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人壽(公)公司新聞
在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啟動後,各大壽險也積極推動OIU業務,由富邦人壽奪得頭香,已成功受理首件OIU保單,據了解,該張OIU保單新契約保費約新台幣380萬元。
富邦人壽這張「(國際)富美環球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是針對境外人士投保的OIU專屬商品,專供持有外國護照且在台無住所個人投保,屬於利率變動型壽險,具有二大特性:一,增值回饋分享金機制:有機會享有增值回饋分享金轉增購保額提高保障、二,長期累積資產:以50歲男性投保保額30萬美元,躉繳為例,第4至50保單年度的壽險保障為實繳保費約2.8至3.5倍。
國泰人壽則推出專為境外客戶量身打造的「OIU指享盈指數連結型美元萬能終身壽險」,具有三大亮點,第一、提供雙帳戶彈性配置;第二、最高享所繳保費的五倍壽險保障,兼顧資產保全與財富傳承;第三、內建「指數下檔保護」機制,強化抗跌韌性。
據金管會統計,2025年6月國際保險業務分公司(OIU)稅前盈餘為67.3萬美元,創下今年以來單月新低,前六月OIU稅前盈餘824.4萬美元,年減39%。而6月OIU件數與保費收入,單月15件、整體保費收入57.5萬美元,其中,壽險業6月保單「掛蛋」,從2024年6月起,已連續13個月未開張。
業界也期盼能透過這次機會,翻轉頹勢。
富邦人壽表示,本次推出二張專為高資產客戶量身打造的壽險商品,包括「尊榮紅富外幣分紅終身壽險」與「富美鴻運外幣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商品推出後詢問熱度持續升高。截至8月22日富邦人壽於專區推廣之高資產客戶專屬保單共核實三件、受理中三件,新契約保費總計約7,000萬元,保戶已全額繳納保費;其中三件自業務通路進件、三件自北富銀合作銀行通路進件。此外,富邦人壽保費融資已於8月11日開辦。
國泰人壽推出兼顧財富累積及資產傳承的雙重目的高資產客戶專屬商品「國泰人壽美添增鑽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壽險」,而國泰人壽高資產潛在客戶為500萬年繳化保費以上,目前約有1,700人。
截至目前,國壽高資產專屬保單已經核保二件,保費收入合計約15萬美元,受理三件,保費收入共22.8萬美元,主要來自業務員進件;國泰人壽自8月7日開辦「保費融資」服務,共有六張利率變動型保單適用該服務。
南山人壽表示,透過進駐高雄金融專區,將積極推動財富管理與OIU專區試辦業務。
南山人壽為區隔傳統保障型保險市場,將提供不適用「人壽保險商品死亡給付對保單價值準備金(保單帳戶價值)之最低比率規範」之專屬保險商品「南山人壽御利臻鑽美元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滿足高資產客戶資產傳承與退休規劃等多元需求。
富邦金總經理韓蔚廷表示,市場還是有一些不確定性,傳統產業與資通訊、AI應用等產業的前景差異很大,也反映在股市上,而對於AI相關產業的發展或應用,富邦保持樂觀看待,中長期還是相當正面。
富邦金上半年稅後純益513.8億元,每股純益(EPS)3.49元,稅後純益、每股純益居金控業之冠。旗下子公司富邦人壽上半年稅後純益245.9億元,居市場第一;台北富邦銀行上半年稅後純益195.2億元續創歷史同期新高。
根據富邦人壽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國內股票部位4,618億元,占比9.3%,投報率23.43%;國外股票部位3,596億元,占比7.2%,投報率20.28%,實現股票資本利得752億元,經常性收益較去年同期略升0.9%,主要反映台股配息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現金部位則由2,452億元提高到3,559億元,占比也大幅上升至7.2%。
