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人壽(公)公司新聞
新台幣10月升破29元後,目前仍未回貶,壽險業匯兌壓力比9月更大,保險局副局長王麗惠表示,到本月29日為止,今年已核准八家壽險公司共增提外匯準備金195.5億元,2019年同期則完全無公司增提外匯準備金。
保險局表示,共有三家公司增提二次以上,今年如國泰人壽已增提四次外匯準備金,金額70億元,中國人壽10月要第二次增提,二次共達30億元,另外一家應是中小型壽險公司,第二次增提不到5億元,另外如南山人壽等增提計畫尚未經董事會討論,所以今年壽險公司額外增提的外匯準備金金額應破200億元,也是歷史新紀錄。
壽險業今年前九月稅前獲利達1,967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2.6%,王麗惠表示,若不含外匯價格準備金變動數,即前九月收回200億元,只計算匯損及避險成本後,壽險業前九月國外投資淨收益仍可高達新台幣4,763億元。
也就是說若沒有匯損、避險成本,壽險業前九月海外投資可賺到新台幣7,156億元,等於投資報酬率約4%,但若扣掉避險成本後就只剩下2.6%,還是高於投資國內公債、存款。
2019年前九月新台幣是貶值1%,所以壽險業國外投資若完全不避險,是有匯兌利益868億元,但因為壽險業買了換匯(CS)、無本金遠期外匯(NDF)等衍生性工具作避險,反而出現908億元的評價損失,及去年台美利差仍大,前九月避險工具的成本達1,533億元,所以去年前九月匯兌總成本是1,817億元。
今年台美利差縮小,避險工具成本下降,前九月比去年同期省了21%以上,但因為新台幣強升,年初到9月已升值3.3%,因此匯損大幅增加,壽險的外匯準備金也已淨減少200億元,若加上前九月已一次性額外增提的185億元,等於已消失385億元用來沖抵匯損。
南山人壽近日在金融市場上引起矚目,原因是新台幣對美元的匯率跳升至28.565元,逼近28.5元的心理關卡。面對這樣的匯率變動,南山人壽早已做好應對準備。據悉,南山人壽與新光人壽都已經規劃增提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規模可能都會達到40億元,而整個台灣五大壽險公司今年增提的外匯準備金合計將超過250億元。 南山人壽代理總經理范文偉在出席2020台北金融科技論壇時表示,目前南山人壽的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餘額還剩下10幾億元,他們已經研議增提30億至40億元,但具體金額還需要經過董事會決議及主管機關核准。范文偉還提到,南山人壽在今年6月已經增提過30億元的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並指出業界普遍使用28.3到28.4元作為目標匯率來計算增提準備金的金額。他強調,如果新台幣升破28.3元,台灣可能會面臨嚴重問題。 新光金控發言人暨資深副總徐順鋆也表達了類似觀點,並表示各家對於匯率變動準備金的計算方法可能會有些許差異,但大方向上並無太大出入。新光人壽在今年7月已經增提了40億元的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徐順鋆指出,由於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的避險成本過高,他們正在評估使用外匯準備金來沖抵匯兌損失,並未決定第二次增提的金額。 富邦人壽則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案例,該公司在2018年12月首次增提30億元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2019年底再次增提30億元,但今年則沒有增提。富邦人壽的高層表示,今年下半年因為貨幣操作得宜,外匯避險成本不到1%,並將在年底進行定期檢視,預計今年不會有增提的需求。 總結來說,南山人壽作為台灣壽險業的領頭羊,其動向受到市場高度關注。隨著匯率變動的風險加劇,南山人壽及其他壽險公司不斷增提外匯準備金,顯示了業界對於金融市場波動的敏感度與應對能力。
南山人壽代理總經理范文偉昨(28)日出席2020台北金融科技論壇,會前受訪表示,南山人壽目前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餘額剩下10幾億元,已研議增提30億至40億元,但金額還要經董事會決議及主管機關核准。
