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商實業(未)公司新聞
疫情逐漸緩和,台商和富豪們因為國際局勢的變動,他們的生意也受到影響,所以開始把產業重心轉回台灣。這不僅帶來一波自住和置產的熱潮,還特別是台中七期的那些新成屋豪宅和頂級商辦,成為眾多目光的焦點。
根據經濟部的最新統計,投資台灣的方案累積金額已經達到了9,698億元。近期政府也放寬了台商回流方案的資格認定,將受疫情影響的企業也包含進去。現在還有超過60家企業正在等待審批,這個數字很快就要突破兆元大關了。
房地產行業的人們認為,未來台商和企業主們回鄉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這將為高總價住宅市場帶來新的活力。
住商不動產在今年的第一季度統計中發現,台中地區的平均待售時間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2天,在六大都市中表現非常出色。由於貨幣寬鬆政策和接近零利率的環境,熱錢被逼入市場,而穩定的頂級不動產自然成為了避險的首選。
比如即將完工的「大陸麗格」、「寶璽天睿」、「聯聚瑞和」、「新市政」這四個項目,近期非常受矚目,平均每個禮拜都有超過20組的預約組數,準客戶的比例也大幅上升。頂級商辦「聯聚中雍大廈」最近也吸引了許多台商來參觀,並且有許多成交的消息傳出。
住商不動產南屯店的協理黃權銘分析,那些有一定屋齡的傳統豪宅增值空間已經受限,而近期回流台商的注意力普遍集中在新成屋上,這些新成屋可以迅速入住,自然更受歡迎。
經濟部最新統計顯示,投資台灣方案累積金額已達9,698億元,近期政府也放寬台商回流方案的資格認定,納入受疫情影響企業,後續還有逾60家企業排隊待審,打破兆元大關指日可待。
房地產業者認為,未來台商、企業主鮭魚返鄉潮將日趨熱絡,將為高總價住宅市場注入一股活水。
住商不動產統計今年第1季成交中古房,台中平均待售時間,相較去年同期減少12天,在六都中表現亮眼;貨幣寬鬆政策及趨近零利率的環境將熱錢逼入市場,相對其他投資標的穩定許多的頂級不動產則成避險首選。
如即將落成的「大陸麗格」、「寶璽天睿」、「聯聚瑞和」、「新市政」等四案,近期話題性十足,平均一周都有逾20組以上的預約組數,且準客戶的比例大幅提升,頂級商辦「聯聚中雍大廈」最近台商預約參觀也相當踴躍,並陸續傳出成交。
住商不動產南屯店協理黃權銘分析,有一定屋齡的傳統豪宅增值幅度已受限,近期回流的台商目光普遍鎖定在可儘快入住的新成屋。
去年台灣住宅建照核發量達14.8萬戶,創下25年來新高,這波建商購地推案狂潮,讓房市熱絡程度不斷攀升。雖然今年第一季的合建照核發量約3.5萬戶,較去年同期增長6%,但建商對房市的信心依然高漲,危老政策的落日更推波助瀾。其中,台北市和桃園市的住宅申請建照戶數更是大增六成,顯見房市熱度持續升温。 從2016年的7.9萬戶到2019年的14.8萬戶,台灣住宅建照核發量在近四年內快速增長。除了桃園市每年維持約1.5萬戶的穩定增長外,其他都會區都有大幅增加。台中房市從一年僅1萬餘戶增加至近3萬戶,而台北市則因危老政策助攻,近兩年住宅建照戶數都達萬戶以上。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指出,住宅建照核發量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是建商大舉擴大購地規模,看好今年市場,建照申請量持續擴增。各地具發展條件的重劃區土地,如桃園的A7、中路和新興的小檜溪等,都成為建商搶進的焦點。此外,危老獎勵逐年縮減,不少業者、地主擔心未來法規及容積獎勵緊縮,提前送件,未來進可攻,退可守,也帶動了台北市住宅建照戶數的大增。 近年來,全台每年住宅開工戶數從2016年的6.9萬戶逐年增加至去年的11.6萬戶,今年第一季也達到2.7萬戶,年增長23%。