富邦人壽資深協理鮑華玲表示,上半年因台幣升值,因此國外債券占比從57%降到52%,國內股票占比仍是約9%,但持有部位金額增加逾500億元,主要是因富壽在5月動盪之際有逢低加碼。展望後市,美國經濟仍具韌性,關稅對通膨影響要觀察,在今年高利率下會持續布建債券部位,對股市抱持審慎樂觀的看法,會以區間操作為主。
富邦人壽避險及匯兌前投資報酬率6.24%優於去年同期,但由於上半年新台幣兌美元大幅升值8.8%,避險及匯兌後投資報酬率3.76%較去年同期下降。鮑華玲表示,目前富邦人壽外幣保單占比約31%,而新台幣每升值1角,粗估匯兌影響數18億元,會機動調整避險比例,使年化避險成本可回到傳統區間 100至150個基本點。
在外匯價格準備金方面,已從6月底516億元提升到7月底542億元,目前已進一步來到650億元,富邦人壽將持續充實準備金規模。此外,富邦人壽今年上半年CSM為300億元,維持今年全年500億元目標,達成率為六成。
另外,富邦人壽持續進行資本強化計畫,韓蔚廷表示,接軌前沒有需要增資,但會持續發行次債,強化資產結構。而富邦金昨日代其於新加坡設立100%持有的SPV公司公告董事會決議以公開募集方式發行10年期(含)以上累積次順位公司債,發行上限為新台幣300億元之等值美金,得依實際狀況需求於董事會決議通過後,一年內一次或分次發行完成。
據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顯示,富邦金過去10年股利配發率介於32.2至65.6%,今年則為41.8%。由於今年金融業面臨匯率、關稅等影響,營運也受到挑戰,外界關注明年股利政策。
韓蔚廷表示,富邦金的股利政策目前並未調整,年底時會再看一下,因富邦人壽將接軌兩大國際制度IFRS 17與ICS,資產負債會做一些調整,對於人壽之後獲利在報表上的影響、計算發放股利的基礎,可能會做一些調整,「但是不預期比現在差。」
對於未來四個月的獲利展望,韓蔚廷指出,「如果各子公司能夠維持上半年業務動能,同時匯率的影響小一點狀況下,還是樂觀的看待。」
台灣的暫時性對等關稅為20%,是否對銀行放款有所影響?北富銀總經理郭倍廷說明,出口美國占比超過20%以上的公司及受影響比較大的產業的放款比重,只占全行總放款的0.5%,後續亦會逐案檢視。
韓蔚廷說明,目前來看短期內關稅對6個月內資產品質影響不大,且關稅影響是很複雜的,有直接出口受影響也有間接受影響,還有同產業間的競合關係、國與國之間關稅差異的影響,加上中國關稅稅率目前未定,因此,未來三至六個月才會看得出來對資產品質是否有明確影響。他強調,富邦金會與企業共體時艱。
對於三商美邦人壽出售是否接到「邀請函」,韓蔚廷僅回應不評論。
富邦人壽現金占比罕見高達7.2%、約3,559億元。富邦金總經理韓 蔚廷25日於法說會上表示,一般而言,壽險公司現金占比3%到5%是 正常的,目前比正常的水準稍微高一點,後面要布局的彈性也會大一 點,但這屬於短期現象。
資料顯示,富邦人壽第二季底國內債券金額6,479億元、占比13% ,投報率3.17%;國外債券金額最高、達2兆5,947億元、占比52.2% ,投報率為3.94%。富邦金主管指出,第二季適時實現股票資本利得 ,國內外股票投資報酬率均顯著超越大盤指數。
不只如此,在金融資產未實現餘額方面,富邦人壽股票的未實現利 益上半年約200億元,近期已增至500億元;今年上半年因新台幣大幅 升值約10%影響,富邦人壽匯兌相關損失較去年同期上升,避險及匯 兌前投資報酬率6.24%優於去年同期的6.19%,但因台幣升值匯兌損 失增加,避險及匯兌後投資報酬率僅3.76%,較去年同期的5.43%下 降。
富邦金說明,至6月底,富邦人壽外匯準備金餘額約516億元,7月 底上升至542億元,目前進一步提升至650億元。內部估算,新台幣匯 率升值1角,對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影響為18億元。