南山人壽今年6月才增提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30億元,范文偉說,壽險同業大家都差不多,都是用28.3到28.4元做目標在設算需要增提多少外匯準備金,也因為如此,他說:「新台幣要是升破28.3元,台灣大概會出事。」
新光金控發言人暨資深副總徐順鋆昨日也表示,認同范文偉對大方向的說法,以多少價位設算需要增提的外匯準備金,各家看法多少會差一點,但是誤差不會太大。
新光金控核心子公司新光人壽今年7月才增提40億元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徐順鋆表示,目前用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做避險,成本太高了,相較之下,用外匯準備金沖抵匯兌損失,成本還低一點,因而新壽也會評估增提。
至於第二次增提金額會不會超過40億元,徐順鋆說,目前還沒有決定,邊走邊看。
國內壽險業增提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富邦金控核心子公司富邦人壽在2018年12月寫下先例,富壽當時增提30億元,2019年底又增提30億元,今年則未增提,該公司高層表示,今年下半年因為一籃子貨幣操作得宜,外匯避險成本不到1%,年底會再定期檢視,研判今年應無增提需求。
總計國泰、新光、南山、中國、台灣等五大壽險,今年來已增提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185億元,加上南山、新光準備增提的金額,壽險業今年增提數字將會超過250億元。
南山人壽,作為台灣知名的保險公司,不僅在保險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更在培養新血、關注人才發展上不遺餘力。自2014年起,南山人壽與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攜手合作,開辦專業的壽險課程,吸引了越來越多學生的關注。今年,選修這門課程的學生已經達到160人,顯示出課程的受歡迎程度不斷上升。 在人才培育方面,南山人壽也展開了「儲備菁英計畫」,該計畫在2020年招募熱度不減,甚至逆勢增長,履歷收件數比2019年增加了約二成。這一成績在疫情這樣的特殊情況下顯得格外難能可贵。 南山人壽的代總經理范文偉強調,公司非常重視人才的價值,並願意長期投資資源於人才培育計畫。他提到,南山人壽積極與校園合作,通過儲備菁英計畫、實習生計畫,以及與知名校系合辦的保險實務課程等多種方式,為有志於保險專業的年輕人提供培育的沃土。 特別是與台大合作的「南山人壽台大壽險經營管理實務研討課程」,這門課程結合了南山人壽內外勤人員的豐富經驗,並由高階主管親自授課,讓學生能夠獲得最貼近實務的知識。此外,還有實地參訪、實務導師指導以及獎學金與實習計畫等活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得到全方位的培養。 南山人壽的儲備菁英計畫在培訓保險專業技能方面具有特色,強調深度與廣度的並重。許多已成為南山儲備菁英的成員都表示,南山人壽的OJT訓練和快速的職涯發展制度是他們選擇加入的關鍵因素。而公司提供的優質薪酬和實習機會,也讓學生們在實習期間能夠得到充分的指導,並在畢業後享有優先聘用機會。 總結來說,南山人壽在人才培育方面的努力,不僅提升了公司的競爭力,也為台灣保險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期美國總統大選將近,台灣壽險業的投資策略也越發保守。根據保險局於27日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截至9月底,台灣壽險業投資台股的總市值為新台幣1兆6,523億元,較7月高點時減少了1,082億元。其中,約有800億元是減碼操作,主要是為了落袋為安,實現獲利。 此外,9月底壽險業國外股票市值也降至新台幣5,826億元,較8月高點少了309億元。從7月至8月,國外股票減碼金額超過200億元,兩個月內減碼股票部位逾千億元。 為了實現獲利和降低投資風險,壽險業9月底的國內外現金部位高達新台幣1兆6,554億元,創下保險局公布以來、即十個月來的新高。由於這些現金部位若未去化,年息僅有0.2~0.5%,遠低於壽險業的資金成本,因此壽險公司進行「避險」操作的意味濃厚。 不僅如此,新台幣匯率的強勁也讓壽險業面臨「10月危城」。