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華城公司新聞
台北市東區佔地面積最大、達4,986坪的購物中心京華城LivingMall求售,據悉4月有機會委託戴德梁行首開國際標。據市場估計,京華城不動產價值上看300∼350億元,屆時將挑戰全台規模最大手筆的不動產標售紀錄。
台北市政府已把通盤檢討松山區都市計畫,列為2018年度時程。市場預期,京華城若爭取到鬆綁6大用途,可進一步開發為高級住宅,那麼開發價值可望上看600億元。
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表示,若京華城確定委託戴德梁行在4月2日對外宣布,這將會是台灣有史以來金額最大的不動產公開標售案。一旦京華城有機會都更重建,未來開發為辦公大樓最好。「因近年來住宅市場從高峰下來,但辦公和商業不動產市場還繼續上來,若以台北東區辦公大樓每坪月租現在上看3,000到3,700元,那麼對於金融壽險公司來說,是最有興趣的東西。」
威京集團高層透露,京華城要怎麼做,目前背後還有主張處分或自行開發兩派意見,因為部分股東希望自己申請開發改建,日後潛在開發獲利會比較高。
威京高層指出,若最後決定朝處分方向,那麼投資人未來開發方向有兩個重點:第一是允建樓地板面積3萬6,386坪,由於去年底市府都計審議結果,並未真正還京華城公道,所以正提出行政訴願;另一則是京華城住宅使用比例市府意見是30%,此兩項重點,對於潛在投資人,都有很大的好處。
市場人士預期,由於京華成已連年虧損,若能順利處分獲利出場,對於多年來都沒享受到轉投資京華城貢獻獲利的11家大股東和小股東來說,將是一大加分的退場機制。
台北市政府已把通盤檢討松山區都市計畫,列為2018年度時程。市場預期,京華城若爭取到鬆綁6大用途,可進一步開發為高級住宅,那麼開發價值可望上看600億元。
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表示,若京華城確定委託戴德梁行在4月2日對外宣布,這將會是台灣有史以來金額最大的不動產公開標售案。一旦京華城有機會都更重建,未來開發為辦公大樓最好。「因近年來住宅市場從高峰下來,但辦公和商業不動產市場還繼續上來,若以台北東區辦公大樓每坪月租現在上看3,000到3,700元,那麼對於金融壽險公司來說,是最有興趣的東西。」
威京集團高層透露,京華城要怎麼做,目前背後還有主張處分或自行開發兩派意見,因為部分股東希望自己申請開發改建,日後潛在開發獲利會比較高。
威京高層指出,若最後決定朝處分方向,那麼投資人未來開發方向有兩個重點:第一是允建樓地板面積3萬6,386坪,由於去年底市府都計審議結果,並未真正還京華城公道,所以正提出行政訴願;另一則是京華城住宅使用比例市府意見是30%,此兩項重點,對於潛在投資人,都有很大的好處。
市場人士預期,由於京華成已連年虧損,若能順利處分獲利出場,對於多年來都沒享受到轉投資京華城貢獻獲利的11家大股東和小股東來說,將是一大加分的退場機制。
商仲業者指出,京華城土地面積近5,000坪,就其基地條件,京華城是台北市中心少見的大面積土地,又擁有產權單一、近信義計劃區等優勢,不少壽險業者及大咖投資人會有興趣,能否順利處分的關鍵,仍在於價格。
商仲業者指出,京華城屋齡不到20年,建物仍具價值,單以土地價值估算,京華城土地屬容積560%的商三用地,以日前站前商圈重慶南路容積800%的商四用地成交價約每坪900萬元、等於容積單價約近120萬元估算,京華城商三土地每坪約700萬元,土地價值300多億。
其建物總樓地板面積約6.2萬坪,地下室約占2.8萬坪,以一樓每坪150萬元、樓上每坪65萬元、地下室每坪25萬元估算,目前房價約300多億元,不過因其地下室開挖八層,未來若有重建需求,也會降低新買方重建成本。
商仲業者指出,京華城屋齡不到20年,建物仍具價值,單以土地價值估算,京華城土地屬容積560%的商三用地,以日前站前商圈重慶南路容積800%的商四用地成交價約每坪900萬元、等於容積單價約近120萬元估算,京華城商三土地每坪約700萬元,土地價值300多億。
其建物總樓地板面積約6.2萬坪,地下室約占2.8萬坪,以一樓每坪150萬元、樓上每坪65萬元、地下室每坪25萬元估算,目前房價約300多億元,不過因其地下室開挖八層,未來若有重建需求,也會降低新買方重建成本。
京華城上月底臨時股東會決議通過,將處分京華城不動產,據了解將委託戴德梁行標售,市場預估標售價格將在400億元至500億元,將是近年最大型商用不動產標售案釋出。一般認為,在台北市府通過其容積回復至560%後,京華城的賣相變佳。
威京集團透露,上月底京華城臨時股東會通過處分資產提案,並授權董事長處理。市場傳出,京華城將委託戴德梁行標售,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表示,目前尚未接獲相關訊息,但若京華城有需要,樂意接受委託。
京華城購物中心曾是亞洲最大的球體商場建築,由威京集團投入120億元投資興建,目前包括中工、中石化等威京集團關係企業持股約七成,其他股東尚包括台灣農林、兆豐金等。
不過因當年投資金額高,加上商場動線規劃不利商場招商,即使近年透過引入親子設施、調整櫃位,已能損平,但加計折舊與利息費用,每年仍虧損約3億至5億元,聯貸雖已償還部分,尚有近百億元,也對威京集團產生沉重的財務壓力。
【記者楊文琪╱台北報導】台北京華城的容積率爭議長達七年,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去(2017)年12月21日召開委員會議,決議依監察院糾正、審核意見及內政部函意旨,容積率釐正為560%,並刪除分區開發規定,外界估算,京華城獲得容積率560%,市值增加至少近百億元。
威京集團透露,上月底京華城臨時股東會通過處分資產提案,並授權董事長處理。市場傳出,京華城將委託戴德梁行標售,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表示,目前尚未接獲相關訊息,但若京華城有需要,樂意接受委託。
京華城購物中心曾是亞洲最大的球體商場建築,由威京集團投入120億元投資興建,目前包括中工、中石化等威京集團關係企業持股約七成,其他股東尚包括台灣農林、兆豐金等。
不過因當年投資金額高,加上商場動線規劃不利商場招商,即使近年透過引入親子設施、調整櫃位,已能損平,但加計折舊與利息費用,每年仍虧損約3億至5億元,聯貸雖已償還部分,尚有近百億元,也對威京集團產生沉重的財務壓力。
【記者楊文琪╱台北報導】台北京華城的容積率爭議長達七年,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去(2017)年12月21日召開委員會議,決議依監察院糾正、審核意見及內政部函意旨,容積率釐正為560%,並刪除分區開發規定,外界估算,京華城獲得容積率560%,市值增加至少近百億元。
台北市都委會昨(21)日通過京華城容積率,確定維持560%,對 此京華城並未喜上眉梢,強調這只是恢復應有容積,其實,原本都市 計畫說明書核定的容積率是678%,京華城公司對審議結果表達「遺 憾」,未來將透過訴願,持續爭取應有的權益。不過,外界評估560 %容積底定,大大提高京華城大樓的資產價值,對明年3月近百億聯 貸展延或借新還舊也是一大利多。
京華城現有560%容積率,但郝市府時期卻認定為392%;僵持多年 後,京華城股東向監察院陳情,監察院不認同台北市府的看法,主張 京華城已完成捐地、整體開發,認定京華城容積率就是560%,並陸 續對台北市府提出糾正、質問;最近台北市府依監察院意見修訂都市 計畫,並在昨(21)日召開都市計畫委員會審查。