近年來,台灣壽險市場熱絡非常,根據最新統計,今年前七月,共有六家壽險公司共同創下了壯觀的紀錄。這六家公司分別是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安達人壽與法國巴黎人壽,合計售出了八張「百億神單」,總銷售金額超過了1,200億元。
在這八張百億神單中,國泰人壽以三張神單領先群雄,這三張分別是「萬美利美元利變終身壽險」、「月月泰利台外幣變額年金」以及「鑫超月得益台外幣變額年金」。其中,「萬美利」的銷售金額接近300億元,成為今年市場上的銷售冠軍。
富邦人壽也不甘示弱,其「美富紅運」外幣分紅終身壽險賣出近120億元,而南山人壽的「鑫富雙享2」台外幣變額年金則售出近180億元。新光人壽的「美傳家外幣利變終身壽險」則售出逾13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外商壽險公司也在台灣市場上發揮了顯著的影響力。安達人壽的「富貴大贏家台外幣變額年金/萬能壽險」以及法國巴黎人壽的「鴻運雙享分紅終身壽險」今年來也分別售出逾140億元與逾100億元。
根據壽險公會的公布,前七月投資型保險新契約保費達2,303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41.6%。傳統型保險新契約保費則為3,532億元,年增長25.2%。整體來看,壽險市場的新契約保費總額為5,836億元,年增長31.2%。
展望2024年全年,這八家壽險公司共計誕生了11張「百億神單」。而截至7月底,已經有八張百億神單的紀錄。若年底前還有四張保單能夠突破百億元的銷售門檻,包括國泰人壽的「月月永溢台外幣變額年金」、富邦人壽的「真豐利台外幣變額年金」與「美富優退外幣分紅終身保險」,以及凱基人壽的「鑫旺來利變終身壽險」,那麼全年百億神單的數量將可達到12張,超越去年。
今年前七月,台灣壽險市場再創佳績,共有九張保單銷售金額突破百億元大關,這九張「百億神單」分別來自國泰人壽、安聯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富邦人壽、安達人壽及法巴人壽等八大壽險公司,合計售出金額達1,400億元,成長幅度超過去年同期。
其中,國泰人壽的「萬美利」、「月月泰利」及「鑫超月得益」三款產品表現亮眼,分別售出近300億元、超過195億元及超過110億元。新光人壽的「美傳家」外幣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前七月新契約保費突破130億元;而富邦人壽的「美富紅運」外幣分紅終身壽險,銷售額也超過110億元。
富邦人壽表示,「美富紅運」以其美元計價、提供3年與6年期繳費,以及結合終身保障、穩健分紅與資產傳承的特色,深受保戶信賴,成為分紅保單的熱門選擇。該公司強調,其經營績效與品牌優勢是推動銷售增長的重要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全年,台灣壽險市場共誕生了11張「百億神單」,創下三年來新高紀錄。其中,安聯人壽的「吉利發發」變額萬能壽險以超過370億元的銷售額,榮獲銷售冠軍。其他五張銷售金額超過200億元的產品,分別來自國泰人壽、南山人壽及富邦人壽。
根據各公司的數據,2024年全年,這八家壽險業者的11張「百億神單」,總售出金額超過2,300億元,展現出台灣壽險市場的強大活力和潛力。
壽險業者資料顯示,今年前七月,市場上共有九張保單銷售金額突破百億元,國泰人壽「萬美利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前七月銷售金額逼近300億元。國泰人壽「月月泰利台外幣變額年金保險」,前七月銷售額超過195億元。國泰人壽「鑫超月得益台外幣變額年金/變額壽險」,前七月銷售額超過110億元。
國泰人壽表示,萬美利透過宣告利率回饋機制,強化身故保障並有效對抗通膨,加上近期美元匯率大幅下跌,進一步提升該商品吸引力,推升銷售量。
新光人壽「美傳家外幣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前七月新契約保費突破130億元;富邦人壽「美富紅運外幣分紅終身壽險」在前七月銷售額超過110億元。
