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慶房屋仲介公司新聞
永慶房產集團昨日發布房市年終報告,今年第4季七都房價全面下跌,季跌幅介於1.6%至4.5%間。永慶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表示,由於貸款緊縮、打炒房發酵等因素下,預估明年房價持續下修,甚至有10%-15%跌價空間,交易量也會減兩成左右,預估2025年全年買賣移轉棟數27.8萬至28.8萬棟。
根據政大永慶房價指數,全台房價已出現由漲轉跌現象,第4季全台房價指數149.9,較上季下跌2.9%,進一步觀察七都房價指數變化,新北、台南較上季下跌2%內,跌幅較輕,台北、桃園、新竹縣市與台中則季減2.3%至3.3%,高雄則是跌幅最多,季減逾4%。
葉凌棋表示,七都都是連續多季上漲以來首次下跌,房貸緊縮及信用管制發威,房價下修、委售量增加,房市已出現反轉訊號。
過去房市多頭下,推案量爆量,明年起、未來三年將迎來爆量完工交屋潮,然而房市氛圍轉變,加上銀行房貸滿水問題未緩。葉凌棋指出,明年一整年都可能仍會面臨難貸款、排隊等狀況,若購屋族要買中古屋,可能都要等待三、四個月以上才能貸款。
永慶房產集團統計,2022年全台建照逾18萬戶,新屋開工逾14萬戶,均創歷史新高,而2023-2024年建照、新屋開工雖較2022年減少,但仍處15年來高檔,若以2022年新屋開工量、三年施工期推算,預估2025-2027年將出現爆量新屋完工潮,預計完工戶數恐達40萬戶,市場供給大增。
國內變數則有房市政策,葉凌棋指出,目前銀行房貸緊縮短時間內難緩解,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續行,將持續影響2025年房市交易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在房市氛圍改變下,明年交易量亦會大減。葉凌棋說明,預期2025年房市呈「量縮價跌」格局,全年交易量估27.8萬-28.8萬棟左右,較2024年減少18%至21%,將是近七年來交易量首度跌破29萬棟大關。
至於房價走勢,葉凌棋指出,在房貸緊縮與信用管制影響下,民眾對房價上漲預期翻轉,目前房價也有由漲轉跌跡象,明年剛需強勁的區域估跌幅7%-10%左右,過度投機炒作的區域,房價則有10%-15%的跌價空間。
永慶房產集團在26日公佈了2025年第一季房市趨勢前瞻報告,對台灣房市的未來走向做出深入分析。業務總經理葉凌棋在報告中指出,第四季七都房價普遍下跌,全台房屋委售量大增17.4%,多個指標顯示房市可能出現反轉。
葉凌棋提到,從政大永慶房價指數來看,全台房價已經從漲轉跌,第四季全台房價比第三季下跌2.9%。這是自連續多季上漲以來,七都首次出現房價下跌。市場上委售量大增,與房市最好的6月相比,12月的七都委售量增加了13%至21%,其中新北、桃園的增加幅度超過2成。房貸緊縮和信用管制對房價下修和委售量增加產生了影響,房市反轉訊號明顯,預計剛需強勁地區房價將有7%至10%的跌幅,過度炒作區則有10%至15%的跌價空間。
此外,2024年建商推案量達2.56兆元,創下歷史新高。據591新建案統計,1,761件推案,合計12.7萬戶,均創下新高。591新建案指出,2024年房市上半年熱鬧非凡,下半年卻冷清許多,央行9月推出的第七波信用管制使得多數建商無法收手,房市呈現「建商苦撐,買方雖錢關難過、但欲求不滿」的狀態,預計「量多、人少、買氣冷」的情況將持續一段時間。
對於2025年房市的關鍵因素,葉凌棋認為是房貸問題。591指出,近期央行理監事會對周轉金、理財型貸款等專案進行檢查,短期內對資金的「源頭打擊」尚未結束。加上年初美國大選交接期等外部變數,都讓房市處於不確定性之中。
未來,房屋供給量將進入高峰期。葉凌棋預估未來三年全台將有40萬戶新屋完工,其中2025年就有13.6萬戶的預售屋交屋,將至少消耗房貸1.4兆元。近來各銀行首購房貸利率上揚、排撥時間拉長,第二屋房貸不僅利率增加,部分銀行甚至不承作,預計房貸緊縮問題短期內難以解決。