這反應出建商對推案的信心未減。然而,土地成本及營建成本逐年提升,房價創造空間日漸縮小,長期來看,建商利潤受到壓縮,對業者的經營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這波建商大舉購地推案狂潮,2016年時全台住宅建照僅核發7.9萬戶,不過近四年來快速大增,至2019全年已有14.8萬戶,六都中除了桃園每年較穩定約維持1.5萬戶左右,其他都會區都有大幅增加,近年房市推案熱絡的中南部房市,台中從一年僅1萬餘戶,已增加至近3萬戶,即使可建地最有限的台北市過去幾年每年多五、六千戶,更受惠危老政策助攻,近二年都已達萬戶以上。
今年第一季,除了新北市年減20%調節較明顯外,台中、台南、高雄三都維持高檔,台北市、桃園市住宅申請建照戶數更較去年大增六成。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表示,住宅建照核發量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有二,近年建商大舉擴大購地規模,原先即看好今年市場,建照申請量持續擴增,尤其各地具發展條件的重劃區土地更吸引建商搶進,大台北以外的重劃區土地多成建商主要出手標旳。以桃園來說,包括近年推案量大的A7、中路,以及新加入戰局的小檜溪等新興重劃區,建商推案熱絡,均大幅推升住宅建照戶數。
危老獎勵逐年縮減,不少業者、地主擔心未來法規及容積獎勵緊縮,提前送件,未來進可攻,退可守,也帶動可建地稀有的台北市住宅建照戶數大增。
近年全台每年住宅開工戶數已從2016年的6.9萬戶,逐年增加至去年的11.6萬戶,今年第一季亦達2.7萬戶、年增23%,反應近幾年建商對推案信心未減,不過土地成本及營建成本逐年提升,房價往上創造空間日溢壓縮,長期來說,建商利潤受到擠壓,也更考驗業者經營能力。
【房地產新聞】近期央行降息,對房市有何影響?住商機構解析歷史降息與房市關係
最近,央行降息的消息引起廣大民眾關注,特別是對於房市來說,這次降息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住商機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對過去20年的房市與降息關係進行了回顧。
住商機構的研究顯示,過去20年內,國內共經歷了五波降息,累計降息25碼。這些降息對房市交易量的影響相當明顯,每次降息後,隔年的房市交易量都有所增加。其中,2003年因應SARS疫情降息1碼,隔年房市交易量從34.9萬棟增加到41.8萬棟,效果最為顯著。
然而,這次央行降息,房市可能不會有過去那麼大的反應。住商機構的專家指出,由於房價已經很高,加上稅制的差異,這次降息對房市的擴量效果可能會是歷年來最弱的一次。
郎美囡主任表示,過去因為國內外重大事件衝擊經濟而降息,多能提振房市交易量。但這次央行降息前,房貸利率已經處於低檔,房價也偏高,所以貸款利息減少對消費者來說吸引力不如房價下降那麼大。
徐佳馨經理還提到,過去20年房價翻倍成長,但平均薪資成長幅度卻遠遠不及房價。儘管利率再探低,購屋負擔依舊沉重。在低利環境和寬鬆銀根的影響下,資金會流向保值、低風險的標的,這對自用型低總價產品、土地和收益型標的等產品來說,可能會更有利。
住商機構研究指出,自2000年以來過去國內共經過五波降息,累計降息25碼,也帶動平均房貸利率從6.8%一路降至約1.8%,比對歷次五波降息與其前後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的變化,在降息後隔年交易量均成長。
五波降息包括2000∼2001年為紓解網路泡沫、911事件對經濟的衝擊合計降息10.5碼,帶動2002年交易量增加6.1萬棟;2002年為刺激消費再降2碼,隔年交易量增2.9萬棟;2003年因SARS再降息1碼,隔年交易量大增6.9萬棟;2008年間因金融海嘯共降息9.5碼,隔年交易量增0.9萬棟;2015∼2016年間因國內負產出缺口擴大共降息2碼,2017年交易量增約2.1萬棟。