另外,安聯人壽「吉利發發變額萬能壽險」、南山人壽「鑫富雙享2台外幣變額年金」、安達人壽「富貴大贏家台外幣變額年金/萬能壽險」、法國巴黎人壽「鴻運雙享分紅終身壽險」前七月都銷售超過百億元。
新光人壽指出,美元為國際強勢貨幣,美元利變型保單備受客戶青睞。目前市面上美元利變壽保單的宣告利率也高於新台幣保單,有助累積更多資產,提升更高保障。
富邦人壽表示,「美富紅運」是以美元計價,提供3年與6年期繳費,結合終身保障、穩健分紅與資產傳承三大特色,富邦人壽的經營績效與品牌優勢深受保戶信賴,是分紅保單熱賣的致勝關鍵。
回顧去年全年,八家壽險公司誕生11張「百億神單」,寫三年來新高紀錄,其中銷售冠軍為安聯人壽的「吉利發發」變額萬能壽險,全年售出超過370億元,另有五張銷售金額超過200億元,分別為國泰人壽「月月泰利」、「萬美利」以及「鑫超月得益」、南山人壽「鑫富雙享2」及富邦人壽「美富紅運」。此外,包括安達人壽、法國巴黎人壽、新光人壽、富邦人壽、台灣人壽也各擁一張百億神單。根據各公司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八家壽險業者的11張「百億神單」,合計賣出逾2,300億元。
這八張銷售達百億元的神單,分別是四張投資型、兩張利變型,以 及兩張分紅保單。資料顯示,前七月光是國泰人壽就擁有三張,分別 是「萬美利美元利變終身壽險」、「月月泰利台外幣變額年金」及「 鑫超月得益台外幣變額年金」。其中「萬美利」銷售金額逼近300億 元,為今年來市場上保險商品的銷售冠軍,「月月泰利」與「鑫超月 得益」,各分別賣出近200與近120億元。這三張神單除「萬美利」為 利變型商品外,另外兩張都是投資型保單。
富邦、南山、新光、安達與法巴人壽等業者,也各擁一張百億神單 。富邦人壽「美富紅運」外幣分紅終身壽險,今年賣出近120億元; 南山人壽「鑫富雙享2」台外幣變額年金,也賣近180億元;新光人壽 「美傳家外幣利變終身壽險」售出逾13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不讓本國壽險專美於前,外商安達人壽「富貴大贏 家台外幣變額年金/萬能壽險」,及法國巴黎人壽「鴻運雙享分紅終 身壽險」,今年來也分別熱賣逾140億元與逾100億元。
壽險公會先前公布,前七月投資型保險新契約保費2,303億元,較 去年同期大增41.6%;傳統型保險新契約保費3,532億元,年增25.2 %。壽險整體新契約保費5,836億元,年增31.2%。
回顧2024年全年,八家壽險公司誕生11張「百億神單」,今年至7 月底止就已有八張百億神單,從目前市場銷售的情況來看,年底前, 還有四張保單很有機會突破百億元的銷售門檻,包括國泰人壽的「月 月永溢台外幣變額年金」、富邦人壽的「真豐利台外幣變額年金」與 「美富優退外幣分紅終身保險」,以及凱基人壽的「鑫旺來利變終身 壽險」,若順利達陣,全年百億神單可衝上12張,超越去年。
近期,台灣壽險業的現金股利發放情況逐漸回溫。根據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的指出,2024年台灣壽險業的稅後純益達到2,992.14億元,這一成績讓業界感到欣慰。今年,已有五家壽險公司獲准發放現金股利,總金額達196.81億元,這一數字與過去兩年只有一家公司發放現金股利的情況相比,顯著改善。
然而,壽險業在2023年遭遇了發放現金股利的困難。由於美國聯準會升息以及俄烏戰爭的影響,當年壽險公司的稅後純益下滑至1,461億元。多家壽險公司進行了金融資產重分類,並依保險局要求,將債券跌價缺口提列特別盈餘公積,這也使得後續兩年壽險業難以發放現金股利。
去年,儘管壽險公司賺了近3,000億元,但由於新台幣強升的影響,以及壽險業接軌壓力的存在,一些公司決定將股利留下來,以充實接軌所需的資本。
蔡火炎強調,壽險公司是否能發放現金股利,需要經過金管會的核准。能否發放現金股利,主要取決於公司的財務業務健全度。保險局每年內部簽報的審查原則會有所調整,並非僵固不變。一家壽險公司能否上繳現金股利給股東,主要考慮以下七項因素:
1. 公司的清償能力、財務業務健全性