昨日都委會委員自嘲,因監察院已提出糾正,在沒有置喙餘地下, 京華城案順利通關,拍板同意京華城容積率維持560%;但得維持6項 限制使用,包括「公眾服務空間」、「國際購物中心」、「國際觀光 旅館」、「辦公大樓」、「文化休閒設施」及「停車場」,不得作為 住宅使用;至於使用分區也是商三(特),與一般商三有所區別。
對於這樣的審議結果,京華城股東昨天表達不滿,指出京華城土地 開發案在80年都市計畫說明會,就已在第2條第2項載明總樓地板面積 是12萬0,284平方公尺(約3萬6,386坪),基地面積16,485平方公尺 ,換算容積率為678.94%,這次審議結果並沒有真正還京華城公道。 所以外界說這是市府送給京華城的聖誕禮物?其實根本不然。
京華城董事長陳玉坤對全案結果表達「遺憾」,但京華城認定容積 率為560%,仍可望為整棟不動產資產價值提供最大保障。而對於即 將在2018年3月到期的近百億聯貸案,是否因此有利於聯貸案以新條 件續約,以紓緩京華城每年利息支出壓力?陳玉坤表示,目前京華城 在銀行借款剩99億,而即使以392%容積率為基礎,不動產估價師出 具的鑑價報告已有200多億,如今恢復560%容積,對銀行來說相當足 夠確保其債權。他指出,京華城最早向銀行借款總額是120億,10多 年來陸續償還21億,目前剩下99億元。
京華城現有560%容積率,但郝市府時期卻認定為392%;僵持多年 後,京華城股東向監察院陳情,監察院不認同台北市府的看法,主張 京華城已完成捐地、整體開發,認定京華城容積率就是560%,並陸 續對台北市府提出糾正、質問;最近台北市府依監察院意見修訂都市 計畫,並在昨(21)日召開都市計畫委員會審查。
昨日都委會委員自嘲,因監察院已提出糾正,在沒有置喙餘地下, 京華城案順利通關,拍板同意京華城容積率維持560%;但得維持6項 限制使用,包括「公眾服務空間」、「國際購物中心」、「國際觀光 旅館」、「辦公大樓」、「文化休閒設施」及「停車場」,不得作為 住宅使用;至於使用分區也是商三(特),與一般商三有所區別。
對於這樣的審議結果,京華城股東昨天表達不滿,指出京華城土地 開發案在80年都市計畫說明會,就已在第2條第2項載明總樓地板面積 是12萬0,284平方公尺(約3萬6,386坪),基地面積16,485平方公尺 ,換算容積率為678.94%,這次審議結果並沒有真正還京華城公道。 所以外界說這是市府送給京華城的聖誕禮物?其實根本不然。
京華城董事長陳玉坤對全案結果表達「遺憾」,但京華城認定容積 率為560%,仍可望為整棟不動產資產價值提供最大保障。而對於即 將在2018年3月到期的近百億聯貸案,是否因此有利於聯貸案以新條 件續約,以紓緩京華城每年利息支出壓力?陳玉坤表示,目前京華城 在銀行借款剩99億,而即使以392%容積率為基礎,不動產估價師出 具的鑑價報告已有200多億,如今恢復560%容積,對銀行來說相當足 夠確保其債權。他指出,京華城最早向銀行借款總額是120億,10多 年來陸續償還21億,目前剩下99億元。
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昨(21)日召開委員會議,對於京華城的容積率認定,決議依監察院糾正、審核意見及內政部函意旨,釐正為560%,並刪除分區開發規定,長達七年容積率的爭議終於塵埃落定。
外界估算,京華城獲得容積率560%,市值增加至少近百億元。
據指出,京華城早期為唐榮鐵工廠土地,從工業區變商業區,北市府要求威京集團須捐地30%,自行整合西北角私地主,開發基地容積率為392%;後來威京整合失敗,決定先建京華城,隨著經營未見起色,六年多前向市府提出都市計畫變更、放寬使用項目,盼改建住宅或觀光旅館,爭取容積率560%。
當年郝市府認為違反都市計畫公平正義,堅持容積率392%,京華城股東向監察院陳情;柯市府都發局定調「有條件給予」,只要京華城、西北角重新「整體開發」,容積率就是560%。
都委會指出,監察院於2013年11月12日提出調查報告,在2016年1月11日提出糾正,糾正案文敘及,經調查該基地係以第三種商業區容積率560%作為計算基礎,市府就該計畫案原基地容積率認定(392%)存有重大疑義,嚴重損及民眾權益,對市府提案糾正,移送行政院督飭檢討改善。
市府在2016年7月21日及8月11日函請內政部釋示,經函復請市府依監察院糾正文內容妥為審慎研處。其後監察院在今年6月8日辦理質問,8月7日提出審核意見,認定京華城似已依1991年計畫書規定,完成整體開發,並取得560%的容積率。
外界估算,京華城獲得容積率560%,市值增加至少近百億元。
據指出,京華城早期為唐榮鐵工廠土地,從工業區變商業區,北市府要求威京集團須捐地30%,自行整合西北角私地主,開發基地容積率為392%;後來威京整合失敗,決定先建京華城,隨著經營未見起色,六年多前向市府提出都市計畫變更、放寬使用項目,盼改建住宅或觀光旅館,爭取容積率560%。
當年郝市府認為違反都市計畫公平正義,堅持容積率392%,京華城股東向監察院陳情;柯市府都發局定調「有條件給予」,只要京華城、西北角重新「整體開發」,容積率就是560%。
都委會指出,監察院於2013年11月12日提出調查報告,在2016年1月11日提出糾正,糾正案文敘及,經調查該基地係以第三種商業區容積率560%作為計算基礎,市府就該計畫案原基地容積率認定(392%)存有重大疑義,嚴重損及民眾權益,對市府提案糾正,移送行政院督飭檢討改善。
市府在2016年7月21日及8月11日函請內政部釋示,經函復請市府依監察院糾正文內容妥為審慎研處。其後監察院在今年6月8日辦理質問,8月7日提出審核意見,認定京華城似已依1991年計畫書規定,完成整體開發,並取得560%的容積率。
京華城容積率爭議落幕,京華城資產價值一夕之間爆增近百億元,京華城指出,當務之急不是全棟砍掉重練,而是藉著容積率提高後,未來取得融資或與銀行協商近百億元的貸款還款事宜時,將更有籌碼。
京華城副總經理阮信囊表示,京華城申請建照動土前,建造容積率載明678.91%,同意捐地30%及公益回饋2.2億給北市府,捐地後容積率560%,目前京華城使用的容積率已經達上限,法定容積率回復後,未來買賣交易或與銀行協商融資將更有空間與彈性。
阮信囊說,京華城容積率是回復到應有的560%,依照目前規劃,將朝內部改裝、調整業種、增加品牌等做法調整體質,沒有重建規劃。
依照商三土地使用規範,京華城土地僅能用在公共服務設施、國際購物中心、停車場、國際觀光旅館、辦公大樓與文化休閒場所等六個項目。由於京華城這幾年營運辛苦,今年全年營收近50億元,與去年差不多,未來大股東威京集團若想要重建也不無可能。
京華城副總經理阮信囊表示,京華城申請建照動土前,建造容積率載明678.91%,同意捐地30%及公益回饋2.2億給北市府,捐地後容積率560%,目前京華城使用的容積率已經達上限,法定容積率回復後,未來買賣交易或與銀行協商融資將更有空間與彈性。
阮信囊說,京華城容積率是回復到應有的560%,依照目前規劃,將朝內部改裝、調整業種、增加品牌等做法調整體質,沒有重建規劃。
依照商三土地使用規範,京華城土地僅能用在公共服務設施、國際購物中心、停車場、國際觀光旅館、辦公大樓與文化休閒場所等六個項目。由於京華城這幾年營運辛苦,今年全年營收近50億元,與去年差不多,未來大股東威京集團若想要重建也不無可能。
京華城爭取回復容積率560%爭議多年,終於在監察院、內政部背 書下,11月底獲北市都發局點頭。京華城副總經理阮信囊強調,估計 容積率增加市值至少增近百億,月底經都委會審議後,可望紓緩京華 城每年虧損與利息支出等財務壓力,目前還有近百億借貸案即將於明 年3月到期,是否展延或借新還舊再聯貸還未定。
而對外傳擴展的容積率準備蓋飯店、做商辦,阮信囊表示,目前不 會繼續開發,仍專注零售本業,但不排除與其他同業合作,以利吸客 品牌櫃位引進,進而提高人潮與營業銷售,才能挹注每月資本支出。 至於合作對象,皆是聯貸銀行團各自委託經營者,包括微風集團等至 少8家均陸續評估過。
而據悉,微風在上月即得知威京集團有意藉京華城容積率回復560 %後市值墊高,與聯貸行重談條件,微風集團董事長廖鎮漢基於營運 策略考量,已暫緩合作的可能性。