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升破29元後,並未如往年迅速回貶,壽險業因此承受著極大的匯兌壓力。中國人壽於27日宣布,將增提10億元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這是中壽今年第二度增提,上次是8月增提20億元。 在六大壽險公司中,除了富邦人壽外,國泰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台灣人壽、中壽今年都已陸續增提外匯準備金,五家公司共增提金額達175億元。其中,國壽已四度增提,金額共達70億元;南山人壽在6月增提30億元;台壽在8月增提15億元。 由於國際板債券贖回潮、國外債券9月價格下跌及實現債券獲利等三大因素,國外投資在9月單月減少了新台幣2,255億元,創下3月以來的單月新高。
南山人壽建議有志朝金融保險產業發展的年輕學子,可提前布局個人職場競爭力,在學期間可多參加企業與校系合辦的課程,或是利用企業推出的實習生計畫,求職選擇時可多留意各企業的儲備幹部計畫,讓求職贏在起跑點。
南山人壽代總經理范文偉表示,南山人壽重視人才價值也願意長期投注資源發展人才培育計畫,積極培育校園人才。諸如儲備菁英計畫(NanShanEliteProgram)、實習生計畫,以及與知名校系產學合作開辦保險實務課程等,希望藉由多元化的模式,讓有志於保險專業的潛力新血,自在學期間開始就享有培育的沃土;同時亦為國內的保險教育由下而上育成專業人才。
南山人壽自2014年開始與台大財務金融學系合作,開辦壽險課程,深耕七年建立出保險教育口碑及豐碩成果,選修人數一年比一年多,今年選修人數近160人。
「南山人壽台大壽險經營管理實務研討課程」結合南山人壽內外勤、產壽險的豐沛資源,除由總經理等高階主管親自授課,傳授學生最貼近實務經驗的精算、風控、保險科技等知識之外,另精心設計「企業實地分組參訪」、「實務導師指導」及「獎學金與實習計畫」等方式進行。
除了深入校園培育新人才,南山人壽亦連續兩年進行儲備菁英的招募,南山人壽表示,其儲備菁英計畫與其他金控及其旗下子公司相較,特色著是著重在培訓更深度的保險專業技能如投資、財務、業務、核保、理賠等專業後再橫向發展廣度。
已成為南山儲備菁英的成員多認為,南山在OJT(OntheJobTraining)訓練方面是由高階主管直接帶領,能夠更助於提升核心職能;加上快速的職涯發展制度及優於平均的薪酬水準,吸引他們選擇投入南山。
此外,南山人壽並且提供實習機會,學生在實習期間會有專屬學長姐指導,畢業後還有優先聘用的機會。
9月底壽險業國外股票市值亦降到新台幣5,826億元,比8月高點少了309億元,推估7、8兩月國外股票亦減碼200億元以上,等於壽險業二個月減碼股票部位逾千億元。
因為實現獲利或降低投資風險部位,壽險業9月底國內外現金部位高達新台幣1兆6,554億元,創保險局公布以來、即十個月來的新高,這些現金部位若沒有去化,年息大約只有0.2∼0.5%,遠低於壽險業資金成本,因此壽險公司「避險」操作意味濃厚,即錢先放現金部位,等待新的投資機會。
不僅資本市場波動加劇,新台幣匯率太強也讓壽險經營再度面臨「10月危城」。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升破29元後,未如往年迅速回貶,壽險業面臨極大的匯兌壓力,中國人壽27日宣布,將增提10億元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這是中壽今年第二度增提,上次是8月增提20億元。
六大壽險公司今年除了富邦人壽,其餘五大壽險公司即國泰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台灣人壽、中壽,今年都已陸續增提外匯準備金,五家公司已增提金額共達175億元。其中,國壽已四度增提,分別在4、6、7及9月都有增提外匯準備金,金額共達70億元。
新壽則是在7月一口氣增提40億元、南山人壽是6月增提30億元,台壽則是8月增提15億元,但壽險公司增提的速度,似乎趕不上新台幣升值消耗的速度,中壽9月底外匯準備金餘額還有22.85億元,但可能預為因應,決定10月再度增提10億元外匯準備金。
同時因為國際板債券贖回潮、國外債券9月價格下跌及實現債券獲利等三大因素,國外投資9月單月亦少了新台幣2,255億元,減少金額創3月以來的單月新高,其中國際板債券9月少了43億元、股票少309億元,剩下就是賣債券或債券跌價損失。