2. 準備金與負債公允價值要具備適足性
3. 公司最近年度與半年度的淨值資產比率(淨值比),發放現金股利後淨值比要能夠比法定標準3%高
4. 資本適足率RBC的要求部分,扣除掉發放的現金股利後RBC要達到250%
5. 公司損益的主要來源是否來自經常性獲益、資產負債配置的妥適性、盈餘分配的合理性
6. 商品結構有無潛在流動性問題
7. 其他是否有礙健全經營業務之虞
對於明年接軌新制後的現金股利發放,蔡火炎表示,保險局已經與壽險公會進行討論,並制定相關草案,目前正進行最後研議,並將進行差異化管理。
台灣壽險業為了迎接國際標準化會計制度(ICS)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IFRS 17)的挑戰,近期正積極進行籌資計畫。根據保險局的統計數據,截至今年8月19日,已經有六家壽險公司獲得核准發債,總金額達到1,566.4億元,而實際已發行的金額則為765.9億元。此外,現金增資方面,僅有新光人壽一家公司進行,增資金額為70億元。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表示,現金增資的決策主要依賴股東的實力。他指出,近年來壽險業在發債方面也有所增長,發債可以計入第二類資本,對於提升公司的財務實力具有積極作用。
從2024年壽險業的實際籌資金額來看,包括增資312.91億元和發債1,867.9億元,總計達到2,180.81億元,這一數字超過了2023年的1,235.3億元,並首次突破2,000億元的大關,創下了歷史新高。
今年至今,已經核准的發債金額為1,566.4億元,加上現金增資的70億元,總籌資金額達到1,636.4億元,有機會刷新歷史紀錄。金管會的數據顯示,近幾年來,產險和壽險的現金增資與發債金額都有所上升,其中2024年壽險現增金額為312.91億元,產險現增則為47.7億元。
在壽險發債方面,今年至8月19日,已核准的六家壽險公司發債金額為1,566.4億元,已發行金額為765.9億元。其中,富邦、南山、新光、台灣、三商美邦、全球等壽險公司均參與其中,但並非所有公司都會在董事會通過發債後立刻向保險局申請,實際申請核准的發債金額為1,566.4億元,至19日止實際已發行金額為765.9億元。
至於產險現增部分,2024年為兩家,總金額為47.7億元,今年至8月19日並沒有產險現增的案例。分析指出,這主要是因為產險業在度過防疫風波後,財務狀況回穩,增資需求下降,去年僅有兆豐產和法巴產險兩家進行現增,總金額為47.7億元。
富邦金控旗下的子公司富邦人壽,近期進行了一項重要投資,以總價28億元購買了台北市大同區的「星聚點KTV台北旗艦館」。這項投資行動,不僅顯示了富邦人壽對於不動產市場的信心,也反映了其對於台北地區商業發展的長期規劃。
「星聚點KTV台北旗艦館」位於延平北路二段,周邊交通便利,鄰近捷運北門站、雙連站、中山站,地理位置優越,是區域內的地標性建築。該建築地上十層至地下二層的商業空間以及地下停車位,總建物面積約8,372坪,購買後將立即帶來租金收益,投資報酬率達約3%,成為近期台北市優質不動產投資的亮點。
富邦人壽對此投資表示,看好該地區未來的發展潛力,特別是隨著捷運民生汐止線SB01站的通車以及台北車站雙子星大樓的落成,將帶動周邊商圈的翻轉效益,預計全案資產價值將有顯著增值。
此外,富邦人壽董事會還決議參與富邦現代人壽的現金增資案。富邦現代人壽本次發行1.4億股新股,辦理現金增資達7,000億韓元,約新台幣148億元。富邦人壽計劃在不超过7,000億韓元的範圍內參與增資,依現行持股比例83%認購新股,並及餘股東不參與增資的股份。若增資成功,富邦人壽的持股比例將從83%上升至88.3%。
富邦人壽對韓國壽險市場及富邦現代人壽的長期發展充滿信心。富邦現代人壽近年來的轉型策略已見成效,從規模增長轉向價值增長,積極開發保障型與長年期繳等高價值商品,並持續豐富商品組合。同時,富邦人壽也在多元通路發展上不遺餘力,除了強化自有業務部隊外,也積極拓展外部通路合作夥伴,以確保公司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
