一樣,他常常告訴我一句話,『保險是人的事業』,所以在郭先生身邊要學的就是四個字,待人接物。」四年時間,馬君碩第一年讀檔案、參加會議、做記錄,第二年開始做一些跟業務有關的小案子,第三年成立農漁會信合社通路,業績也慢慢做起來。
之後馬君碩到中泰人壽擔任第一任總經理,而年輕有衝勁的馬君碩,遇上中國大陸正值改革開放,為了拓展保險視野,他也毅然決然前往中國大陸發展近九年。
「這一切都要感謝郭先生,我們以前都形容郭先生都是鼓勵鼓勵再鼓勵」,如今經營業務通路的精神也是在當時學到的,由公司制定好遊戲規則,內勤提供服務給業務員,剩下的就是業務員經營自己的事業。
這些經驗也讓他在處理「合併」上,更多了些圓滑,全球人壽與國華人壽合併以來,兩家公司在制度及文化上的差異,造成業務人力流失,為重塑團隊文化,馬君碩貫徹單軌制度,推動「服務接班人計畫」,並透過「通訊處變革轉型專案」及強化團隊訓練等建立共同語言,打造「兩年內新人,整個單位與你一起培養」正向環境,凝聚共識,才能使近6,000人的團隊不斷成長。
然而,這些意外事故不僅可能造成自身受傷與醫療費用的損失,尤其是若造成他人受傷或財物損失,還可能需面臨高額的「個人責任賠償」,嚴重影響到自己與全家的生活品質。
簡單來說,意外事故的風險防範有二種:意外傷害險和個人責任險。這兩種保險商品主要的區別在於,意外傷害險是賠「自身」因意外事故造成的體傷,所需支付的醫療費用;而個人責任險是當自己或家中孩童、寵物不小心發生意外事故,造成他人受傷或財物損失,依法須承擔賠償責任時,可由保險公司代為賠償「對方」的一種保險。
以南山產物「金如意」專案所包含的個人責任險商品來舉例,保戶若發生逛街時打破店家商品、澆花時陽台花盆掉落砸傷路人等「無心之失」時,就會提供每一意外事故最高50萬元的個人責任保障,以賠付對方之財物損失或受傷之醫療費用,甚至還涵蓋住院慰問金等。
此外,「金如意」專案除了同時囊括意外傷害和個人責任險外,另也包括意外傷害醫療保障、天災特定事故保障、以及特定意外特別給付,例如食物中毒定額給付、一氧化碳中毒增額給付以及顏面傷害整形費用保險等多種保障,而且保費也不貴,每天只要一顆茶葉蛋的價格,就能以一張保單,為自己建構「個人責任險+意外傷害險」多重的風險保障。
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近期可謂熱鬧非凡,南山人壽昨(25)日公布了震撼一彈,宣佈將旗下兩棟位於台北市內湖區的寶貴產業大樓,瑞光大樓與利豐大樓,分別以22.2億元、25.7億元的高價出售,總計交易金額達47.9億元,這次的買家則是科技龍頭台達電。這一連串的動作,讓市場不難想像科技業的發展勢頭以及不動產市場的火熱程度。 讓我們來看看這兩棟大樓的「前世今生」。瑞光大樓與利豐大樓,這兩個名字對南山人壽來說,意味著多年的耕耘與期待。2016年,南山人壽從陽明海運手中接手瑞光大樓,當時的購置總價為18.89億元,如今以22.2億元的價格售出,短短八年時間,資產價值已經翻倍,漲幅達17%。而利豐大樓則是在2007年由南山人壽以約17億元購得,17年後以25.7億元的價格售出,這一長時間的投資,也讓南山人壽獲得了約51%的資產增值。 這次的交易,對南山人壽來說,不僅是簡單的資產轉移,更是對整體財務結構的一次重組。第一太平戴維斯研究部資深協理丁玟甄指出,近年來保險業態度轉變,從過去只進不出,開始尋求獲利出場,讓整體操作更加靈活。除了南山人壽外,新光保險也陸續出售一些不動產物件,這一現象顯示出壽險業對市場變化的敏銳感知,以及對財務策略的重新規劃。
南山人壽昨(25)日宣布了一個重大決策,那就是將兩棟位於台北內湖區的寶貴不動產——瑞光大樓和利豐大樓,以總金額47.9億元售出給電源巨頭台達電。這兩棟大樓分別於2016年和2007年被南山人壽購得,如今轉手,不僅實現了可觀的投資回報,也展現了公司對於市場脈動的敏銳把握。
瑞光大樓占地934坪,建物面積達5,422坪,而利豐大樓則占地1,059坪,建物面積則有6,094坪。這兩棟大樓從購入以來,一直為南山人壽帶來穩定的租金收入。此次售出,南山人壽表示,是因應買方台達電的自用擴增需求,經過公司詳細的資產運用布局和市場分析後,決定進行處分,以實現獲利。
對於購買這兩棟大樓的台達電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步驟。台達電表示,購置這兩棟不動產是為了滿足未來辦公和研發的需求。這家以研發為核心的電源龍頭,不僅在台灣有研發中心,近年來也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廠房擴建,以應對美中貿易戰後的供應鏈分散化需求。
根據台達電的計劃,台灣中壢六廠將在今年下半年完工,中國大陸重慶廠也正啟動建設,印度四座廠有望近期完工,而泰國則有兩座新廠正在規劃中。此外,東歐和美洲的廠房評估計畫也已啟動。這些投資的進行,不僅反映了台達電對未來的信心,也顯示了其在全球市場的布局進度。
南山人壽的這次處分,不僅為公司帶來可觀的資金回流,也展現了其在商用不動產市場上的前瞻性。未來,南山人壽將繼續尋找國內核心商業地區和潛力發展地區的投資機會,持續增強公司的投資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南山人壽此前的處分案例。1月12日,公司曾公告處分基隆市安樂區不動產,成交價達13億元,買家為國盟開發公司。這一系列的處分行動,不僅反映了南山人壽對於不動產市場的精準把握,也展示了其在投資市場上的穩健和前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