【台北訊】近來,台灣建築大老潤泰集團旗下的潤泰新(9945)表現亮眼,9月營收達19.3億元,創下歷史第三高紀錄,連續三個月成長,前三季營收更刷新歷史同期新高,達129億元,年成長率3.37%。法人預測,潤泰新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有望達7.7元以上,改寫新高紀錄。
潤泰新近年來的主要獲利來源之一是南山人壽,透過潤成控股的再轉投資,潤泰新綜合持股南山人壽約25.3%。此外,潤泰新持股11.63%的潤泰全(2915)則綜合持股南山人壽約26.6%。今年南山人壽獲利持續攀升,潤泰新直接和間接都受惠,上半年每股收益(EPS)達4.57元,前三季稅後純益約374億元,EPS為2.71元。
潤泰新9月的營收創下歷史第三高,主要受到「潤泰敦峰」完工入帳的帶動,總銷售額約160億元,預售至今已售出25%。預計該案將有40億元已售金額,下半年陸續認列入帳。未來,潤泰新將陸續推出「潤泰峰匯」、「松濤苑」等新案,預計2021年將有三大案完工入帳,2022年則有六大案,2023年更是有九案完工銷售,2024年則有七大案,2025年則有「南港之心」都更案等七大案完工銷售,可望帶動公司業績持續成長。
法人依目前工程進度推算,未來七年將有18筆新案密集貢獻,業績可望連旺六年,將呈大爆炸格局。
潤泰新近年最主要獲利的引擎,是來自於透過潤成控股再轉投資的南山人壽,潤泰新綜合持股比率約25.3%;至於潤泰新持股11.63%的潤泰全(2915),則綜合持股南山人壽約26.6%。
今年南山獲利持續攀升,潤泰新直接、間接受惠,上半年EPS達4.57元;至於前三季,南山自結稅後純益約374億元,年減3.43%,EPS為2.71元;法人預期,潤泰新的獲利可望直接受惠。
潤泰新下半年還受惠「潤泰敦峰」完工入帳,9月營收,創歷史第三高,且連三月攀升;累計前三季營收129億元、年成長3.37%,創歷史新高。法人估,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上看7.7元。
潤泰新表示,「潤泰敦峰」已正式開賣,總銷約160億元,預售迄今已售25%。法人估計,該案將有40億元已售金額,下半年陸續認列入帳。
展望未來業績能見度,潤泰新除今年有「潤泰敦峰」完工交屋外,2021年將有「潤泰峰匯」完工入帳,加上「潤泰敦峰」、及新成屋「松濤苑」等持續銷售,總計有三大案貢獻。
2022年將有「潤泰鼎峰」、「潤泰文樺」、犁和段公辦都更案、青田街案,及「松濤苑」和「潤泰敦峰」持續銷售,總計有六大案。
2023年更有「潤泰央北」、捷運三重站聯開案、臥龍街海砂屋都更案、三重五谷王段A案和B案,及「松濤苑」、「潤泰文樺」、犁和段公辦都更案、青田街案,總計九案完工銷售入帳,業績可望再飆高。
2024年則有南港玉成段辦公、北投軟橋段、南海段公辦都更,及捷運三重站聯開案、臥龍街海砂都更案、三重五谷王段A案及B案,總計有七大案完工入帳。
2025年,也將有「南港之心」公辦都更案,加入完工銷售的行列,加上北投軟橋段和南海段公辦都更案持續貢獻,全年可望衝上下波高峰。
台灣癌症患者數量持續攀升,據衛福部數據顯示,癌症已連續38年蟬聯國人死因榜首,每年健保支出高達1,108億元,這讓許多人對防癌保險產生了興趣。不過,市面上防癌險的理賠方式往往與民眾的期待有落差,諸多不賠事項讓投保前得搞清楚理賠內容,才能避免後來的糾紛。以下就來探討一下南山人壽如何為癌症患者提供更好的保障。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許多癌症已不需要住院治療,而是透過門診手術進行治療。但這些治療方式往往不包含在傳統的「住院療程型」防癌險中。例如,化療標靶藥物治療費用、補骨針、荷爾蒙治療法等新型態治療方式,可能都不在保險的理賠範圍內。近年來,晚期癌症自體免疫細胞療法成為治療癌症的新選擇,但這種療法的費用往往高達百萬元,而市面上大多數的防癌險並不承擔這部分費用。
所幸,南山人壽今年推出了具有創新意的「實體癌第四期自體免疫細胞治療」保障,最高一次理賠金額可達百萬元,這對癌症患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福音。專家建議,民眾在選擇防癌險時,應該選擇「一次給付型保障高、門診給付高」的險種,這樣的險種資金運用自由度較高,不會受到保單條款的限制。
此外,投保人還應該注意,理賠金額會根據癌症的不同期別,給予對應的理賠比例。例如,初期癌症可能只賠保額的5%,而重度癌症則可全額理賠。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癌症險只針對癌症本身的直接醫療行為進行理賠,若因併發症就醫則不理賠,檢查手術與安寧緩和也不在理賠範圍內。