台灣金融龍頭富邦金控旗下子公司富邦人壽昨日(19日)宣布,以總價28億元購得台北市大同區迪化段一小段113、113-1地號的建物,該建物正是「星聚點KTV台北旗艦館」的所在地。此筆交易中,富邦人壽不僅獲得了建物所有權,還與星聚點壹號文創公司達成回租合約,讓星聚點壹號文創公司繼續經營全棟建物。
富邦人壽表示,這次購買的建物包含地上十層至地下二層的商業空間及地下停車位,總建物面積約8,372坪,是近期台北市內優質不動產投資的焦點。購買後,富邦人壽將即刻享有租金收益,預期投資報酬率約為3%。
「星聚點KTV台北旗艦館」地理位置優越,位於延平北路二段,鄰近捷運北門站、雙連站、中山站,交通便捷,是區域內的地標型建築。該建物周邊有迪化街、霞海城隍廟、大稻埕碼頭等知名景點,以及寧夏夜市、建成圓環商圈,商業活動繁榮,觀光人潮絡繹不絕。
富邦人壽對此投資案抱持高度期待,尤其是對於未來捷運民生汐止線SB01站的通車以及台北車站雙子星大樓的落成,這兩項重大基建將帶動周邊商圈的翻轉,預計將進一步提升該區域的資產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富邦人壽首次在台灣不動產市場上大膽投資。近年來,富邦人壽積極布局不動產市場,2022年曾以26.48億元購買新竹縣湖口鄉的建築倉儲用地,並計劃興建倉儲物流廠;2020年則分別以268億元購買台北王朝大酒店,以及以282.87億元得標大南港土地標售案,將興建辦公大樓及商場;2018年則以78億780萬元取得龍華國小舊址地上權,投資興建複合型商辦大樓,預計將成為高雄第三高摩天大樓。
商仲業者指出,此案標的為該大樓地上十層至地下二層商業空間及地下停車位,總建物面積約8,372坪,是近期台北市優質不動產投資標的。
富邦金控旗下子公司富邦人壽昨日以總價28億元購入台北市大同區迪化段一小段113、113-1地號,該地為「星聚點 KTV台北旗艦館」,並由星聚點壹號文創公司回租全棟。
富邦人壽表示,購入大同區星聚點後,即享有租金即時收益優勢,投資報酬率約達3%,是近期台北市優質不動產投資標的。
富邦人壽指出,「星聚點 KTV 台北旗艦館」位於台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二段,鄰近捷運北門站、雙連站、中山站,區位條件佳,大眾交通便利,為區域地標型大樓。
該案地處大稻埕迪化商圈,西側為迪化街、霞海城隍廟、大稻埕碼頭,東側鄰近寧夏夜市、建成圓環商圈,周邊國際觀光景點環繞,觀光人潮眾多,商業氣息活絡。
富邦人壽同時看好後續距本案僅200公尺的捷運民生汐止線SB01站,通車利多及台北車站雙子星大樓落成後,帶動周邊商圈翻轉效益,未來全案資產價值增值潛力可期。
富邦人壽近年來積極投資不動產,如2022年以總價26.48億元,購入新竹縣湖口鄉建興段鳳凰小段1地號丁種建築倉儲用地,土地面積約19,912坪,將興建兩棟合計約8萬餘坪倉儲物流廠出租。
2020年以總價268億元購入台北市松山區的台北王朝大酒店;同樣於2020年以282.87億元得標大南港土地標售案,將興建全棟辦公大樓及商場出租;2018年以權利金78億780萬元取得龍華國小舊址地上權案,將投資375億元,興建商場、辦公、旅館、健身中心、水族館及物流等複合型商辦大樓,建成後將成為高雄第三高摩天大樓。
至於2026年接軌後該如何發放?金管會指出,未來標準會比這九大審查要件更明確,更透明和可預測性,還會有差異化管理機制。
依現行規定,壽險業配發現金股息都需經保險局核准。這五家獲准者,包括富邦人壽獲准配發現金股息150億元最高,凱基人壽25億元、安達人壽10.6億元,合庫和遠雄人壽各獲准配5.42億元和5.78億元,合計196.8億元。
據資料顯示,原擬配息的台灣人壽19.17億元已撤件,富壽也從原擬配發210億元股息,降到150億元,打了七折。
換言之,若沒有外界關切壽險業配息,2025年壽險業原先擬配發276億元股息,如今壓縮到200億元以下。
立委郭國文5月曾在財委會上質疑,2024年壽險業大賺,但2025年台幣狂升,金管會還要核准壽險業大發股息嗎?