大家房屋企研室主任郎美囡表示,過去因國內外重大事件衝擊經濟而降息,多能提振房市交易量,不過這次在央行這次大舉降息前,房貸利率已處於低檔,加上房價高掛,貸款利息減少不如房價下降有吸引力。此外,目前產業發展及就業條件,及稅制均與過去不同,這波降息帶動的效果可能有限。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指出,過去20年房價翻倍成長,平均薪資成長幅度卻遠不及房價,儘管利率再探低,購屋負擔仍沉重,低利環境與寬鬆銀根必然會造成資金流向保值、低風險標的,除自用型低總價外,也讓土地、收益型標的等產品更能受惠。
【台北訊】近日,知名百貨公司寶雅決定進駐東區商圈,租下原NET的店面,引起市場關注。住商不動產仁愛光復店經理黃獻寬表示,寶雅這次一、二樓同時承租,加上大面積使用,對於已經到達谷底的東區店面市場來說,現在的承租價格相當划算。黃經理還提到,寶雅能這麼快接手原NET的店面,讓他感到有些訝異,因為以莎莎美妝店為例,永福樓區塊招租超過兩年才吸引NET來承租。 從整個大東區商圈的狀況來看,黃獻寬分析,由於商圈處於谷底,同時該區還有近500坪的大面積物件釋出,這對於寶雅出手快速承租來說,是相當難得的機會。不僅如此,黃經理還指出,東區商圈的主幹道中,H&M進駐原FOREVER 21的位置,月租金接近600萬元,而NET租下永福樓原址的月租金也在320萬元左右,這些數據顯示,東區商圈的廣告效益和品牌能見度對於大型連鎖店來說,依舊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則表示,現在的東區商圈確實處於谷底,但隨著寶雅的進駐,以及diamond tower和華建開發案的陸續啟動,未來東區還是擁有發展潛力。黃總監認為,一線品牌基於廣告效益和曝光需求,還是願意進駐商圈,但由於消費者習慣的改變和電商的崛起,商圈的吸引力有所下降,相對的,店面租金也必須調整以維持商圈的經濟效益。
雖然近期疫情對房市造成一定影響,但專家分析,市場實際上已轉向由自住買方主導。只要物件價格合情合理,市場仍維持一定的買氣。近期觀察首季成屋市場,包括北北桃、高雄等區議價空間縮小,這是因為屋主們調降開價,讓開價更接近底價,希望吸引誠意買家,加速去化速度。 根據住商不動產今年首季六都議價率統計,發現台中、台南議價率分別增加2.8%、0.7%,而北北桃、高雄等四大都會區則出現議價空間縮小的情況,其中新北市、高雄市議價空間縮小幅度達3.4%,為四大都會區中最顯著。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表示,議價空間縮小的原因可能與疫情有關,部分屋主為了讓開價更接近底價,進而調降開價,這也導致議價率縮小,成交價持穩甚至高於去年。對比信義房屋今年首季房屋成交價,台北、高雄房價維持去年同期表現,每坪成交價分別達62.7萬元、17.4萬元。新北市、桃園縣、新竹縣市、台南四大都會區較去年同期出現0.3~7.5%的漲幅,其中台南市漲幅達7.5%,台中則僅微幅下跌不到1%,屬於價格盤整狀態。
黃獻寬對寶雅能這麼快接手原NET的店面感到相當訝異,若以莎莎美妝店來看,永福樓區塊招租超過兩年才吸引NET上門。從整個大東區範圍分析,由於商圈狀態因在谷底,加上同時該區同時要釋出近500坪大面積的物件相當難得,推測是這次寶雅出手快速的關鍵原因。
黃獻寬分析,正東區商圈主幹道中,H&M進駐原FOREVER 21的位置,平均月租金近600萬元,另外像是NET租下永福樓原址月租金在320萬元左右,顯示東區商圈所能提供的品牌能見度和廣告效益,依舊是這些大型連鎖店的主要考量。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表示,現在東區商圈就是位於谷底,在寶雅進駐後,接下來還有diamond tower,以及華建的開發案將陸續啟動,未來東區還是有其發展潛力。