房市寒冬來襲,永慶房屋仲介最新報告指出,明年部分地區房價將暴跌15%,全年買賣移轉棟數預計大減兩成,不僅跌破30萬棟大關,也將創近七年新低。永慶房屋昨(26)日發布房市年終報告,揭露房市變局。
報告顯示,今年第4季七都房價全面下跌,季跌幅介於1.6%至4.5%之間。永慶業務總經理葉凌棋分析,貸款緊縮、打炒房政策影響下,預計明年房價將持續下跌,甚至有10%-15%的跌幅空間,交易量也將減少兩成左右,2025年全年買賣移轉棟數預估在27.8萬至28.8萬棟之間。
根據政大永慶房價指數,全台房價已出現由漲轉跌的現象,第4季全台房價指數為149.9,較上季下跌2.9%。觀察七都房價指數變化,新北、台南較上季下跌2%,跌幅較輕;台北、桃園、新竹縣市與台中則季減2.3%至3.3%,而高雄則是跌幅最多,季減逾4%。
葉凌棋強調,七都房價連續多季上漲後首次出現下跌,顯示房貸緊縮及信用管制政策已發揮效果,房價下修、委售量增加,房市反轉訊號初現。隨著房市氛圍轉變,加上銀行房貸滿水問題未緩,明年一整年可能仍會面臨難貸款、排隊等狀況。
永慶房屋統計,2022年全台建照逾18萬戶,新屋開工逾14萬戶,均創歷史新高。2023-2024年建照、新屋開工雖較2022年減少,但仍處於15年來高檔。若以2022年新屋開工量、三年施工期推算,預估2025-2027年將出現爆量新屋完工潮,完工戶數恐達40萬戶,市場供給大增。
葉凌棋提到,銀行房貸緊縮短期內難以緩解,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續行,將持續影響2025年房市交易表現。在房市氛圍改變下,明年交易量亦將大減,預期2025年房市呈「量縮價跌」格局,全年交易量估27.8萬-28.8萬棟左右,較2024年減少18%至21%,將是近七年來交易量首度跌破29萬棟大關。
房價走勢方面,葉凌棋指出,在房貸緊縮與信用管制影響下,民眾對房價上漲預期翻轉,目前房價已有由漲轉跌的跡象。明年剛需強勁的區域估跌幅7%-10%左右,過度投機炒作的區域,房價則有10%-15%的跌價空間。
政大不動產研究中心和永慶房產集團合作房價指數,推出並發表針 對科學園區中古屋房價指數。該指數顯示,今年第三季包括竹科、中 科、南科高雄園區分別有12.3%、13.8%、14.2%的年漲幅,反映科 技業發展帶旺周邊房市;過去漲幅較大的南科台南園區逆勢下跌5.9 %,讓外界出現當地房價恐已達高點的疑慮。
永慶房產集團研展中心總監郭翰表示,科學園區為台灣科技發展的 重要基地,產業進駐後帶動龐大的人才需求,吸引不少人口湧入,帶 動區域房市發展,2020年新冠疫情影響,及中美貿易戰牽動全球經濟 ,台灣受惠轉單效應,科技產業斬獲豐碩、產業發展亦不斷有利多釋 出,使科學園區周遭房市除自住買盤外,亦獲得投資族群青睞,抬升 周邊房市熱潮。
以竹科來說,受限於腹地狹小,導致新增供給有限,精華地段如竹 北市及有台積電進駐的寶山鄉,預售新案屢創新高,也帶動周邊中古 屋價格,新竹蛋白區及苗栗北部的竹南鎮、頭份市也受益於竹科外溢 買盤,房價齊漲。
南科台南園區在2021∼2023三年間房價漲幅高達6成,台積電陸續 在善化區、安定區設廠投資,土地和房產需求也應聲而起,不過也因 當地房價也從低基期被拉抬至歷史新高點,而消費者難以再追價,第 三季房價出現各科學園區近年來首次下跌,目前銀行房貸緊縮狀況持 續,加上中央銀行祭出信用管制,未來房價可能會有下修的空間。
近期,政大永慶科學園區中古屋房價指數發布,揭示了新竹科學園區房價連續四年呈現雙位數漲幅,顯示科技產業發展對周邊房市的帶動效應。不過,南部科學園區台南園區則在2021、2022年出現強勁漲幅後,今年第三季首次出現下跌,讓人們對當地房價是否已經達到高點產生疑問。
政大不動產研究中心與永慶房產集團合作,發布的科學園區中古屋房價指數顯示,今年第三季竹科、中科、南科高雄園區分別有12.3%、13.8%、14.2%的年漲幅。這一漲勢反映了科技業發展對周邊房市的正面影響。然而,南科台南園區在去年和今年前兩季的強勁漲幅後,第三季房價出現了5.9%的下跌。