有些保險業者要求除了醫師診斷外,還需附上病理檢查報告才能理賠,這對某些癌症患者來說可能會造成困難。因此,在投保前,民眾應該先向保險公司了解清楚各項細節,避免未來發生不必要的糾紛。
但是,市面上防癌險較令人詬病的是理賠方式與民眾想法有落差,諸多不賠事項「眉眉角角多」,投保前先搞清楚理賠內容,自然有助減少糾紛,增加民眾投保意願。
首先,國人罹癌速度雖然快,但及早篩檢有機會早期發現癌症或癌前病變,經治療後可降低死亡率,癌症已不是絕症,但隨著醫療技術愈來愈進步,現在許多癌症已不需要住院,反而多了許多門診手術,且早期「住院療程型」防癌險,大多不含化療標靶藥物治療費用,新險種有些注射標靶賠但口服式可能就不賠,還有很多新型態治療方式,例如補骨針、荷爾蒙治療法等可能不賠。
還有近年來流行的晚期癌症自體免疫細胞療法,費用平均都在100萬到150萬元,但目前市面防癌險都不賠,所幸南山人壽今年首創推出具「實體癌第四期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若到四期癌最高一次理賠百萬元,可以升級癌症保障。
因此專家建議民眾如今選擇防癌險應選擇「一次給付型保障高、門診給付高」的險種為主,資金運用自由度比較高,不會被保單條款限制。若要提高一次給付金額,可多搭配一張保費比較沒那麼貴的重大疾病或重大傷病險,若罹癌也有一次給付。
此外,就算選一次給付,也要留意理賠金額會據不同期別癌症,給予對應等級理賠比例,由各保險公司自行設計,目前常見的用三個等級區分,以投保100萬為例,如初期癌賠保額5%,只理賠5萬,輕度癌賠15%,理賠15萬,重度癌症才全額理賠。
此外,一般癌症險只針對癌症本身直接醫療行為才理賠,若因併發症就醫則不理賠,檢查手術與安寧緩和不賠。
有些保險業者除醫師診斷外也要求需附病理檢查報告才賠,有些腦幹長瘤或嚴重肝癌無法切片者恐怕需要提供其他臨床證據,這也會影響診斷日判斷,連帶影響理賠日數算法等,民眾投保前都應該先跟保險公司問清楚。
台灣南山人壽今年八月與屏東縣政府攜手,透過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的捐贈保費,為低收入戶及輕度身心障礙民眾提供團體微型傷害保險。近期,該公司再將中度身心障礙民眾納入保障範圍,讓超過7,000位民眾受益。今年屏東縣已有超過22,000名弱勢民眾獲得這項保障,預計捐款將超過500萬元,為弱勢民眾搭建起保障的防護傘。
南山人壽長期與屏東縣政府合作,透過團體微型保險提供意外身故及意外失能保障。若投保期間內不幸發生意外,失能或身故時,被保險人或受益人可依保單獲得最高30萬元的保險金。
南山人壽代理總經理范文偉表示,為擴大對身心障礙朋友的照顧,公司近期主動將中度身心障礙民眾也納入團體微型保險的保護範圍。自2014年以來,南山人壽與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累計捐贈保費超過3,000萬元,協助逾10萬名弱勢民眾,減輕家庭經濟與精神壓力。
南山人壽致力於普惠金融,透過微型保險推廣,幫助弱勢族群擁有更多保障。公司積極推動公平待客原則,於2019年設立「公平待客推展委員會」,強化公平待客各項事務推動。2020年第2季,南山人壽以萬分之0.028的超低申訴率,成為保險業中的佼佼者。
【台北訊】最近壽險業的動向可真是不小啊!听说今年對不動產的投資額要創下歷史新高啦!金管會保險局剛剛公布的數據,到上個月(8月底)為止,壽險業投在不動產的錢差不多有1,228億元,這是比去年成長了三倍哦!主要投資方向是商辦大樓和地上權案。 我們的專家張玉煇強調,今年壽險業投資不動產還是以商辦大樓和地上權為主。像是我們熟悉的南山人壽,就在8月底之前投了506億元在地上權。而且,你們知道嗎?國泰人壽和永聯物流開發還剛剛成立了一個專案公司,標下了台北大學舊校區的地皮呢!還有新壽,它們也以6.1億元拿下南港轉運站的BOT案優先議約權。 今年上半年最引人注目的BOT案,當然是南山人壽以312億元標下的世貿三館地上權,這是單宗土地面積最大、權利金底價最高、決標權利金最高的記錄啦!全球人壽也在6月以97.8億元標下了國泰營區。 張玉煇還說,壽險業標下地上權,對地方經濟和產業發展都是一個好幫手。今年壽險業新增的不動產部位有1,808億元,但其中有一部分是因為會計項目改採公允價值計價,這部分新增了540億元。另外,還有40億元是因為市場波動導致的不動產價值上升。 所以,扣掉這些後,壽險業今年實際投在不動產的金額大約是1,228億元,這已經超過了2012年的1,118億元紀錄了。當年因為壽險業過度購地,金管會還出了「金八條」來規範呢!