黃舒衛分析,東區若以主要幹道來說,一線品牌基於廣告效益、有曝光需求還是願意進駐商圈,不過因消費者習慣改變、電商崛起等環境變革,讓商圈吸引力不若以往,相對的店面租金也需跟著下調才能撐起東區商圈經濟效益。
據住商不動產今年首季六都議價率統計概況,發現除了台中、台南議價率分別增加2.8%、0.7%,其餘北北桃、高雄等四大都會區均出現議價空間縮小情況,其中又以新北市、高雄市萎縮3.4%最多。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指出,議價空間縮小推測可能是因為疫情的影響,部分屋主調降開價,讓開價更貼近底價,才會出現議價率縮小,成交價持穩、甚至高於去年表現的狀況。
再對照信義房屋今年首季房屋成交價,不僅台北、高雄房價維持去年同期表現,每坪成交價分別達62.7萬元、17.4萬元,新北市、桃園縣、新竹縣市、台南四大都會區更較去年同期出現0.3~7.5%漲幅,又以台南市的7.5%漲勢最兇,台中則跌不到1%幅度、屬於價格盤整。
台中七期豪宅市場再掀熱潮,住商實業七期南屯店協理黃權銘表示,疫情後建商對房市持樂觀態度,豪宅市場逆勢增温。近期許多台商留台,豪宅預約帶看數大幅成長,核心地段如夏綠地園道、市政園道旁豪宅,價格穩健。大陸麗格、寶璽天睿、新市政等新案陸續亮相,規劃精緻,引領市場潮流。寶輝建設的「Sky Tower」預售熱絡,鎖定企業二代菁英,累計預約超過200組客戶。
住商不動產七期南屯店協理黃權銘表示,在經過SARS的經驗後,建商對於此波疫情多持審慎樂觀態度,認為現階段房價僅微幅修正,短期內難有波動。
尤其,最近許多台商滯留台灣,更使豪宅市場逆勢突圍,第1季整體預約帶看數,相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長近二倍;而核心地段如夏綠地園道、市政園道兩旁,深受頂級富豪青睞,新案價格多維持在6、7字頭,相當穩健。
其中,「大陸麗格」從建築、景觀、公設到廚衛,都由義大利國寶設計大師Antonio量身訂製,以充滿現代感金屬玻璃打造琥珀色蜂巢外觀,地標性十足,全案第2季落成,預估成交單價將從60萬元起跳。
「寶璽天睿」找來加拿大建築大師Michael Green及日本空間大師片山正通共同規劃,坪數168、185坪,每戶四面採光,以Z字設計達到各戶無鄰牆,打造出具當代美學的空中別墅,更成為台中首件住宅建築以公共藝術作品申請使照的案例。
另一案「新市政」,由普立茲克獎白派建築大師Richard Meier與設計界巨擘Yabu Pushelberg聯手打造,規劃單梯核心筒結構連接南、北塔樓,在高端客戶群中受到不少討論。
七期南側由「慶仁林境-御方圓」打頭陣,規劃86坪雙拼、或一層一戶172坪產品,總戶數28戶,全案以垂直綠化打造橢圓形現代建築,與文心森林公園、南屯公園、兒童公園3萬坪綠地呼應,戶戶享有270度無限棟距景觀陽台。
預售市場則由市政路、惠文路口「寶輝Sky Tower」率先登場,坪數規劃70、90坪,每戶總價約4,000萬至5,000萬元,是寶輝在七期首次採標配銷售的新案,備受市場關注。
寶輝建設總經理蘇良智說,此案以中坪數規劃,引進都會時尚生活方式,主要鎖定企業二代菁英,目前累計有200多組客戶預約賞屋。
台灣房市新局勢:豪宅待售量增加,住商實業解析市場動態
近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市場造成巨大影響,台灣房市也不例外。在這波疫情影響下,台灣六都豪宅的待售量兩個月內明顯上升。不過,業界人士普遍認為,由於房貸利率低,對於負擔能力較強的房贷族來說,償還壓力並不高,這波豪宅拋售潮預計不會迅速蔓延至一般住宅市場。反而,高資產族和投資客可能會因為疫情不斷持續,而持續增加出售不動產的動向。