永慶房產集團研展中心總監郭翰指出,科學園區作為台灣科技發展的重鎮,產業進駐帶來大量人才需求,吸引了眾多人口湧入,從而推動區域房市發展。新冠疫情及中美貿易戰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讓台灣科技產業受益於轉單效應,產業發展穩定,這也使得周邊房市受到自住買家和投資者的青睞,房價不斷攀升。
具體到竹科,由於地區腹地有限,新增供給有限,竹北市和寶山鄉等精華地段的預售新案不斷創出新高,這也推動了周邊中古屋價格的上升。而新竹蛋白區、苗栗北部的竹南鎮、頭份市等地,也因為竹科外溢的買盤而房價齊漲。
南科台南園區過去三年房價漲幅達到6成,台積電在善化區、安定區的投資,也帶動了土地和房產需求。但由於當地房價已經從低基期被拉抬至歷史新高,消費者難以再追價,第三季房價首次出現下跌。此外,銀行房貸緊縮以及中央銀行的信用管制,預計未來房價可能會有下修的空間。
今日,台灣房地產市場的領航者永慶房屋仲介,與國泰人壽共同發起了一項重要的社會調查活動,即「2024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該調查將於今日下午1時30分,在台北市的君品酒店五樓亮廳(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一段3號)隆重舉行發布記者會。
記者會上,將公佈「地方政府施政滿意度」排行榜,並邀請幸福指數前五名的縣市首長以及施政滿意度前五名的縣市首長出席,分享他們的施政經驗和幸福施政措施。
這項調查已邁入第13個年度,其基礎來自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地區福祉(Regional Well-Being)指數」。調查涵蓋了「物質條件」和「生活品質」兩大面向,分別從所得與財富、就業與收入、居住條件等三個領域,以及健康狀況、教育與技能、環境品質等六個領域進行評估。
永慶房屋與其他知名企業如台灣大、中華航空、和泰汽車、冠德企業集團、中保科技集團、京元電子等共同協辦此次調查,展現了企業對於社會福祉的關注與貢獻。
調查採取主客觀指標兼具的方式,深入各縣市12大生活領域,挖掘當地的幸福特色。民調於2024年9月9日至10月27日期間進行,採用電話訪問20歲以上民眾,調查總人數達15,249人,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幸福民調之一。
這次調查不僅是對台灣各縣市施政成效的一次全面評估,也為未來政府施政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資料。
記者會將於當日下午1時30分,於台北市君品酒店五樓亮廳(台北市承德路一段3號)舉行。此次調查由經濟日報與國泰人壽共同主辦,永慶房屋、台灣大、中華航空、和泰汽車、冠德企業集團、中保科技集團、京元電子協辦。
這項調查今年邁入第13年,依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地區福祉(Regional Well-Being)指數」為基礎,參考其架構內涵建構而來,涵蓋「物質條件」面向三個領域(所得與財富、就業與收入、居住條件)及「生活品質」面向六個領域(健康狀況、教育與技能、環境品質、人身安全、公民參與及政府治理、服務可近性)。
縣市幸福大調查主客觀指標兼具,深入各縣市12大生活領域,發掘在地幸福特色。今年民調2024年9月9日至10月27日期間進行,以電話訪問20歲以上民眾,由聯合行銷研究公司負責調查。民意調查總人數達15,249人,這也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幸福民調。