南山人壽長期與屏東縣政府合作,透過團體微型保險提供民眾意外身故及意外失能保障,以投保南山人壽團體微型保險為例,倘若在保險期間內不幸發生意外,而導致失能或身故時,被保險人或受益人便可依保單條款約定獲得最高30萬元的保險金,以因應急難事故。
南山人壽代理總經理范文偉表示,南山人壽今年8月與屏東縣政府合作,為低收入戶與輕度身心障礙民眾投保團體微型保險,為了更擴大對身心障礙朋友的照顧,近期又主動把中度身心障礙民眾也納入團體微型保險的保護傘,為其投保團體微型傷害保險,幫助弱勢民眾擁有意外保障。
據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統計,在團體微型保險費的捐助行動上,南山人壽自2014年以來結合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累計捐贈保費已逾新台幣3,000萬元,協助逾10萬名弱勢民眾,即使遭遇急難,也能在保險的保護傘下,減輕其家庭經濟與精神壓力。
南山人壽長期致力於普惠金融,透過微型保險推廣,幫助弱勢族群擁有更多保障,建立完善的社會安全防護網。
為提升對不同族群的金融服務品質,南山人壽積極推動公平待客原則並於2019年在董事會下設立「公平待客推展委員會」,由副董事長尹崇堯及兩位獨立董事擔任委員,引領全公司同仁以客戶優先的經營理念組成跨功能團隊,強化公平待客各項事務推動,展現南山人壽推展公平待客原則的決心與重視。
南山人壽在2020年第2季以萬分之0.028的超低申訴率,成為保險業中最低者,表現突出。
張玉煇強調,壽險業今年投入不動產還是以商業辦公大樓與地上權為主,其中壽險業今年投入在地上權的金額截至8月底為止為506億元,尚未計入國泰人壽10月中旬與永聯物流開發共同成立專案公司,標下台北大學舊稱中興法商的校區,與新壽昨天以6.1億元拿下南港轉運站BOT案優先議約權。
今年上半年最矚目的BOT案,包括今年3月南山人壽以312億元世貿三館地上權,當時創下單宗土地面積最大、權利金底價最高級決標權利金最高;今年6月全球人壽又以97.8億元,標下國泰營區。 張玉煇說,壽險業標下地上權,可協助地方經濟與產業發展 。
張玉煇表示,壽險業今年來新增不動產部位達到1,808億元,不過其中包含有部份公司今年會計項目改採公允價值計價,這部份新增540億元,此外還有40億元左右是原本就改採公允價值後,不動產價值隨市場波動上揚而提高的評價利益。
因此扣掉後壽險業今年實際不動產投資金額約在1,228億元,有機會創下新高紀錄。因為過去六年來壽險業因會計項目陸續改為公允價值計算,因此對不動產持有部位持續增加,但是若扣掉增值利益,壽險業今年實際投資在不動產金額已超過2012年創下的1,118億元紀錄,當年因壽險業過度獵地買房,讓金管會祭出「金八條」,包括對投資不動產設下「即時收益率(目前是2.345%)」、且限制投資素地等規範,俗稱金八條。
【彭禎伶/台北報導】哇塞,大家知道嗎?今年前九月,在台灣的壽險市場,有一家叫做南山人壽的公司,可真的是風光無比啊!它可是壽險業界的明星,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先來看看數字吧,今年前九月,壽險新契約保費總共7,024億元,雖然比去年同期衰退了29.5%,但南山人壽可是賣出了超多保單,讓人刮目相看。特別是那些複雜的意外險和健康險,業務員和保經代業務員一共賣出了299億元,占了所有A&H業績的98.7%,這個數字可真是壯觀! 接著看個人年金,尤其是那個利變年金,南山人壽的业务員可是賣出了195億元,這個數字可是大勝銀行的114億元呢!這也讓南山人壽在個人年金市場上佔據了領先地位。 但別以為只有這樣,銀行通路一直以來都是壽險業的強項,但今年因為疫情影響,客戶去銀行的機會減少了,加上利率下降,銀行的保單銷售業績也下降了。不過,南山人壽卻逆勢增長,前九月賣出了2,783億元的保單,這個數字比去年同期衰退了24.6%,但還是略小於整體新契約的衰退幅度。 再來說說A&H商品,這可是南山人壽的天下,它們的業務員銷售了約249億元,占了A&H市場的82%,這個比例可是相當驚人。而個人年金市場上,南山人壽和富邦人壽也是銷售量領先,合計佔了市場的63%以上。 看來,南山人壽真的是壽險市場的一匹黑馬,不僅在複雜保單和年金市場上佔據領先地位,還能逆勢增長,這個成績實在是讓人佩服啊!】