台灣房屋智庫經理陳炳辰指出,市場上出現不少豪宅交易資訊,但實際交易多為前年或大前年的預售案件。原本市場對於國內選後的補漲情勢抱有期待,卻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干擾,企業主和投資族群面臨資產縮水,難以再進行置產,而將出售不動產作為套現的手段。
陳炳辰進一步分析,一般自住產品因降息而受惠,部分價格實惠的物件,成為目前鞏固資產保值的關鍵選擇。擁有資金且具有剛性需求的買方,可能會趁機進場,對一般住宅市場的衝擊相對較小。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也提到,央行近來降息的幅度為近年來最大,對已購買房屋的剛性屋主來說,住宅的房貸負擔壓力也隨之降低。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剛性產品市場不太可能出現大量拋售的情況。
台灣房屋智庫經理陳炳辰表示,市場上有不少豪宅交易資訊,但實際交易很多是前年,甚至大前年的預售案件,市場原先寄望國內選後補漲情勢,如今卻遇新冠肺炎疫情干擾,公司、股市資產縮水,企業主們與投資族群不僅難再置產,出售不動產更成為套現選擇。
相較之下,陳炳辰認為,一般自住產品受惠降息,反而有些價碼平實的物件,成為目前鞏固資產保值的選項,手上有資金且有剛性需求的買方可能趁勢進場,對未來一般住宅衝擊相對較小。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指出,央行降息1碼是近年來幅度最大,對於已購的剛性屋主而言,一般住宅的房貸負擔壓力也降低,因此目前的經濟環境對於剛性產品,較不容易出現拋售潮。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各行各業都受到影響,但台灣房市卻出現一個奇蹟:建案來人數減少,房價卻屹立不搖。這讓許多人好奇,疫情是否會像SARS一樣,讓房價下跌,成為購房者的機會。然而,專家分析指出,這次恐怕讓期待房價下跌的人失望了。 華固建設總經理洪嘉昇曾對媒體表示,疫情對房市確實有影響,但房價卻未見下跌。事實上,新案來人數確實減少了,但建商並未降價求售。住展雜誌最新調查顯示,今年329黃金大檔期,北台灣新成屋、預售屋推案量約1600億元,較去年減少600多億元,年減幅約27.6%。大部分建商從積極推案轉為觀望,不是不推,只是遞延。 為何建商敢有恃無恐,寧可暫緩推案,也不降價求售呢?原因在於,國內房市已走向健全化,房價下跌空間有限。2014年國內房市由多轉空,加上2016年房地合一稅上路,以往炒作房價的投資客早已人去樓空,房市回歸正常化。近年交易量緩步向上回溫,買賣移轉棟數在2019年重回30萬大關,實際靠的是剛性需求的買盤。 此外,2003年SRAS期間,當時五大銀行承做放款利率約在3.13%,2019年第四季僅剩1.61%,建商、屋主貸款利息壓力大幅降低,自然沒有必要降價求售。買方想藉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撿便宜貨,恐怕不是那麼容易。 國內建商操作手法靈活,一方面住宅市場瞄準剛性需求,鎖定低總價產品推案慢慢賣,另一方面則看準台商回流商機,轉向商用不動產市場攻城掠地。今年開春第一炮即是興富發以83.7億元,買下台中大遠百旁2593坪精華土地,創下台中商業用土地單價最高紀錄。 根據最新出爐的六都買賣移轉棟數來看,今年前2月累計移轉量為3.35萬棟,年增6%,顯示在剛需買盤強勁支撐下,房市交易量仍穩健走揚。但要注意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對房市衝擊尚未顯現,3、4月買賣移轉棟數才是重要觀察指標。 總結來說,新冠肺炎疫情對房市衝擊「只在量、不在價」。除非疫情延燒一年半載、股市出現恐慌性崩盤,房價才有鬆動機會。對剛性需求的看倌來說,「危機通常也不敢入市」,該買房就買吧!