據六都地政局最新資料,11月新北、桃園、台中、高雄買賣移轉棟 數均較10月有1成以內的回升,但台北、台南11月買賣移轉棟數雙雙 跌破2,000棟,僅高於春節的2月,寫下今年單月次低量;六都中僅台 中市因北屯區等地交屋量大導致買賣移轉優於去年同期,其餘五都均 呈年減,又以台南年減4成幅度最大。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連三月 下滑後小幅回升,反映政策效應顯現,買賣雙方拉長議價與交易時程 ,不過新交屋潮的挹注,部分賣方售屋心適度讓利,只要物件價格有 一定優惠,買賣金雙方價格認知差距縮小,成交機會增加,未來買賣 雙方在價格上的博弈是交易量增減的關鍵。
以前11月來看,六都買賣移轉總數為24.98棟,年增率收歛至17.5 %,其中以高雄年增28.1%最高,桃園也有2成以上的年增,不過新 北年增率則以收歛至1成以內。
信義房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雖然今年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有 機會寫下三年新高,不過前八月市場交易熱絡,但9月開始就進入明 顯量縮,整體房市不如年度數據呈現那樣暢旺,第四季仍受房貸緊縮 影響,加上整體資金利率水準拉高,未來幾個月買賣移轉棟數仍將呈 現年減表現。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美國大選過後的新局是否 衝擊全球金融市場,國內中央銀行12月也將召開第四季理監事會,都 有可能影響明年上半年房市走勢。
房市冷熱不均,新屋交屋潮湧現仍撐住買氣
雖然近期房貸緊縮、限貸打房等措施對買氣造成衝擊,但龐大新屋交屋潮湧現,台灣房市買賣移轉棟數依然維持在高點。根據最新數據,六都11月買賣移轉棟數合計達1.98萬棟,月增0.9%,結束連續三個月量縮,年減15.3%,年增率為近19個月新低。
今年房市「上熱下冷」,上半年在熱潮帶動下,推估全年買賣移轉約在34.5萬~35萬棟,有機會創下近三年新高、近11年次高。
六都地政局最新資料顯示,11月新北、桃園、台中、高雄買賣移轉棟數均較10月回升,但台北、台南買賣移轉棟數雙雙跌破2,000棟,僅高於春節的2月,寫下今年單月次低量。其中,台中因北屯區等地交屋量大,買賣移轉優於去年同期,其餘五都均呈年減,以台南年減4成幅度最大。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連三月下滑後小幅回升,反映政策效應逐漸顯現。買賣雙方拉長議價與交易時程,新交屋潮的挹注使部分賣方售屋心態適度讓利。只要物件價格有合理優惠,買賣雙方價格認知差距縮小,成交機會將增加。未來買賣雙方在價格上的博弈將是交易量增減的關鍵。
從11月來看,六都買賣移轉總數為24.98萬棟,年增率收歛至17.5%,其中以高雄年增28.1%最高,桃園也有2成以上的年增,但新北年增率則收歛至1成以內。
信義房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今年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有望創下三年新高,但由於前八月市場交易熱絡,9月開始進入明顯量縮,整體房市不如年度數據呈現那樣暢旺。第四季仍受房貸緊縮影響,加上整體資金利率水準拉高,未來幾個月買賣移轉棟數仍將呈現年減表現。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則提到,美國大選後的新局勢是否會衝擊全球金融市場,國內中央銀行12月將召開第四季理監事會,這些都可能影響明年上半年房市走勢。
台灣房市11月呈現小幅回升,六大都市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與上月相較,三增、一平、兩減。總計11月六都移轉量約1.98萬棟,月增0.9%,年減約15%,顯示房市仍處於多空交戰的盤整階段。其中,桃園市、台中市房市表現亮眼,月增率分別達7%,高雄市則月增8%。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連三月下滑後,首次小幅回升,這與政策影響持續發酵有關。買賣雙方為了拉長議價與交易時程,壓抑了交易量。近期部分賣方售屋心態轉變,願意小幅讓利,加上自住需求穩定,買賣雙方價格認知差距縮小,共同推動了11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的小幅增加。