今年前九月有三種保單是業務員賣贏銀行。壽險公會19日公布,保單複雜度相對較高的意外險與健康險(A&H),前九月壽險公司業務員與保經代業務員共賣299億元,占所有A&H業績的98.7%;另外一款保單是個人年金,尤其是利變年金,今年前九月業務員銷售195億元,大勝銀行的114億元。
今年前九月壽險新契約保費7,024億元,比去年同期衰退29.5%,其中銀行通路衰退幅度最大。
銀行挾客戶金流賣保單,一向以壓倒性業績狂勝傳統業務員通路,但今年因為疫情,客戶到銀行機率下降,加上利率下降,下半年又要推動死亡保障門檻,銀行前九月賣保單業績衰退,據壽險公會統計,前九月近3,578億元,較去年同期少賣了近2千億元,衰退幅度達35%;而今年前九月銀行通路占所有新契約保費的50.9%左右,比去年同期的55.4%,比重下降。
銀行今年前九月主要還是利變壽險銷售最佳,另外就是今年流行躉繳月配息類全委投資型保單,也是銀行的強項,據壽險公會統計,個人壽險部分,銀行銷售2,053億元,占率52%,即略高於壽險公司業務員加計傳統保經代的業績;另外在投資型保單上,前九月銀行賣約1,404億元,占率近六成,就明顯比業務員通路銷售量大,但主要差別在外商壽險的投資型保單,多以銀行為銷售通路。
壽險公司業務員前九月貢獻業績2,783億元,比去年同期衰退24.6%,略小於整體新契約的衰退幅度,主要也是業務員轉攻分期繳保單,業績會比過去躉繳保費少,但佣金收入未必減少;其中壽險業務員前九月也銷售了1,507億元的個人壽險保單,投資型保單亦有758億元,國泰人壽的業務員即銷售不少投資型保單。
更重要的是在A&H商品上,銀行通路根本沒有介入,都是業務員的天下,壽險公司業務員銷售約249億元,占率82%,保經代則有近51億元,亦占近17%,且這類保單獎酬亦不低。
在個人年金險上,也是業務員業績明顯高於銀行,壽險公司業務員有167億元左右,傳統保代28億元,合計占63%以上,主要是南山人壽、富邦人壽銷售量較大。
南山人壽在六年前投下了重資,砸下15億元買下府城台南市東帝士百貨的舊址,計畫打造一個全新的購物天堂——南山廣場。最近,這個計畫有了新進展,上月底,台南市工務局已經核准了變更設計的申請。據悉,南山人壽即將宣布合作夥伴,而微風廣場則是積極爭取的對象,希望成為微風跨出台北,闖進南部的第一站。 如果南山人壽真的選擇與微風廣場合作,那將是微風在中南部的第一個據點。不過,目前雙方還在洽談階段,而新光三越百貨也加入了競爭,與南山人壽有著密切的接觸。南山人壽代理總經理范文偉表示,目前仍在內部討論階段,不過微風廣場、新光三越等大型購物中心都表達了高度的合作意願,微風的出線機會相對較高。此外,威秀與秀泰影城也對此項目表示了興趣,其中秀泰的出線機率較高。 微風集團則表示,他們在全台拓點的企圖心始終沒有放慢腳步,只要能夠吸引人潮、擁有優勢的地點和條件,微風都不會排除與潛在對象合作的可能性。 回顧南山人壽的發展歷史,2014年他們就取得了台南市北區東帝士百貨的舊址,規畫開發南山廣場。這個計畫原計畫興建地上12層樓、地下二層的多功能商業大樓。過去,六福集團也曾在此地規畫開發旅館,但最終在2018年撤出。南山人壽因為逾五年未興建完工,今年7月被金管會以違反「養地條款」罰款100萬元。 范文偉在參加南山醫務社工獎頒獎典禮後接受採訪時表示,東帝士舊址的開發將以辦公大樓為主,部分樓層將作為賣場,工程預計耗時三年左右,並計畫在2023年前完工。至於合作對象,因為還在討論階段,所以不方便透露。 而南山人壽斥資450億元的台北南山廣場在2018年開幕,以全棟綠建築、24小時100%供電備援、備用水池及全棟供暖氣與淋浴等高優質建築設計,成為了租金超越台北101的商辦大樓新典範。2019年,南山微風正式開業,還首次引進日本鐵道購物商場atre合作,成為台北的新地標。 對於未來不動產投資的方向,范文偉表示,只要有好標的物都會觀察,南部或中部的商辦需求若好就會評估。