前些日子,華固建設總經理洪嘉昇對媒體表示,「說疫情沒影響房 市的人,就是自欺欺人!」在此,先佩服洪總能冒著得罪同業、敢說 出真話的勇氣;確實,新案來人數減少是不爭的事實,差別只是少幾 成而已。
重點是,建商新案開價還是踩得很硬,疫情發生到目前為止,只聽 到航空公司、百貨、餐廳、旅行社開出裁員、無薪假第一槍,卻還未 曾聽聞有指標建商開出建案降價第一槍。
根據住展雜誌最新調查,今年329黃金大檔期,北台灣新成屋、預 售屋推案量約1600億元左右,較去年減少600多億元、年減幅約27.6 %;大部分建商從積極推案轉為觀望,不是不推、只是遞延。
目前建商推案採取「以拖待變」策略,此舉固然是觀察疫情發展、 暫避其鋒,但為何建商敢有恃無恐,寧可暫緩推案、也不降價求售, 其根本原因在於,國內房市已走向健全化,房價下跌空間有限。
為何如此說?最主要關鍵是,2014年國內房市由多轉空,加上201 6年房地合一稅上路,以往炒作房價造成房市波動的投資客早已人去 樓空,該出場的早就出場,房市回歸正常化;近年交易量緩步向上回 溫,買賣移轉棟數在2019年重回30萬大關,實際靠的是剛性需求的買 盤,此部分買家不會不見、只是晚點買,建商似乎也看準了這點。
再者,2003年SRAS期間,當時五大銀行承做放款利率約在3.13%, 2019年第四季僅剩1.61%,建商、屋主貸款利息壓力大幅降低,自然 沒必要降價求售,買方想藉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撿便宜貨,恐怕不是那 麼容易。
退一步說,國內建商操作手法靈活,一方面住宅市場瞄準剛性需求 ,鎖定低總價產品推案慢慢賣,另一方面則看準台商回流商機,加上 市場供需失衡,轉向商用不動產市場攻城掠地,今年開春第一炮即是 興富發以83.7億元,買下台中大遠百旁2593坪精華土地,換算單價高 達323萬元,創下台中商業用土地單價最高紀錄。
另外,根據最新出爐的六都買賣移轉棟數來看,今年前2月累計移 轉量為3.35萬棟、年增6%,顯示在剛需買盤強勁支撐下,房市交易 量仍穩健走揚;但要注意的是,前2月交易量反應的是去年底與今年 初的房市交易,新冠肺炎疫情對房市衝擊尚未顯現,3、4月買賣移轉 棟數才是重要觀察指標。
目前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對房市衝擊「只在量、不在價」,除非疫 情延燒一年半載、股市出現恐慌性崩盤,房價才有鬆動機會,但此景 發生機率較小,就算發生,依照大部分民眾對房市「追漲、不追跌」 的慣性,到時恐怕也下不了手,因此,對剛性需求的看倌來說,「危 機通常也不敢入市」,該買房就買吧!