根據六都地政局最新11月買賣移轉棟數資料,與10月相較,除了北市、台南市外,其餘四都移轉量均呈現月增。其中,台北市移轉量1,977棟,月減12.3%;新北市11月交易量4,427棟,月增1.5%;桃園市移轉棟數為3,906棟,月增6.8%;台中市單月成交量能達4,391棟,月增6.9%;台南市交易棟數為1,906棟,月縮16.6%;高雄市移轉量為3,217棟,月增8.1%。
以年成長率來看,除了台中市年增2.1%外,其餘五都全數衰退,其中台南市年減40.4%,新北市年減26.7%,台北市下滑19%,高雄市降低8.1%,桃園市微減0.6%。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增減不均,主要原因是央行近期推出的第六、七波信用管制措施,使市場買氣明顯急凍。目前房市處於多空交戰的盤整期。與此同時,桃園市、台中市月增率亮眼,可能是因為桃園八德、台中烏日有大型新案社區交屋,衝高區域移轉量。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房市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已從連續性年增率轉為年減趨勢,市場買氣出現量縮。預估未來幾個月移轉量能仍將維持年減表現。目前一、二手市場均進入交易量縮時期,房市全面退去激情,交易暢旺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穩定、自用當道。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強調,11月數據來看市場並未築底,由於當前市場仍處於盤整階段,短期買氣將持續收斂,各都會區買氣將各自表現。
台灣房市在11月再次展現穩定成長的跡象,六都地區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達1.98萬棟,累計今年前11月六都交易量已達249,864棟,年增長率為17.5%。這一成長速度雖然連續四個月下滑,但已經收斂至二成內,顯示市場逐漸趨於理性。
房產專家們普遍認為,今年房市有望挑戰近11年的新高,達到36萬棟。然而,在央行對炒房行為的重拳打擊下,買氣逐漸消散,預計今年全國移轉量可能落在34.5萬到35萬棟之間。即使如此,這一數字仍將創下近三年的新高。
永慶房屋仲介的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11月的數據反映了市場的穩定發展。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則表示,房市在9月開始進入明顯的量縮階段,但全年移轉量仍然可觀。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強調,未來房市面臨兩大不確定性。首先是美國大選後的局勢變化,特別是川普總統上任後的政經環境是否會對全球市場造成衝擊。其次,央行在12月的第4季理監事會上是否會出台新的房市政策,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則提到,接下來兩到三年將是建商交屋的高峰期,新案交屋將為市場帶來新的動能,預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的數字表現不會太差。