京華城土地容積率爭議7年終將落幕,阮信囊說,終於還給京華城 清白,事實上86年起即已確定京華城這塊地的「身分證」,容積率確 定為560%無誤,他說,京華城當年借貸120億元,10多年來已還了2 0多億元,還有貸款90多億元,尚未償還。據悉由於近年零售業不景 氣虧損連連,除了營業團隊人事支出可負擔,每年高達2.5億元利息 根本付不出來。雖然以凱基銀為主的十幾家銀行團聯貸案,是以京華 城作為抵押擔保品,市值絕對足夠,但若能順利拿到560%容積,代 表資產價值更高、銀行風險就愈少,也就愈放心融資。威京強調,若 是展延年限太短,借新還舊聯貸案年限就會較長,對京華城與合作對 象談判條件相對有利。
京華城占地近5,000坪,1987年由威京集團購得原為唐榮鐵工廠用 地,1991年以捐地30%方式,變更為第三種商業區,創下工業區變更 為商業區首例,但限定只能作百貨、觀光旅館、商辦等6種用途,不 能蓋住宅。阮信囊指出,京華城盼能改建,7年前提出都市計畫變更 ,因已捐地3成,認定容積率應為一般商業區的560%,自2001年開幕 後虧損至今,3年前曾傳出威京集團擬將京華城打掉重蓋豪宅,唯京 華城董事長陳玉坤澄清「不可能」。
而對外傳擴展的容積率準備蓋飯店、做商辦,阮信囊表示,目前不 會繼續開發,仍專注零售本業,但不排除與其他同業合作,以利吸客 品牌櫃位引進,進而提高人潮與營業銷售,才能挹注每月資本支出。 至於合作對象,皆是聯貸銀行團各自委託經營者,包括微風集團等至 少8家均陸續評估過。
而據悉,微風在上月即得知威京集團有意藉京華城容積率回復560 %後市值墊高,與聯貸行重談條件,微風集團董事長廖鎮漢基於營運 策略考量,已暫緩合作的可能性。
京華城土地容積率爭議7年終將落幕,阮信囊說,終於還給京華城 清白,事實上86年起即已確定京華城這塊地的「身分證」,容積率確 定為560%無誤,他說,京華城當年借貸120億元,10多年來已還了2 0多億元,還有貸款90多億元,尚未償還。據悉由於近年零售業不景 氣虧損連連,除了營業團隊人事支出可負擔,每年高達2.5億元利息 根本付不出來。雖然以凱基銀為主的十幾家銀行團聯貸案,是以京華 城作為抵押擔保品,市值絕對足夠,但若能順利拿到560%容積,代 表資產價值更高、銀行風險就愈少,也就愈放心融資。威京強調,若 是展延年限太短,借新還舊聯貸案年限就會較長,對京華城與合作對 象談判條件相對有利。
京華城占地近5,000坪,1987年由威京集團購得原為唐榮鐵工廠用 地,1991年以捐地30%方式,變更為第三種商業區,創下工業區變更 為商業區首例,但限定只能作百貨、觀光旅館、商辦等6種用途,不 能蓋住宅。阮信囊指出,京華城盼能改建,7年前提出都市計畫變更 ,因已捐地3成,認定容積率應為一般商業區的560%,自2001年開幕 後虧損至今,3年前曾傳出威京集團擬將京華城打掉重蓋豪宅,唯京 華城董事長陳玉坤澄清「不可能」。
賴內閣一上任就發出軍公教加薪3%大紅包,亦激勵內需消費!繼 台北101、麗晶精品上周周年慶開跑業績提前奏捷,微風廣場、京華 城昨(14)日周年慶首日也開出紅盤,其中,微風廣場開門後5分鐘 60份滿額禮即被領完,京華城消費滿百萬送最新iPhone8,不到半小 時8支全送光。微風本館首日業績在14張千萬大單挹注下達11億元。
微風集團執行常董岡一郎強調,預估在加薪題材激勵下,今年周年 慶買氣值得期待。
今年周年慶自上周起由精品百貨率先開打,台北101在頂級珠寶腕 表大賞氣勢帶動下,預購即噴出三張千萬大單。101發言人劉家豪強 調,買氣先發使得截至目前為止業績已超過10億元,較去年同期業績 超前20-30%。
麗晶精品上周封館之夜即噴出全檔超過三分之一業績,業者強調, 上半年景氣過於低迷,悶太久,下半年7-8月回溫不少,加上加薪議 題讓消費者「心情」好一點,買氣相對有轉好跡象。
微風廣場周年慶昨天開跑,人潮超乎預期,60份7,500元禮券滿額 禮5分鐘就發完,首日人潮比去年多出1∼2成。此外,微風超市LE C REUSET限量20組鍋具亦在40分鐘內銷售一空,在預購頂級珠寶腕表高 達14位千萬大單挹注下,首日業績維持去年同期11億元。岡一郎一早 就帶領團隊全場盯場,後續還有微風南京、信義與松高等,估加上北 車等五館全檔業績上看36億元。
一直與微風同時開打周年慶長達16年的京華城,首日業績達7,000 萬元,送出現金600萬元,表現較佳的業種有化妝品、嬰童用品與家 電等,估各約有一成成長。京華城副總阮信囊強調,今年加碼行銷, 期在周年慶業績能衝出7億元。
貴婦百貨BELLAVITA準備今日接棒開跑周年慶,今年BELLAVITA邁入 8周年,特別企劃將整棟建築打造成一座國際影城,從佈滿星形獎章 的Walk of FAME星光大道、到國際精品招牌滿佈中庭廣場。今年周年 慶抽獎門檻降低至8,000元,且首度推預購,在預購已出現千萬大單 挹注下,估計周年慶第一周消費力將衝出5-8%成長。
微風集團執行常董岡一郎強調,預估在加薪題材激勵下,今年周年 慶買氣值得期待。
今年周年慶自上周起由精品百貨率先開打,台北101在頂級珠寶腕 表大賞氣勢帶動下,預購即噴出三張千萬大單。101發言人劉家豪強 調,買氣先發使得截至目前為止業績已超過10億元,較去年同期業績 超前20-30%。
麗晶精品上周封館之夜即噴出全檔超過三分之一業績,業者強調, 上半年景氣過於低迷,悶太久,下半年7-8月回溫不少,加上加薪議 題讓消費者「心情」好一點,買氣相對有轉好跡象。
微風廣場周年慶昨天開跑,人潮超乎預期,60份7,500元禮券滿額 禮5分鐘就發完,首日人潮比去年多出1∼2成。此外,微風超市LE C REUSET限量20組鍋具亦在40分鐘內銷售一空,在預購頂級珠寶腕表高 達14位千萬大單挹注下,首日業績維持去年同期11億元。岡一郎一早 就帶領團隊全場盯場,後續還有微風南京、信義與松高等,估加上北 車等五館全檔業績上看36億元。
一直與微風同時開打周年慶長達16年的京華城,首日業績達7,000 萬元,送出現金600萬元,表現較佳的業種有化妝品、嬰童用品與家 電等,估各約有一成成長。京華城副總阮信囊強調,今年加碼行銷, 期在周年慶業績能衝出7億元。
貴婦百貨BELLAVITA準備今日接棒開跑周年慶,今年BELLAVITA邁入 8周年,特別企劃將整棟建築打造成一座國際影城,從佈滿星形獎章 的Walk of FAME星光大道、到國際精品招牌滿佈中庭廣場。今年周年 慶抽獎門檻降低至8,000元,且首度推預購,在預購已出現千萬大單 挹注下,估計周年慶第一周消費力將衝出5-8%成長。
京華城昨(21)日傍晚發布重訊,基於整體營運規劃、節省營運成本考量及因應公司未來發展策略,依公司法第156條規定,擬提請股東會同意撤銷股票公開發行。
外界認為,此舉將讓經營者更方便處理京華城相關資產。
京華城重訊指出,擬提請於2017年9月21日召開第二次股東臨時會決議通過後,授權董事長申請停止股票公開發行。
京華城資本額191.7億元,今年上半年營收2.25億元,年減7.6%,稅後純損2.88億元,每股虧損0.18元。據京華城資產負債表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帳上待彌補虧損已達79億元。
京華城近年營運不佳,今年來不斷傳出要「打掉重練」,改蓋豪宅,接著又傳出微風有意接手。
微風集團執行常董岡一郎日前透露,目前有八家業者都對京華城有興趣,微風是其中之一。
不過,微風究竟是有意入主或承租,市場眾說紛紜,如今京華城撤銷股票公開發行,外界視為是京華城處分案的前兆。
台北市目前三大商圈態勢底定,分別是信義計畫區、忠孝東路沿線、台北車站,京華城市民大道北側,與主要商圈受到台北機廠阻隔,成為發展上最大的瓶頸。
在京華城的鄰近區域,尚有遠雄大巨蛋、信義計畫區A13遠東百貨、南山廣場等開發案進行中,未來競爭勢必更加激烈。
外界認為,此舉將讓經營者更方便處理京華城相關資產。