當時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說,將請業者審慎思考,否則金控子壽險上繳股息給母金控,屆時金控明年又要對子壽險增資,這樣更辛苦。金管會請業者慎思後,使台壽撤件、富邦壽配息也打了折扣。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說,金管會實際審核壽險業配息,有九大審查要件,包括各公司清償能力、財業務健全性、準備金和負債公允價值需適足、發放後的近半年淨值比需逾3%,發放後的RBC需達逾250%。
壽險業自2023年起,就難發出現金股利。因2022年美國聯準會(F ed)升息與俄烏戰爭,帳上股債未實現評價損失擴大,全年稅後純益 下滑到1,461億元,多家壽險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依保險局要求, 重分類債券的跌價缺口扣除其他權益正值後,全數提列特別盈餘公積 ,致後續二年壽險業難發出現金股利。
去年壽險公司賺了近3,000億元,好不容易有現金股利可發放,卻 又受到新台幣強升的影響。壽險業本就有接軌壓力,再加上匯損影響 頗大,原本今年要發放股利的台壽於是決定,將股利留下來充實接軌 所需資本。
蔡火炎說,壽險業不是想發就可發現金股利,而是要經金管會核准 。能不能發現金股利,主要會看公司的財務業務健全度,保險局每年 內部簽報的審查原則並非僵固不變,都有些許調整。一家壽險公司能 否上繳現金股利給股東,主要看七項:一是看公司的清償能力、財務 業務健全性、二、準備金與負債公允價值要具備適足性、三、公司最 近年度與半年度的淨值資產比率(淨值比),公司發放現金股利後淨 值比要能夠比法定標準3%高。
四、資本適足率RBC的要求部分,扣除掉發放的現金股利後RBC要達 到250%;五、公司損益的主要來源是否來自經常性獲益、資產負債 配置的妥適性、盈餘分配的合理性、六、商品結構有無潛在流動性問 題、七、其他是否有礙健全經營業務之虞。
明年接軌新制後,蔡火炎說,壽險業的現金股利怎麼發放,保險局 有草案與壽險公會討論,目前還在做最後研議,且會進行差異化管理 。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指出,現金增資部分主要看股東的能力,觀察 近年來壽險發債部分也有增加,發債可以計入第二類資本,對於強化 公司的體質也有幫助。
從壽險業2024年實際籌資金額觀察,包含增資312.91億元、發債1 ,867.9億元,合計達2,180.81億元,超過2023年的1,235.3億元,並 首度超越2,000億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至8月19日,已核准發債金額1,566.4億元,加上現增70億 元,合計籌資金額達1,636.4億元,有機會追上歷史紀錄。
金管會統計,近幾年產險、壽險現金增資與發債金額,2022年壽險 現增六家、587億元,2023年三家、125.3億元,2024年五家、312.9 1億元,今年至8月19日,則為一家、70億元。
壽險發債部分,2022年未有發債、2023年為六家1,110億元、2024 年1,867.9億元,今年至8月19日,已核准六家1,566.4億元、已發行 金額765.9億元。產險則是自2022年至今年8月19日皆無發債情形。
觀察壽險今年最大籌資管道仍是來自發債,包含富邦、南山、新光 、台灣、三商美邦、全球等壽險公司,但並不是每家董事會通過發債 額度後,就立刻向保險局申請,依保險局統計,實際申請核准的發債 額度為1,566.4億元,至19日止實際已發債765.9億元。
產險現增的部分,2022年為六家985億元、2023年為七家530.9億元 、2024年為兩家47.7億元,今年至8月19日,並沒有產險現增。
分析原因,主要是產險業在度過防疫險風波後,財務回到平穩,增 資需求下降,去年僅兩家現增共47.7億元,主要是兆豐產與法巴產險 。
富邦人壽表示,本案標的為該大樓地上十層至地下二層商業空間及 地下停車位,總建物面積約8,372坪,購入後即享有租金即時收益的 優勢,投資報酬率達約3%,為近期台北市優質不動產投資標的。