個別來看,六都11月房市中,首購需求較強的桃園市、台中市均有月增7%,高雄則月增8%;另,新北市微增1%,台北市月減12%,而台南仍相對疲弱,月減逾16%。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連三月下滑後首度小幅回升,反映政策影響持續發酵,讓買賣雙方拉長議價與交易時程,壓抑交易量;尤其部分都會區在預售屋交屋潮的挹注下,加上近期部分賣方售屋心態開始轉變、願意小幅讓利;加上自住需求穩定,在買賣雙方價格認知差距縮小,讓11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小幅增加0.9%。
據六都地政局最新11月買賣移轉棟數資料顯示,與10月相較,除了北市、台南市外,其餘四都移轉量均呈現月增;其中台北市移轉量1,977棟、月減12.3%,新北市11月交易量4,427棟、月增1.5%,桃園市移轉棟數為3,906棟、月增6.8%,台中市單月成交量能達4,391棟、月增6.9%,台南市交易棟數為1,906棟、月縮16.6%,高雄市移轉量為3,217棟、月增8.1%。
若以年成長率來看,除了台中市年增2.1%外,其餘五都全數衰退,又以台南市年減40.4%最多,其次為新北市年減26.7%、台北市下滑19%、高雄市也降低8.1%,桃園市則微減0.6%。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六都買賣移轉棟數皆有不同程度增減,主因仍是央行近期推出的第六、七波信用管制措施,使市場買氣明顯急凍,目前房市處於多空交戰的盤整期;相較之下,桃園市、台中市均有不錯月增率,研判應是桃園八德、台中烏日有大型新案社區交屋,衝高區域移轉量。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房市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已經從連續性年增率,轉為年減趨勢,在房市資金受到緊縮影響,市場買氣也出現量縮,預估未來幾個月移轉量能仍是年減表現,若同步搭配預售市場的實價揭露數據來看,目前一、二手市場均同步進入交易量縮時期。
曾敬德強調,在央行重手打炒房之下,房市全面退去激情、交易暢旺不再,目前取而代之為穩定、自用當道為主市場。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11月數據來看市場並未築底;10月颱風與假期多,11月量能回歸,數字也校正;由於當前市場依舊處於盤整階段,短期買氣將持續收斂,各都會區買氣將各自表現。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六都11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1.98萬棟,累計今年前11月六都交易量為249,864棟、年增17.5%,年增幅已連四月下滑,且已收斂至二成內。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雖然房市前八月交易熱絡,但9月開始就進入明顯量縮,前11月六都移轉量達24.98萬棟,初估今年全國移轉量可能落在34.5~35萬棟,雖然低於原估挑戰36萬棟的近11年新高,不過今年房市在前八月的噴出買氣加持下,仍可望寫下近三年新高。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強調,觀察近期房市將有兩大黑天鵝,其中美國大選過後,在川普總統上任的新局是否衝擊全球金融市場,將受全球高度關注,恐將影響世界政經局是進一步變化;另一方面央行12月進行第4季理監事會,是否再祭出新的房市政策,均將影響當前房市變化。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說,接下來兩到三年是建商交屋的高峰期,由於有新案交屋挹注,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的數字表現不會太差。