京華城重訊指出,擬提請於2017年9月21日召開第二次股東臨時會決議通過後,授權董事長申請停止股票公開發行。
京華城資本額191.7億元,今年上半年營收2.25億元,年減7.6%,稅後純損2.88億元,每股虧損0.18元。據京華城資產負債表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帳上待彌補虧損已達79億元。
京華城近年營運不佳,今年來不斷傳出要「打掉重練」,改蓋豪宅,接著又傳出微風有意接手。
微風集團執行常董岡一郎日前透露,目前有八家業者都對京華城有興趣,微風是其中之一。
不過,微風究竟是有意入主或承租,市場眾說紛紜,如今京華城撤銷股票公開發行,外界視為是京華城處分案的前兆。
台北市目前三大商圈態勢底定,分別是信義計畫區、忠孝東路沿線、台北車站,京華城市民大道北側,與主要商圈受到台北機廠阻隔,成為發展上最大的瓶頸。
在京華城的鄰近區域,尚有遠雄大巨蛋、信義計畫區A13遠東百貨、南山廣場等開發案進行中,未來競爭勢必更加激烈。
京華城昨(21)日董事會決議撤銷股票公開發行,京華城在公告指出,主要基於整體營運規劃與節省營運成本等考量,及因應公司未來發展策略,此項決議將於9月21日第二次股東臨事會決議通過後,向金管會證期局申請停止股票公發。
京華城近期傳出至少含微風集團在內有8家企業,擬在聯貸銀行團接觸下評估接手京華城地上營運權,微風集團常董岡一郎在日前亦首度表態是評估企業之一,唯微風集團董座廖鎮漢仍三緘其口。
京華城整體營運業績迄未虧轉盈,前年虧損數字達5.1億元、去年虧損更增至5.4億元,今年上半年淨損2.88億元。京華城指出,撤銷股票公開發行是為了考量整體營運規劃與節省營運成本,且攸關未來發展策略。
京華城近期傳出至少含微風集團在內有8家企業,擬在聯貸銀行團接觸下評估接手京華城地上營運權,微風集團常董岡一郎在日前亦首度表態是評估企業之一,唯微風集團董座廖鎮漢仍三緘其口。
京華城整體營運業績迄未虧轉盈,前年虧損數字達5.1億元、去年虧損更增至5.4億元,今年上半年淨損2.88億元。京華城指出,撤銷股票公開發行是為了考量整體營運規劃與節省營運成本,且攸關未來發展策略。
815全台大停電,台北市信義區百貨成為重災區。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8全館、台北101部分樓層電梯、統一時代百貨、以及統一時代與誠品信義店連通道全跳電。
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表示,A8館全館昨(15)日跳電後,馬上啟動緊急照明和疏散SOP,服務人員都在上下手扶梯引導客人,當時仍有客人不願離開,疏散狀況維持只進不出狀態,也無法結帳。
台北101表示,跳電確實造成辦公大樓部分樓層的使用電梯減少,但因當初大樓就有設計兩個不同供電站,第一時間跳電,就會跳到發電機發電,所以觀景台和商場都沒有受到停電影響。
統一時代百貨表示,昨日下午五時多左右,整棟停電,當下進行疏散客人;不過因有緊急照明電力,大部分客人仍可逛街,但空調與其他設備皆停用;由於統一時代全館跳電,傳出鄰近的誠品信義店同樣也跳電,誠品澄清,只有和統一時代相通的連通道停電,信義店本館正常營業,並沒有廠商受到影響。
此外,京華城昨日傍晚也是全館停電。京華城表示,疏散客人到一樓的戶外廣場,由於緊急備用電力都還在,電梯正常運作。
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表示,A8館全館昨(15)日跳電後,馬上啟動緊急照明和疏散SOP,服務人員都在上下手扶梯引導客人,當時仍有客人不願離開,疏散狀況維持只進不出狀態,也無法結帳。
台北101表示,跳電確實造成辦公大樓部分樓層的使用電梯減少,但因當初大樓就有設計兩個不同供電站,第一時間跳電,就會跳到發電機發電,所以觀景台和商場都沒有受到停電影響。
統一時代百貨表示,昨日下午五時多左右,整棟停電,當下進行疏散客人;不過因有緊急照明電力,大部分客人仍可逛街,但空調與其他設備皆停用;由於統一時代全館跳電,傳出鄰近的誠品信義店同樣也跳電,誠品澄清,只有和統一時代相通的連通道停電,信義店本館正常營業,並沒有廠商受到影響。
此外,京華城昨日傍晚也是全館停電。京華城表示,疏散客人到一樓的戶外廣場,由於緊急備用電力都還在,電梯正常運作。
微風集團甫完成微風南山招商,市場再傳微風將接手京華城委託經營,雙方合約預期在下月確定。由於合作模式、內容不同於當年富邦momo收租金委託經營現有的微風松高與微風南京,複雜性又高於微風南京,目前就等微風董座廖鎮漢點頭。
據悉,威京集團力邀微風已是第2次,微風今年重新再評估提案,甚至初步擬定將賣場更名為「微風松山」,估計順利的話,10月可望接管。
而對此傳聞,京華城副總阮信囊指出,除非是最高層有此策略合作,在營運部分,目前還未接獲此訊息,微風官方則回應「沒有此事」。但據了解,雙方高層近期確實正為合約內容進行磋商,且百貨業內也已傳遍雙方即將合作的訊息。
京華城為威京集團斥資240億元打造,為台北市工業區變更為商業首例,占地5,000坪,自2001年開幕後虧損至今。3年前傳出威京集團擬將京華城重建蓋豪宅,京華城現任董事長陳玉坤曾澄清,地目是商三,怎可能蓋豪宅,且花了240億元蓋的地標建築,豈可能輕易打掉重建,加上最近京華城股東們一再要求市府回復當年申請案通過的容積率560%議題,此次傳出微風將接手,更成為百貨零售業界關注焦點。
微風自4年前與富邦momo百貨簽下委託經營合作,開展委託經營擴展市場版圖之路,兩年內開出微風松高、微風南京,以微風最擅長的快時尚大店及餐飲食尚豐富各店定位。據悉,微風南京在改裝與處理動線規劃,困難度與目前京華城相當,且京華城早在7、8年前就曾邀請微風合作,只是當年微風選擇了前進信義計畫區。但此次一旦決定接手京華城,接管時間點會落在10月左右。
過去微風常務董事岡一郎曾表示,微風在百貨市占版圖必須穩占7%,若以今年全台3,300億元百貨營業額來計算約在220億元,但隨著總體市場在outlet加入擴大後,業績會跟著提高,這也是微風近年來積極參與公部門與醫療院所賣場標案的關鍵,目前包括台大、三總與機捷A1等都是委託經營,且快速獲利的金雞母。
據悉,京華城合作案與過往富邦momo的合作模式不一樣,細節估計下月可望確定,而據悉,也因為評估京華城案,原評估中的台中與台南案都先行暫停。
據悉,威京集團力邀微風已是第2次,微風今年重新再評估提案,甚至初步擬定將賣場更名為「微風松山」,估計順利的話,10月可望接管。
而對此傳聞,京華城副總阮信囊指出,除非是最高層有此策略合作,在營運部分,目前還未接獲此訊息,微風官方則回應「沒有此事」。但據了解,雙方高層近期確實正為合約內容進行磋商,且百貨業內也已傳遍雙方即將合作的訊息。
京華城為威京集團斥資240億元打造,為台北市工業區變更為商業首例,占地5,000坪,自2001年開幕後虧損至今。3年前傳出威京集團擬將京華城重建蓋豪宅,京華城現任董事長陳玉坤曾澄清,地目是商三,怎可能蓋豪宅,且花了240億元蓋的地標建築,豈可能輕易打掉重建,加上最近京華城股東們一再要求市府回復當年申請案通過的容積率560%議題,此次傳出微風將接手,更成為百貨零售業界關注焦點。
微風自4年前與富邦momo百貨簽下委託經營合作,開展委託經營擴展市場版圖之路,兩年內開出微風松高、微風南京,以微風最擅長的快時尚大店及餐飲食尚豐富各店定位。據悉,微風南京在改裝與處理動線規劃,困難度與目前京華城相當,且京華城早在7、8年前就曾邀請微風合作,只是當年微風選擇了前進信義計畫區。但此次一旦決定接手京華城,接管時間點會落在10月左右。
過去微風常務董事岡一郎曾表示,微風在百貨市占版圖必須穩占7%,若以今年全台3,300億元百貨營業額來計算約在220億元,但隨著總體市場在outlet加入擴大後,業績會跟著提高,這也是微風近年來積極參與公部門與醫療院所賣場標案的關鍵,目前包括台大、三總與機捷A1等都是委託經營,且快速獲利的金雞母。