富邦人壽表示,「星聚點KTV台北旗艦館」位於台北市大同區延平 北路二段,鄰近捷運北門站、雙連站、中山站,區位條件佳,大眾交 通便利,為區域地標型大樓。該案地處大稻埕迪化商圈,西側為迪化 街、霞海城隍廟、大稻埕碼頭,東側鄰近寧夏夜市、建成圓環商圈, 周邊國際觀光景點環繞,觀光人潮眾多,商業氣息活絡。
富邦人壽同時看好後續距本案僅200公尺的捷運民生汐止線SB01站 ,通車利多及台北車站雙子星大樓落成後,帶動周邊商圈的翻轉效益 ,未來全案資產價值增值潛力可期。
另外,富邦人壽董事會也決議參與富邦現代人壽現金增資案。富邦 現代人壽本次以面額每股韓元5,000元發行1.4億股新股,辦理現金增 資韓元7,000億元,約新台幣148億元,富邦人壽擬於不超過韓元7,0 00億元範圍內參與增資,依現行持股比例83%認購新股,及其餘股東 不參與增資的股份,本次增資須經金管會及經濟部投資審議司同意, 預計今年底前完成增資。
本次增資前富邦人壽持股83%,如本次增資全數由富邦人壽認購, 則富邦人壽持股比例將上升至88.3%。
富邦人壽指出,對韓國壽險市場及富邦現代人壽長期發展深具信心 ,富邦現代人壽從規模增長轉向價值增長之轉型策略已初具成效,推 動保障型與長年期繳等高價值商品以累積CSM,並持續開發終身壽險 、定期壽險、健康醫療險等各式各樣的保障型商品以豐富化商品組合 ,同時致力發展銀保、經代、業務員及電銷等多元通路,除了強化自 有業務部隊發展外,亦積極擴展外部通路合作夥伴。
台灣金融龍頭富邦金控於昨日宣布,旗下子公司富邦現代人壽將進行歷史性現金增資,總金額達7,000億韓元(約新台幣148億元),這是該公司自2018年成為富邦人壽子公司以來首次的增資行動。
根據公告,此次增資的每股面額與發行價格均為5,000韓元,將發行1億4,000萬股。富邦人壽目前持有富邦現代人壽83%的股份,是否參與此次增資將由董事會決議。
富邦人壽表示,此次增資的目的在於滿足韓國主管機關對資本健全性的期待,並支持公司長期業務的發展。隨著韓國2023年起實施IFRS 17及K-ICS制度,富邦現代人壽已積極進行業務轉型,專注於保障型與分期繳等高價值商品,以強化長期獲利基礎。
根據韓國媒體報導,富邦現代人壽的增資案規模達7,000億韓元,旨在維持公司中長期的償付能力充足率(K-ICS),預計將在今年底前完成,成為該公司歷史上的最大增資紀錄。
然而,近年來富邦現代人壽面臨著資本充足率下降和獲利能力低迷的挑戰。截至今年3月底,該公司的資本適足率降至145.5%,扣除過渡性措施後,實際資本適足率為負數,業界最低。今年上半年,公司累計淨虧損達803億韓元(約新台幣17億元)。
此外,三商美邦人壽也宣布將辦理現增,預計發行普通股2億股。員工認股股數為發行股份總數的10%,原股東認購比率为80%,並依證券交易法規定,提撥增資發行新股總額的10%對外公開承銷,現金增資認股基日定於9月8日。
台灣金融龍頭富邦金控(2881)昨日代富邦現代人壽發出重大新聞,宣布將辦理一筆金額達7,000億韓元(約新台幣151億元)的現金增資案。這項增資計劃的認股基準日定於今年9月9日,旨在滿足韓國主管機關對資本健全性的期待,並支持公司的長期業務發展。
根據公告,富邦金控將代富邦現代人壽發行1.4億股現增股,每股面額與發行價都是5,000韓元(折合新台幣每股108元),總發行金額達7,000億韓元。原股東將享有100%的認購比率。對於此次增資,富邦人壽目前持股83%,但是否參與增資尚待董事會進一步討論決議。
富邦人壽董事長蔡明興曾於2018年對韓國保險市場表達高度信心,稱其為「新藍海」,並看好其發展潛力。自2015年12月起,富邦人壽已經成功進軍韓國市場,當時以61.2億元取得韓國現代人壽48%股權及五席董事,成為當地第二大股東,也是台灣壽險業唯一成功進軍韓國市場的個案。
自2018年以來,富邦人壽已經三次參與富邦現代人壽的現增,持股比例從62%提升至目前的83%。若此次參與增資,將成為富邦人壽第四次增資富邦現代人壽。
富邦人壽表示,自2018年成為子公司後,富邦現代人壽在多數年度都保持穩定獲利。面對韓國自2023年起實施的IFRS 17及K-ICS制度,富邦現代人壽已積極轉型,聚焦於保障型與分期繳等高價值商品,以強化長期獲利基礎。此次增資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恢復資本充足率,確保經營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