政大永慶七都房價指數顯示,第三季七都房價全面上漲,除台北、 高雄漲季幅縮小外,新竹季漲幅由第二季的4.9%增加至6.4%,桃園 從第二季的2.6%增加至4.6%,台中從第二季的2%增加至3.1%,第 二季漲幅在1%以內的新北、台南,第三季漲幅也分別增加至2.5%、 1.2%。
永慶房產集團研展中心總監郭翰表示,上半年台灣經濟表現亮眼, 民眾購屋信心增強,自用、長期置產族群回籠,買氣暢旺,8月初開 始部分銀行房貸逼近滿水位,房貸資金緊縮,導致成屋交易時間拉長 ,民眾也擔心房貸撥貸不如預期,購屋態度轉趨保守觀望。
不過,如桃竹、台中等地產業帶動人口進駐,剛性需求強勁,屋主 對價格期待值仍高,政策效果在這四大都會區還未顯著發酵,未來房 價走勢需持續觀察。
郭翰指出,第三季房市交易量已出現大幅下滑的情況,接連限貸打 房政策也扭轉民眾對房價上漲預期,尤以台北市最明顯,台北因房價 已高,部分購屋族群也無法負荷,再加上受到政策衝擊,房價收斂現 象反應較明顯;高雄大樓的投資、置產買盤多,當地房價漲幅迅速收 斂,對於政策反應速度較快。
目前銀行房貸排隊狀況需等數月消化,房貸緊縮的狀況恐持續至明 年上半年,明年下半年才有可能緩解,直接衝擊市場交易量,預期今 年第四季恐「旺季不旺」,而房價則有持續盤整或下修的可能。
第三季度的房市,即便受到限貸令及信用管制的影響,民眾的購屋態度變得保守且觀望,但房價卻依然顯著攀升,形成所謂的「價量背離」現象。根據政大永慶七都大樓房價指數的數據顯示,七都的房價季漲幅在0.6%至6.4%之間,其中台北、高雄的季漲幅較第二季收斂,但新竹和桃園的季漲幅則達到6.4%和4.6%,顯示房市的剛性需求依然強勁。
政大永慶七都房價指數也指出,第三季七都房價全面上漲,除了台北和高雄的漲幅縮小外,新竹的季漲幅從第二季的4.9%增至6.4%,桃園則從2.6%增至4.6%,台中從2%增至3.1%,新北和台南的漲幅也分別提升至2.5%和1.2%。
永慶房產集團研展中心總監郭翰表示,上半年台灣經濟表現亮眼,這讓民眾的購屋信心增強,自用和長期置產的族群回流市場,買氣相當旺盛。然而,從8月初開始,部分銀行的房貸接近滿水位,房貸資金緊縮,導致成屋交易時間拉長,民眾對於房貸撥貸的預期變得更加謹慎,購屋態度因而轉向保守觀望。
雖然如此,桃竹、台中等地產業的發展帶動人口進駐,剛性需求依然強烈,屋主對價格的期待值高,政策的效果在這四大都會區還未顯著顯現,未來房價的走勢仍需持續關注。
郭翰進一步指出,第三季房市交易量已經出現明顯下滑,接連的限貸打房政策也轉變了民眾對房價上漲的預期,特別是在台北,由於房價已經相當高,部分購屋族群無法負擔,加上政策的衝擊,房價收斂的現象更加明顯;而高雄大樓的投資和置產買盤較多,當地房價的漲幅也迅速收斂,對政策的反應速度較快。
目前銀行房貸的排隊情況需要數月才能消化,房貸緊縮的狀況預計將持續至明年上半年,明年下半年才有可能緩解,這將直接影響市場的交易量。預期今年第四季將「旺季不旺」,房價則有持續盤整或下修的可能性。
根據最新預售實價登錄資料顯示,今年台灣房市表現亮眼,前八月預售總銷金額已達1.75兆元,年增率超過八成,這一成績已超越2023年全年總銷金額。交易件數也突破10萬件,顯示房市活絡程度。房產專家預測,今年全年房市交易件數及總銷金額將創近四年新高。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房市熱絡的同時,央行於8月實施不動產放款緊縮政策,導致全台成交件數單月減逾三成,房市預售市況明顯降溫。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今年上半年在國內經濟景氣蓬勃、低利率持續的背景下,預售市場表現十分熱絡。
陳金萍進一步分析,今年前七月除2月受農曆年假影響外,其他月份月月成交均超過萬件,銷售金額也表現亮眼。其中,3月至7月總銷金額每月均超過2,000億元,上半年預售買氣顯著。
具體數據來看,今年前八月預售屋成交件數達10萬220件,較去年同期大增61.7%。預售屋總銷金額為1.75兆元,較去年同期激增84.2%,超越去年全年1.6兆元的總銷金額。