據悉,京華城合作案與過往富邦momo的合作模式不一樣,細節估計下月可望確定,而據悉,也因為評估京華城案,原評估中的台中與台南案都先行暫停。
微風傳出要接管京華城營運,可望讓微風委託經營版圖再下一城!據悉微風董事長廖鎮漢過去曾私下透露,京華城在7、8年前確曾力邀微風合作,當時他就評估過整體案子,像是京華城球體就規劃為台灣版的BICCAMERA,打造為數位科技球,此次一旦兩方確定合作,他規劃的藍圖就可以實現。
廖鎮漢曾表示,京華城是很有地標性的建築物,當初規劃球體與L型建築,特別是球體建築最引人注目,他應京華城之邀前往勘察,發現球體是最大發揮空間,直接就想到日本最夯的連鎖家電科技通路BICCAMERA,他還開玩笑說,如果請不到日本來台,也會做台版的BICCAMERA。
據了解,京華城去年再度力邀微風合作,但當時微風手上還有微風南山要忙,加上中、南部還有數個案子正在進行,因而再度擱置。今年京華城高層再重提,微風才決定深入進行評估。
廖鎮漢曾指出「愈是不景氣,愈是擴展版圖機會」,近3年來,綜合百貨零售業年營業額雖從2,800億躍升至逾3,000億元,今年更上看3,300億元,但其中平均每年增加2∼3家新商場,包括去年搶進台灣第1年就衝出66億元業績的三井outlet,與今年業績上看70億的華泰名品城等。
總體而言,扣除新開的店,既有百貨店若不改裝,業績多數呈現衰退,大幅改裝後仍可持平,百貨業景氣平平之際,微風卻霸氣開出三總微風、微風松高、微風信義與微風南京等5家店,足見廖鎮漢膽識仍過人。
廖鎮漢曾表示,京華城是很有地標性的建築物,當初規劃球體與L型建築,特別是球體建築最引人注目,他應京華城之邀前往勘察,發現球體是最大發揮空間,直接就想到日本最夯的連鎖家電科技通路BICCAMERA,他還開玩笑說,如果請不到日本來台,也會做台版的BICCAMERA。
據了解,京華城去年再度力邀微風合作,但當時微風手上還有微風南山要忙,加上中、南部還有數個案子正在進行,因而再度擱置。今年京華城高層再重提,微風才決定深入進行評估。
廖鎮漢曾指出「愈是不景氣,愈是擴展版圖機會」,近3年來,綜合百貨零售業年營業額雖從2,800億躍升至逾3,000億元,今年更上看3,300億元,但其中平均每年增加2∼3家新商場,包括去年搶進台灣第1年就衝出66億元業績的三井outlet,與今年業績上看70億的華泰名品城等。
總體而言,扣除新開的店,既有百貨店若不改裝,業績多數呈現衰退,大幅改裝後仍可持平,百貨業景氣平平之際,微風卻霸氣開出三總微風、微風松高、微風信義與微風南京等5家店,足見廖鎮漢膽識仍過人。
體驗經濟延燒百貨零售業!現在的百貨業,比起折扣、回饋優惠,展演與活動內容才是上街理由,也因而催化百貨業者寧可犧牲坪效,放大展演空間,全是為了背後帶動商機無限。
天母商圈外國人口多,新光三越天母店廣場一個周六的傍晚即聚集不少大小家庭與團隊,忙著搭帳棚準備露營,沒看錯!全台瘋露營,連百貨公司廣場都可以露營,場景移至周日的信義商圈,年輕人排隊進場要到微風松高的喬丹專賣店打籃球,而另一頭則有一堆年輕人準備到信義A11的劇場看漫威展。
一位老百貨人說,現在的百貨有人排隊的地方,不是餐廳就是體驗娛樂,光是這兩塊就可聚客7成以上,以過去「坪效為王」的百貨業來說,大空間、大餐廳簡直是天方夜譚,然隨著電商衝擊,體驗經濟是唯一集客到實體店之路。
據統計,近5年全台體驗空間每年至少以50%規模增加,包括空間擴大、場次倍數增,預算雖固定,但連結廠商策略聯盟或自辦活動、展演、快閃店等愈來愈多。
「難道不顧坪效?」新光三越販促經理彭緒箴指出,如果只看業績數據,根本無法走下去!而是視每個活動背後所帶來新客群、理解消費需求與未來性評估,且直接告訴消費者,百貨不是只有賣商品,用回饋率趴數來與消費者做溝通,還有很多美好生活提案,也因此,無論活動或展演從過去一個空間、一個定點,擴散到「everywhere」,融入購物動線與生活中。
101自去年耶誕節在北方水舞廣場辦出全台矚目的史特拉斯堡市集,其帶動人潮與全館消費效應難以估計,今年101更鎖定南方捷運連通廣場推出「101MARKET」,以帶狀市集結合季節與節慶推出活動。
101發言人劉家豪指出,正逢AppleStore台灣首家直營店開幕,101市集首檔推出蘋果嘉年華,從蘋果物產到冰淇淋等就是要帶動更多話題連結,接下來還有夏季啤酒節等,幾乎每個月都有活動。
他強調,聚眾、體驗、全齡與國際感活動,就是要把世界帶進台灣的前提下,活動展演規模與空間就呈數倍成長。
丹麥LEGO樂高驚奇挑戰賽暑假第一站統一時代百貨,業者指出,與其定點在某個城市做樂園,不如全球巡迴,身處移動時代,移動購物不只在虛擬進行,也能實體遊走。
京華城暑假引進仿真室內賽馬場、VR虛擬實境樂園等,體驗娛樂部分擴大規模達100%,業者指出,暑假室內遊樂園比室外更吸客。
天母商圈外國人口多,新光三越天母店廣場一個周六的傍晚即聚集不少大小家庭與團隊,忙著搭帳棚準備露營,沒看錯!全台瘋露營,連百貨公司廣場都可以露營,場景移至周日的信義商圈,年輕人排隊進場要到微風松高的喬丹專賣店打籃球,而另一頭則有一堆年輕人準備到信義A11的劇場看漫威展。
一位老百貨人說,現在的百貨有人排隊的地方,不是餐廳就是體驗娛樂,光是這兩塊就可聚客7成以上,以過去「坪效為王」的百貨業來說,大空間、大餐廳簡直是天方夜譚,然隨著電商衝擊,體驗經濟是唯一集客到實體店之路。
據統計,近5年全台體驗空間每年至少以50%規模增加,包括空間擴大、場次倍數增,預算雖固定,但連結廠商策略聯盟或自辦活動、展演、快閃店等愈來愈多。
「難道不顧坪效?」新光三越販促經理彭緒箴指出,如果只看業績數據,根本無法走下去!而是視每個活動背後所帶來新客群、理解消費需求與未來性評估,且直接告訴消費者,百貨不是只有賣商品,用回饋率趴數來與消費者做溝通,還有很多美好生活提案,也因此,無論活動或展演從過去一個空間、一個定點,擴散到「everywhere」,融入購物動線與生活中。
101自去年耶誕節在北方水舞廣場辦出全台矚目的史特拉斯堡市集,其帶動人潮與全館消費效應難以估計,今年101更鎖定南方捷運連通廣場推出「101MARKET」,以帶狀市集結合季節與節慶推出活動。
101發言人劉家豪指出,正逢AppleStore台灣首家直營店開幕,101市集首檔推出蘋果嘉年華,從蘋果物產到冰淇淋等就是要帶動更多話題連結,接下來還有夏季啤酒節等,幾乎每個月都有活動。
他強調,聚眾、體驗、全齡與國際感活動,就是要把世界帶進台灣的前提下,活動展演規模與空間就呈數倍成長。
丹麥LEGO樂高驚奇挑戰賽暑假第一站統一時代百貨,業者指出,與其定點在某個城市做樂園,不如全球巡迴,身處移動時代,移動購物不只在虛擬進行,也能實體遊走。
京華城暑假引進仿真室內賽馬場、VR虛擬實境樂園等,體驗娛樂部分擴大規模達100%,業者指出,暑假室內遊樂園比室外更吸客。
京華城土地容積率爭議愈演愈烈,京華城公司指出,早在民國86年即已確定京華城這塊地的「身分證」,容積率確定為560%無誤,遺憾的是郝市長時期京華城容積率卻遭市府錯誤、刻意解讀為392%,從而衍生一連串的陳情、糾正、抗爭。京華城公司表示,政府扭曲事實,憑空製造出京華城容積爭議,對企業、廣大股東權益及投資意願,都造成巨大的傷害。
不僅如此,日前市府官員赴監察院說明時,更拋出市府乃「有條件」支持560%的容積率,條件是必須「整體開發」,完全無視於市府先前已解除整體開發,自相矛盾與違法的作為,令京華城小股東難以接受。小股東重申,市府應依監察院糾正文和內政部函示規定,儘速回復京華城的土地權益,確認容積率為560%。
京華城指出,京華城現址原本為唐榮鐵工廠土地,民國76年取得土地後申請工變商,當時北市府要求威京集團須捐地30%,並且整合西北角私地主;不過,其中一位私地主開出30坪土地1.2億、1坪超過400萬的驚人天價,獅子大開口下土地整合難度愈拉愈高…。之後都委會要求京華城採整體開發、但可分期實施,並同意京華城先行啟動,西北角則列為第二期開發案。