如果南山確定與微風合作,將是微風在中南部的第一個據點,不過據透露,目前雙方還在洽談中,過程中還冒出新光三越百貨頻與南山接觸。
南山人壽表示,確實仍在內部討論階段,據了解,包括微風廣場、新光三越等大型購物中心均表達高度合作意願,曾有合作經驗的微風出線可能甚高;影城方面,威秀與秀泰也有探詢,以秀泰出線機率較高。
對此,微風集團昨日表示,集團在全台拓點的企圖心始終未歇,只要能匯聚人潮、好的地點優勢及條件,微風都不排除任何與潛在對象合作的可能性。
南山人壽2014年取得台南市北區東帝士百貨舊址,規畫開發台南的「南山廣場」,興建地上12層樓、地下二層多功能商業大樓,過去六福集團曾計畫於此開發旅館,卻在2018年撤出,南山人壽也因逾五年未興建完工,今年7月被金管會以違反「養地條款」罰款100萬元。
南山人壽代理總經理范文偉昨(15)日參加南山醫務社工獎頒獎典禮後受訪時表示,東帝士舊址開發以辦公大樓為主,部分樓層為賣場,工程約需耗時三年左右,預計2023年前完工,至於合作對象,因還在備忘錄階段,不方便透露。
南山人壽斥資450億元的台北南山廣場2018年開幕,全棟綠建築、24小時100%供電備援,一個月分量的備用水池及全棟供暖氣與淋浴等高優質建築設計,成為租金凌駕台北101的商辦大樓新典範,也與微風廣場合作,2019年南山微風正式開業,還首次引進日本鐵道購物商場atre合作,為台北市新地標。
南山人壽未來不動產投資方向會不會往中南部挪移?范文偉說,只要有好標的物都會觀察,南部或中部商辦需求若好就評估。
台灣壽險業下半年大改款,市場動態顯著變化。根據最新數據,9月份新契約保費達720億元,雖然比8月成長24%,但相比去年同期仍衰退10%。前九月累計新契約保費僅略超過7千億元,創下11年來同期新低。即使第四季每月能賣出900億元,今年整體新契約保費恐難以突破兆元大關。 不過,壽險業者認為,雖然今年新契約保費至少將衰退兩成以上,但對於壽險業的經營和體質來說,這反而是個「利多」。因為下半年銷售的主力為投資型保單和外幣保單,這些產品較不會受到利差和匯差壓力的影響。 在9月份的六大壽險公司中,國泰人壽以127億元的新契約保費位居第一,其投資型保單一直佔有市場領先地位,約占其新契約保費的五成左右。此外,美元保單的銷售也大幅降低了傳統保單的保證利率負擔,並減少了新台幣保單的避險成本,在資本市場波動和新台幣強勢的背景下,成為較為安全的商品組合。 國壽在9月底的新契約保費達1226億元,雖然比去年同期衰退近16%,但仍是唯一一家新契約保費破千億元的壽險公司。富邦人壽則在保單宣告利率上相對保守,9月新契約保費約85億元,排名第二,前九月新契約保費931億元,也位居第二,但比去年同期衰退近45%。富邦人壽近期加大投資型保單的銷售力度,有望拉開與其他公司的差距。 台灣人壽在加大投資型保單銷售方面也取得成效,9月新契約保費達82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21%以上,前九月新契約保費也上升至618億元,衰退幅度不到2%,在六大公司中衰退幅度最小。 南山人壽由於還不能銷售投資型保單,目前處於競爭的劣勢,9月新契約保費約51億元,前三季約833億元,衰退四成以上。中國人壽和新光人壽前三季新契約保費分別有614億和595億元,也都衰退兩至四成。 過去十年,台灣壽險業新契約保費總計近12兆元,但今年可能僅有9千多億元,創下11年來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