住商實業近期在台灣房市表現亮眼,讓人不禁對這家企業刮目相看。隨著全球疫情的不確定性,房市變數增多,但住商實業卻在這波風雲中逆勢上揚。以下是對住商實業的最新報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家台灣公司的最新動態。
疫情對全球房市造成重創,但台灣房市卻在住商實業的帶領下,呈現出不同於其他國家的穩健態勢。根據最新的數據,今年1、2月的買賣移轉棟數不僅沒有下滑,反而有所增長。這讓人不禁想問,住商實業是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依然能保持如此亮眼的表現呢?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表示,今年前兩月買賣移轉量表現,台北市年增14.6%居次,這一成績實在令人驚艷。徐佳馨進一步解釋,這是因為去年底台商回流布局,以及自用買氣的升溫,讓部分區域的房市交易持續維持熱度。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減緩,但住商實業仍對首季房市抱有信心。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也對住商實業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謝志傑認為,台灣的疫情與鄰近的日、韓相比,尚未出現大規模感染,因此民眾並未過度恐慌。謝志傑提醒大家,疫情對全球經濟及產業供應鏈的影響不容小覷,建議屋主們在這個時刻切勿過度樂觀,而是要適度讓利,縮小買賣雙方價格認知差距,以增加成交機會。
住商實業在這波疫情中,能夠保持穩定的發展,除了得益於台商回流和自用買氣升溫外,還與其自身不斷進步的服務品質和市場策略有關。無論是對於市場的敏感度,還是對於客戶需求的掌握,住商實業都表現出相當的專業度。
總結來說,住商實業在台灣房市的表現,讓人看到了一條在逆境中求生的道路。面對未來的挑戰,住商實業能否繼續保持這樣的優勢,我們將拭目以待。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指出,今年前兩月買賣移轉量表現,台北市年增14.6%居次,其餘新北、桃園與台中也都出現年增,推測去年底受惠台商回台布局及自用買氣升溫,部分區域的房市交易持續維持熱度,但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減緩,首季的市場交易仍具挑戰。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認為,今年房市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現階段台灣的疫情與鄰近的日、韓兩國相比,尚未出現大規模的感染,民眾不致過度恐慌。謝志傑指出,疫情對全球經濟及產業供應鏈造成影響不容小覷,因此在經濟前景尚未明朗,且疫情持續時間未知下,建議屋主切勿過度樂觀,適度讓利,縮小買賣雙方價格認知差距,增加成交機會。
內政部昨(10)日公布去年第3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及房價能力統計,其中台中市貸款負擔率為38.49%,屬略低等級,房價所得比則為9.39倍。
無論是貸款負擔率或房價所得比,與上一季比較,兩項指標都上升,顯示台中市民買房壓力有愈來愈重的趨勢。
徐佳馨分析,台中市是中彰投生活圈中,工作機會、生活機能較好的地點,也是中部資金匯集所在,加上台商回流購屋需求、捷運通車等效應,帶動市場價格上揚。
PwC普華國際不動產總經理田揚名從台中豪宅聚落分析,早期台中豪宅每坪單價多在40萬到50萬間,如今台中七期單坪已突破70萬元,形成不輸新北市新板特區的豪宅聚落,知名建商包括豐邑、聯聚、寶輝、興富發、國泰建設、鄉林等紛紛在此布局,值得觀察。
而台北市、新北市以及桃園市的貸款負擔率及房價所得比,壓力都較上一季減輕,其中又以台北市降幅最大。
徐佳馨認為,近年北部市場狀況並不是很好,桃園則因為近年不少新建案,產生排擠效應,也影響整體價格。
此外內政部表示,依據中央銀行所統計的五大銀行(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新承做放款金額與利率資料顯示,去年第3季貸款利率平均為1.619%,持續的低利率水平有助於購屋需求的推升。
就各縣市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來看,六都中以桃園市年增幅達16.8%最高,高雄、台南也有超過1成的增幅;非六都中則以雲林年增24.4%最高,其次為嘉義市22%,南投15.5%第三。台北以外的都會區及中南部農業縣市在這一波房市擴量中,更甚於大台北地區、都會區;至於金門、台東及新竹縣則是去年交易量明顯減少的縣市。
原先各界普遍看好今年房市隨經濟成長,以及剛性自住需求仍殷切下,可望維持溫和成長態勢,不過武漢疫情恐為房市投入變數。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多數購屋行為仍是依賴人際互動,疫情擴大對購屋信心、看屋意願衝擊難免,恐影響未來數個月的交易量;不過目前低利環境、流資充沛,仍為房價提供相當支撐,除非經濟受到重大衝擊、降價求現者眾,否則房價難有大幅波動。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指出,2003年的SARS疫情結束,通常被視為上波房市10多年榮景的起始點,不過當時房價水位約僅目前四成左右,因當時正處多年市場低迷不振,加上扁政府先前推出土增稅減半及優惠房貸政策,在疫情結束後,房市立刻點火上攻。而這次武漢疫情雖尚未明朗,不過整體房市利率低、房價負擔高、實價登錄與房地合一稅等政策壓抑投資客,已與當年環境差異甚大,也較難出現大起大落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