直到86年,京華城完成捐地30%,順利取得建築執照,而此一政府核發、容積率達560%的合法建照,即證明京華城開發案業已完成所有權利義務,並取得完全合法的身分證明。值得一提的是,87年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時,又要求京華城捐贈回饋公共設施,京華城也順應要求,在92年捐贈2.2億元興建的偶戲博物館給北市府。
而在民國103年,由於西北角區塊遲遲未改建開發,應小地主要求,都委會決議把西北角劃出,讓小地主可自行開發,修改細部計畫同意解除整體開發。
最令京華城不解的是,市府官員6月6日在市政總質詢時聲稱,京華城L型街廓粗容積為392%,扣除捐地後L型基地為560%,併為整體開發為必要條件。之後在6月8日,監委劉德勳要求北市府說明全案,由於劉德勳在前年底經調查後認定京華城基地在完成捐地30%後,容積率應為560%,並糾正台北市府應儘快改正,但北市府迄今仍未處理,反倒在8日回覆監委時拋出市府「有條件」支持560%容積率,條件是必須整體開發的。市府官員突然口徑一致,咬死早已被都委會「解除」的整體開發,令京華城錯愕不解也難以接受。
京華城公司小股東自救會表示,市府未回應監察院糾正文,回復京華城容積率為560%,反而綑綁進整體開發條件?根本是不斷拋出新變數,以遂行其拖字訣,讓小股東們相當不滿。
京華城公司透露,經市議員再行查證台北市都市計畫書(103年5月13日),並在6日質詢所提出的事證後發現,都委會已在103年疑似為「特定開發商」解除整體開發;京華城公司表示,既然市府103年已解除整體開發條件,那麼官員為什麼又提出必須整體開發才能獲得560%容積率,豈不互相矛盾?甚至官員所稱是「有條件」同意560%容積率一說(必須整體開發)更是莫名其妙,顯現市政府對京華城容積率問題,仍然一錯再錯。
京華城早在多年前開發階段,即以透過捐地程序,合法取得560%容積率,是毫無疑義的事實,但卻在郝市府時代遭惡意解讀為392%,北市府顯然已違反信賴保護原則;京華城原本期待高舉公平正義的柯市長能主持公道,未料上任兩年多,不但沒有依監察院糾正文改正前市府的錯誤,甚至還要京華城透過打官司來回復容積率,讓京華城所有股東都深感失望。
不僅如此,日前市府官員赴監察院說明時,更拋出市府乃「有條件」支持560%的容積率,條件是必須「整體開發」,完全無視於市府先前已解除整體開發,自相矛盾與違法的作為,令京華城小股東難以接受。小股東重申,市府應依監察院糾正文和內政部函示規定,儘速回復京華城的土地權益,確認容積率為560%。
京華城指出,京華城現址原本為唐榮鐵工廠土地,民國76年取得土地後申請工變商,當時北市府要求威京集團須捐地30%,並且整合西北角私地主;不過,其中一位私地主開出30坪土地1.2億、1坪超過400萬的驚人天價,獅子大開口下土地整合難度愈拉愈高…。之後都委會要求京華城採整體開發、但可分期實施,並同意京華城先行啟動,西北角則列為第二期開發案。
直到86年,京華城完成捐地30%,順利取得建築執照,而此一政府核發、容積率達560%的合法建照,即證明京華城開發案業已完成所有權利義務,並取得完全合法的身分證明。值得一提的是,87年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時,又要求京華城捐贈回饋公共設施,京華城也順應要求,在92年捐贈2.2億元興建的偶戲博物館給北市府。
而在民國103年,由於西北角區塊遲遲未改建開發,應小地主要求,都委會決議把西北角劃出,讓小地主可自行開發,修改細部計畫同意解除整體開發。
最令京華城不解的是,市府官員6月6日在市政總質詢時聲稱,京華城L型街廓粗容積為392%,扣除捐地後L型基地為560%,併為整體開發為必要條件。之後在6月8日,監委劉德勳要求北市府說明全案,由於劉德勳在前年底經調查後認定京華城基地在完成捐地30%後,容積率應為560%,並糾正台北市府應儘快改正,但北市府迄今仍未處理,反倒在8日回覆監委時拋出市府「有條件」支持560%容積率,條件是必須整體開發的。市府官員突然口徑一致,咬死早已被都委會「解除」的整體開發,令京華城錯愕不解也難以接受。
京華城公司小股東自救會表示,市府未回應監察院糾正文,回復京華城容積率為560%,反而綑綁進整體開發條件?根本是不斷拋出新變數,以遂行其拖字訣,讓小股東們相當不滿。
京華城公司透露,經市議員再行查證台北市都市計畫書(103年5月13日),並在6日質詢所提出的事證後發現,都委會已在103年疑似為「特定開發商」解除整體開發;京華城公司表示,既然市府103年已解除整體開發條件,那麼官員為什麼又提出必須整體開發才能獲得560%容積率,豈不互相矛盾?甚至官員所稱是「有條件」同意560%容積率一說(必須整體開發)更是莫名其妙,顯現市政府對京華城容積率問題,仍然一錯再錯。
京華城早在多年前開發階段,即以透過捐地程序,合法取得560%容積率,是毫無疑義的事實,但卻在郝市府時代遭惡意解讀為392%,北市府顯然已違反信賴保護原則;京華城原本期待高舉公平正義的柯市長能主持公道,未料上任兩年多,不但沒有依監察院糾正文改正前市府的錯誤,甚至還要京華城透過打官司來回復容積率,讓京華城所有股東都深感失望。
針對京華城容積率紛爭,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所長李永然律師表示,京華城容積率560%,台北市政府早在80年2月13日公告的都市計畫說明書京華城土地使用計畫案細部計畫變更案時,就核准同意該土地變更為第三種商業區,容積率為560%,其相對的負擔是地主京華城公司應捐地30%,規劃設計為公園、廣場之用,捐贈並登記為台北市政府所有以回饋社會大眾,因此560%的容積率,在都市計畫說明書中有白紙黑字可查,這是毋庸置疑的。
李永然表示,如果市府還是否定當時的都市計畫說明書京華城560%的容積率,也不依監察院糾正文回復認定其容積率560%,那麼即涉及違反行政程序法的信賴保護原則;至於市府「恣意」擴大解釋整體開發,綁進整體開發的條件,才要認定京華城容積率為560%?否定已載明在都市計劃說明書中的容積率560%?也恐將涉及違反憲法保障人民財產權的疑義。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陳清秀表示,台北市都委會早在103年已應小地主要求,決議修改細部計畫,同意解除整體開發,把西北角劃出,讓小地主可自行開發,至於開發強度、容積率等條件並沒有改變,仍依工變商並捐地完成後的560%。其中,京華城和西北角土地都具有其可分割性,即使未參與整體開發、也維持容積率原有條件,官員不應選擇性解釋整體開發的意涵。
李永然直指,政府執行政策應依法行事、應有信賴保護原則,並且要有公信力,絕對不能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執政黨可以輪替
但政府永遠只有一個!這才是民主法治的國家,這才是台灣向全世界宣稱台灣是民主國家的驕傲和價值!」
從大巨蛋案、美河市仲裁案、捷運聯開案的權配紛爭,到京華城容積率爭議,都凸顯一個嚴重的問題,即政府任意改變契約或法令,讓人民與政府間的信賴保護原則日益蕩然;如此不僅嚴重損害企業權益,最終其強大後座力也將反噬政府。如何撥亂反正,正考驗著台北市長柯文哲的智慧與遠見。
李永然表示,如果市府還是否定當時的都市計畫說明書京華城560%的容積率,也不依監察院糾正文回復認定其容積率560%,那麼即涉及違反行政程序法的信賴保護原則;至於市府「恣意」擴大解釋整體開發,綁進整體開發的條件,才要認定京華城容積率為560%?否定已載明在都市計劃說明書中的容積率560%?也恐將涉及違反憲法保障人民財產權的疑義。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陳清秀表示,台北市都委會早在103年已應小地主要求,決議修改細部計畫,同意解除整體開發,把西北角劃出,讓小地主可自行開發,至於開發強度、容積率等條件並沒有改變,仍依工變商並捐地完成後的560%。其中,京華城和西北角土地都具有其可分割性,即使未參與整體開發、也維持容積率原有條件,官員不應選擇性解釋整體開發的意涵。
李永然直指,政府執行政策應依法行事、應有信賴保護原則,並且要有公信力,絕對不能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執政黨可以輪替
但政府永遠只有一個!這才是民主法治的國家,這才是台灣向全世界宣稱台灣是民主國家的驕傲和價值!」
從大巨蛋案、美河市仲裁案、捷運聯開案的權配紛爭,到京華城容積率爭議,都凸顯一個嚴重的問題,即政府任意改變契約或法令,讓人民與政府間的信賴保護原則日益蕩然;如此不僅嚴重損害企業權益,最終其強大後座力也將反噬政府。如何撥亂反正,正考驗著台北市長柯文哲的智慧與遠見。
京華城股東自救會不滿容積率被砍為392%,昨再度向北市府抗議,北市都發局長林洲民重申,京華城開發案並未含西北角基地,若整體基地共同開發,容積率才是560%,明將前往監察院說明,市長柯文哲則要求作成行政處分公告;京華城股東自救會不滿權益被剝奪,嗆聲「一定會提行政訴訟」。
京華城容積率爭議延燒20多年,自救會指出,北市府1991年公告京華城土地使用計畫案,同意土地變更為「商三」,容積率為560%,對應地主要捐地30%規畫公園及廣場回饋民眾,但前市長郝龍斌任內,卻刻意以捐地前的容積率392%計算,導致近130萬名股東權益受損,為此監察院也向市府提出糾正,要求回復容積率。
議員應曉薇昨在市政總質詢質疑,市府未依法給予京華城應有的容積率,副市長林欽榮強調,該案公告是「商三特」,容積率不是560%,而是以都市計畫個案載記。
林洲民解釋,京華城整塊T型基地,容積率是392%,若是以560%容積率計算,要包含西北角基地整體開發,但目前京華城開發案並不含西北角,8日會提出資料向監察院說明,表達市府立場。
柯文哲直言,這案子拖太久,因容積率牽涉金額龐大,很多公務員會害怕,擔心圖利廠商,但他認為總要有個定案,會要求都發局明天報告後,作成行政處分公告,民眾若不同意就提行政訴訟來推翻。
不過,應曉薇指出,久揚建設為了自身利益,購得西北角基地62%土地產權後,主張該區容積率是392%,想與京華城開發案切割,結果2014年都委會真的解除整體開發,讓2塊基地被分割,難道其中沒鬼嗎?柯文哲聽了也搖搖頭,認為這有問題。
京華城小股東、西北角地主昨抨擊,市府認為沒有整體開發就沒有560%容積率,但當初解除整體開發是都委會決議,他們被動接受結果,卻讓自己權益受損,實在很冤旺,若市府堅持給392%,一定會訴訟到底。
京華城容積率爭議延燒20多年,自救會指出,北市府1991年公告京華城土地使用計畫案,同意土地變更為「商三」,容積率為560%,對應地主要捐地30%規畫公園及廣場回饋民眾,但前市長郝龍斌任內,卻刻意以捐地前的容積率392%計算,導致近130萬名股東權益受損,為此監察院也向市府提出糾正,要求回復容積率。
議員應曉薇昨在市政總質詢質疑,市府未依法給予京華城應有的容積率,副市長林欽榮強調,該案公告是「商三特」,容積率不是560%,而是以都市計畫個案載記。
林洲民解釋,京華城整塊T型基地,容積率是392%,若是以560%容積率計算,要包含西北角基地整體開發,但目前京華城開發案並不含西北角,8日會提出資料向監察院說明,表達市府立場。
柯文哲直言,這案子拖太久,因容積率牽涉金額龐大,很多公務員會害怕,擔心圖利廠商,但他認為總要有個定案,會要求都發局明天報告後,作成行政處分公告,民眾若不同意就提行政訴訟來推翻。
不過,應曉薇指出,久揚建設為了自身利益,購得西北角基地62%土地產權後,主張該區容積率是392%,想與京華城開發案切割,結果2014年都委會真的解除整體開發,讓2塊基地被分割,難道其中沒鬼嗎?柯文哲聽了也搖搖頭,認為這有問題。
京華城小股東、西北角地主昨抨擊,市府認為沒有整體開發就沒有560%容積率,但當初解除整體開發是都委會決議,他們被動接受結果,卻讓自己權益受損,實在很冤旺,若市府堅持給392%,一定會訴訟到底。
代表開發金、兆豐金、中石化、中華工程、台灣農林、中華票券、台一國際、中福國際、中鼎工程、大將開發、崇友實業等12家上市櫃公司的京華城股東自救會,昨(10)日在京華城抗議,自救會表示因日前看到京華城董事長率主管向股東致歉,因此以實際行動聲援表達支持,主張「北市府不正義,還我560%」。對於公務員怠惰,不願依法行政,自救會則痛批「與米蟲何異?」
對於台北市長柯文哲4月在居住正義論壇中,在媒體前公開表示,京華城容積案將依法行政,但日前竟然把容積率問題推給前朝,要京華城必須走行政訴訟,自救會昨天也表態「不能接受」。
自救會認為,台北市府應作為卻不作為,寧可讓企業與股東勞民傷財、曠日廢時,都是政治考量。自救會質疑,柯市長為選票,不惜打擊企業、罔顧股民權益,投資京華城直接股東及間接股東高達129萬,估計在台北市約有40萬名相關股東,將會用選票表達立場,以爭取人民應有的權利。
自救會強調,京華城配合政策捐地捐錢,容積率原就是第三種商業區560%。京華城位址原屬唐榮鐵工廠所有,民國76年公開招標由威京集團取得土地後原擬興建工業大樓,因當時政策要求工業區退出台北市,79年北市政府在於法無據下先要求威京捐地30%,並在80年2月13日公告京華城土地使用細部計畫變更案時,同意變更為第三種商業區,容積率為560%。
其相對負擔為地主應捐地30%,共7,913平方公尺,規劃設計為公園、廣場之用,並登記為台北市政府所有,此公告範圍除京華城外尚包括周遭區域的地主。
京華城公司於86年捐地30%,87年陳水扁擔任市長時再要求京華城捐贈2.2億元,京華城公司也順應要求在92年捐贈2.2億元做為建築偶戲博物館之用。
自救會指出,京華城容積率「爭議」始於郝市府時代,把京華城容積率錯誤登錄為392%,期間雖京華城歷經6次送件,仍屢次遭市府都發局駁回,導致京華城公司損失嚴重,基地容積率更被無故減損,股東權益也受侵害。自救會表示,不排除將向市議會陳情,向市府討個公道。
對於台北市長柯文哲4月在居住正義論壇中,在媒體前公開表示,京華城容積案將依法行政,但日前竟然把容積率問題推給前朝,要京華城必須走行政訴訟,自救會昨天也表態「不能接受」。
自救會認為,台北市府應作為卻不作為,寧可讓企業與股東勞民傷財、曠日廢時,都是政治考量。自救會質疑,柯市長為選票,不惜打擊企業、罔顧股民權益,投資京華城直接股東及間接股東高達129萬,估計在台北市約有40萬名相關股東,將會用選票表達立場,以爭取人民應有的權利。
自救會強調,京華城配合政策捐地捐錢,容積率原就是第三種商業區560%。京華城位址原屬唐榮鐵工廠所有,民國76年公開招標由威京集團取得土地後原擬興建工業大樓,因當時政策要求工業區退出台北市,79年北市政府在於法無據下先要求威京捐地30%,並在80年2月13日公告京華城土地使用細部計畫變更案時,同意變更為第三種商業區,容積率為560%。
其相對負擔為地主應捐地30%,共7,913平方公尺,規劃設計為公園、廣場之用,並登記為台北市政府所有,此公告範圍除京華城外尚包括周遭區域的地主。
京華城公司於86年捐地30%,87年陳水扁擔任市長時再要求京華城捐贈2.2億元,京華城公司也順應要求在92年捐贈2.2億元做為建築偶戲博物館之用。
自救會指出,京華城容積率「爭議」始於郝市府時代,把京華城容積率錯誤登錄為392%,期間雖京華城歷經6次送件,仍屢次遭市府都發局駁回,導致京華城公司損失嚴重,基地容積率更被無故減損,股東權益也受侵害。自救會表示,不排除將向市議會陳情,向市府討個公道。
柯市府不甩監察院糾正文,京華城容積率從現有的560%,無端被砍到392%,身價恐怕從350億大減100億至242億元。京華城董事長陳玉坤昨(4)日率領高層主管18位,公開向股東鞠躬道歉,並將正式發函向12大法人股東及其所屬129萬股民致歉。
陳玉坤表示,公司花了7年時間爭取,市府竟然不理會監察院糾正文,3日甚至發布新聞稿要京華城「循法律途徑解決爭議」,令人相當遺憾。
陳玉坤昨主持京華城容積率說明記者會,他表示,京華城接下來會積極爭取恢復原有的560%容積率,扛起經營團隊的責任,並向市府提出行政救濟程序,捍衛股東權益。
陳玉坤指出,召開記者會的目的,第一是要求北市府解除第三種商業區限制六項使用用途,以因應消費需求增建一般觀光旅館或住宅;第二是因為京華城的容積率被北市府錯誤解讀,從560%砍到392%,導致資產價值被嚴重低估,明顯損及股東權益,因此向129萬股民鄭重道歉,並希望爭取容積率確定為560%。
京華城容積率爭議,對此,監察院已進行一次調查、去年更向市府發出一次糾正文,確認京華城容積率為560%,不過,市府還是沒有改正;4月26日北市府召開居住正義論壇,會中討論京華城容積率,京華城也再度公開主張560%容積的法理事實,不過市長柯文哲僅作出「依法行事」的指示,並沒有結論;5月3日市府竟在官網上發布新聞稿指出,「如該企業不同意市府的認定,亦得循法律途徑解決爭議。」昨日京華城召開記者會,公開向股東道歉,並向媒體攤開真相。
陳玉坤表示,柯文哲在4月26日居住正義論壇曾說,「京華城容積率,一鬆手就是100億元」,意指京華城將獲得暴利。但這絕非事實,京華城在扁市府時已捐地30%、大約2,400坪,捐地之後基地面積約4,987坪,每坪土地價值至少有600∼800萬元,市價至少200億元;如果台北市府不願恢復容積率560%,只錯誤認定為392%,那麼台北市府應還回200億元給京華城。
陳玉坤表示,京華城計劃案是1991年時公告,原本為工三,基地約2.66公頃、8,046.5坪,容積率300%;經捐地、變更為商三後,容積率為560%。因爭執是否捐地30%,因此在會議中備註變更後的容積率為392%,市府當時計算方式是70%x560%。
不過,1997年當時台北市市長陳水扁的市府團隊在會議上決議捐地30%、約2,393.68坪,並要求京華城繳交代金2.2億元建造偶戲博物館,同時限定該土地變更後僅能有6種用途,包括國際觀光旅館、國際購物中心、辦公大樓、公眾服務空間、文化休閒設施及停車場。
陳玉坤坦言,京華城已邁入營運第16年,容積率被市府認定為392%,資產價值也長期被嚴重低估,造成股東難以向銀行貸款融資,更無法因應消費需求改變興建觀光旅館搶陸客財。
陳玉坤表示,京華城早在2010年就向台北市府提出變更使用用途,擬改更動線、並興建觀光旅館之計畫,但卻遭台北市府打回票。
陳玉坤痛斥台北市府,就是不願更改過去的錯誤。期待柯市長是他口口聲聲所說的「公平正義的化身」,可以依法辦事,同意恢復京華城容積率為560%。
陳玉坤表示,公司花了7年時間爭取,市府竟然不理會監察院糾正文,3日甚至發布新聞稿要京華城「循法律途徑解決爭議」,令人相當遺憾。
陳玉坤昨主持京華城容積率說明記者會,他表示,京華城接下來會積極爭取恢復原有的560%容積率,扛起經營團隊的責任,並向市府提出行政救濟程序,捍衛股東權益。
陳玉坤指出,召開記者會的目的,第一是要求北市府解除第三種商業區限制六項使用用途,以因應消費需求增建一般觀光旅館或住宅;第二是因為京華城的容積率被北市府錯誤解讀,從560%砍到392%,導致資產價值被嚴重低估,明顯損及股東權益,因此向129萬股民鄭重道歉,並希望爭取容積率確定為560%。
京華城容積率爭議,對此,監察院已進行一次調查、去年更向市府發出一次糾正文,確認京華城容積率為560%,不過,市府還是沒有改正;4月26日北市府召開居住正義論壇,會中討論京華城容積率,京華城也再度公開主張560%容積的法理事實,不過市長柯文哲僅作出「依法行事」的指示,並沒有結論;5月3日市府竟在官網上發布新聞稿指出,「如該企業不同意市府的認定,亦得循法律途徑解決爭議。」昨日京華城召開記者會,公開向股東道歉,並向媒體攤開真相。
陳玉坤表示,柯文哲在4月26日居住正義論壇曾說,「京華城容積率,一鬆手就是100億元」,意指京華城將獲得暴利。但這絕非事實,京華城在扁市府時已捐地30%、大約2,400坪,捐地之後基地面積約4,987坪,每坪土地價值至少有600∼800萬元,市價至少200億元;如果台北市府不願恢復容積率560%,只錯誤認定為392%,那麼台北市府應還回200億元給京華城。
陳玉坤表示,京華城計劃案是1991年時公告,原本為工三,基地約2.66公頃、8,046.5坪,容積率300%;經捐地、變更為商三後,容積率為560%。因爭執是否捐地30%,因此在會議中備註變更後的容積率為392%,市府當時計算方式是70%x560%。
不過,1997年當時台北市市長陳水扁的市府團隊在會議上決議捐地30%、約2,393.68坪,並要求京華城繳交代金2.2億元建造偶戲博物館,同時限定該土地變更後僅能有6種用途,包括國際觀光旅館、國際購物中心、辦公大樓、公眾服務空間、文化休閒設施及停車場。
陳玉坤坦言,京華城已邁入營運第16年,容積率被市府認定為392%,資產價值也長期被嚴重低估,造成股東難以向銀行貸款融資,更無法因應消費需求改變興建觀光旅館搶陸客財。
陳玉坤表示,京華城早在2010年就向台北市府提出變更使用用途,擬改更動線、並興建觀光旅館之計畫,但卻遭台北市府打回票。
陳玉坤痛斥台北市府,就是不願更改過去的錯誤。期待柯市長是他口口聲聲所說的「公平正義的化身」,可以依法辦事,同意恢復京華城容積率為560%。
外傳京華城計畫打掉重建為豪宅大樓?對此,京華城董事長陳玉坤嚴正駁斥表示:「我們不炒地皮,也非建商!」且京華城大樓屋齡僅10幾年,根本不可能打掉重蓋,京華城只是希望市府「面對歷史事實,還予560%容積率的公道」,並解除6種用途的限制,讓京華城得以改裝、引進新業種,注入新生命。
外傳京華城爭取容積率認定為560%,其實並非只想要改裝,甚至有計畫想改建為豪宅。
對此,陳玉坤嚴正否認指出,「京華城虧損累累,不可能重建蓋豪宅,但改裝是商場提高營收必要的方式。」
陳玉坤表示,京華城只希望北市府能夠把京華城認定為商三土地、容積率恢復為560%,並解除6項用途限制。他也強調不會蓋豪宅,「我們不炒地皮,也非建商」,不可能打掉蓋豪宅。
陳玉坤也表示,京華城以鋼骨打造造價不斐,現在僅使用10幾年,「怎麼可能打掉重蓋?」他表示,京華城不是要改建、而是擬進行改裝,未來希望引進一般旅館,如此就可以結合百貨商場,打造吃喝玩樂的遊憩基地,甚至結合台北市的旅遊,為低迷已久的京華城業績帶入動能。
另外,陳玉坤也踢爆,當初在郝市府任內申請京華城內部改裝案,就已遭遇重重阻礙,市府甚至惡意將容積率錯誤解讀為392%,原因正是台北車站雙子星案,關係企業中華工程踢爆第一順位最優申請人太極雙星的重大弊案,讓當時的郝市府團隊,顏面盡失,後來就遷怒同屬於威京集團的京華城,惡意把京華城的容積率從560%認定為392%,衝擊股東權益甚鉅。
外傳京華城爭取容積率認定為560%,其實並非只想要改裝,甚至有計畫想改建為豪宅。
對此,陳玉坤嚴正否認指出,「京華城虧損累累,不可能重建蓋豪宅,但改裝是商場提高營收必要的方式。」
陳玉坤表示,京華城只希望北市府能夠把京華城認定為商三土地、容積率恢復為560%,並解除6項用途限制。他也強調不會蓋豪宅,「我們不炒地皮,也非建商」,不可能打掉蓋豪宅。
陳玉坤也表示,京華城以鋼骨打造造價不斐,現在僅使用10幾年,「怎麼可能打掉重蓋?」他表示,京華城不是要改建、而是擬進行改裝,未來希望引進一般旅館,如此就可以結合百貨商場,打造吃喝玩樂的遊憩基地,甚至結合台北市的旅遊,為低迷已久的京華城業績帶入動能。
另外,陳玉坤也踢爆,當初在郝市府任內申請京華城內部改裝案,就已遭遇重重阻礙,市府甚至惡意將容積率錯誤解讀為392%,原因正是台北車站雙子星案,關係企業中華工程踢爆第一順位最優申請人太極雙星的重大弊案,讓當時的郝市府團隊,顏面盡失,後來就遷怒同屬於威京集團的京華城,惡意把京華城的容積率從560%認定為392%,衝擊股東權益甚鉅。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