陳金萍預測,今年全年預售屋市場交易件數及總銷金額有望創下近四年新高。但她也指出,8月房市預售屋交易表現出現衰退,單月成交件數約8,597件,較7月減少32.6%,成交金額為1,503.5億元,月減33.7%,顯示預售市況開始降溫。
陳金萍認為,央行8月的緊縮政策,如「不動產減降令」,以及銀行貸款成數保守、利率攀升,是導致新屋買氣降溫的主要原因。
近期房市傳來一則驚人的消息,據預售實價登錄資料顯示,全台今年前八月預售總銷金額已達1.75兆元,年增率逾八成,這一成績甚至超越2023年整年的表現。交易件數也突破10萬件,房產專家預測,今年全年交易件數及總銷金額有望創近四年來新高。
然而,這股火熱的買氣卻在8月遭遇了一股強烈的逆風。由於央行於8月實施不動產放款緊縮政策,當月全台成交件數月減逾三成,預售市況明顯出現降溫現象。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今年前七月,除了2月受到農曆年假影響外,其他月份的成交都超過萬件,銷售金額也表現亮眼,3月至7月總銷金額每月均超過2,000億元,顯示上半年預售買氣十分旺盛。
具體數據來看,今年前八月預售屋成交件數達10萬220件,較去年同期大增61.7%。總銷金額達1.75兆元,同比激增84.2%,超過去年全年的1.6兆元。陳金萍預計,今年全年預售屋市場的交易件數和總銷金額將創下近四年的新高。
不過,陳金萍也指出,8月的市場表現並不樂觀。當月成交件數約8,597件,較7月衰退32.6%,成交金額為1,503.5億元,月減33.7%,顯示市場開始出現降溫現象。她認為,這是因為央行於8月實施的「不動產減降令」,導致銀行緊縮房貸,貸款成數保守,利率攀升,進而讓新屋買氣冷卻。
台灣房市慶幸銷金額暴漲,永慶房屋指出預售市場旺熱,但8月緊縮政策下成交減少
根據預售實價登錄資料,台灣房市在今年前八月已經實現1.75兆元的總銷金額,年增率逾八成,這一數字甚至超越了2023年全年的總銷金額。不僅如此,交易件數也達到了逾10萬件,房產專家預測,今年全年交易件數和總銷金額將創近四年新高。
然而,在這一片繁榮的背後,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8月實施的不動產放款緊縮政策對房市產生了顯著影響。8月全台成交件數月減逾三成,顯示預售市場明顯降温。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對此進行了深入分析,她指出,在國內整體經濟景氣蓬勃、低利率持續的環境下,2024年的預售市場表現火熱。今年前七月,除了2月因農曆年假影響外,其他時間月月成交都破萬件,且銷售金額都有亮眼表現。3月至7月,總銷金額每月均衝破2,000億元,顯見上半年預售買氣旺盛。
具體數據來看,今年前八月預售屋成交件數達10萬220件,較去年同期大增61.7%。總銷金額達1.75兆元,較去年同期激增84.2%,超越去年全年1.6兆元的表現。
陳金萍預測,今年全年預售屋市場的交易件數和總銷金額有望創下近四年新高。但她也提醒,8月的市場表現顯示了預售市場的降温趨勢。8月單月預售屋交易件數約8,597件,較7月衰退32.6%,成交金額為1,503.5億元,月減33.7%。
陳金萍分析,央行8月的緊縮政策,包括對銀行房貸的減降令,導致貸款成數保守,利率攀升,進而影響了新屋買氣。這一政策變化,讓市場預期預售市場的熱度將會進一步降低。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2024年在國內整體經濟景氣蓬勃、低利率持續的環境下,帶動預售市場表現火熱,今年前七月除2月碰上農曆年假外,其餘時間月月成交都破萬件,且銷售金額都有亮眼表現,除1、2月外,3月至7月總銷金額每月均衝破2,000億元,顯見上半年預售買氣火熱。
據預售實價登錄資料顯示,今年前八月預售屋成交件數達10萬220件,較去年同期61,962件大增61.7%。不僅交易件數大增,前八月預售屋總銷金額達1.75兆元,較去年同期激增84.2%,超越去年全年1.6兆元表現。陳金萍認為,今年全年預售屋市場交易件數、總銷金額可望寫下近四年新高。
不過,陳金萍提出,觀察8月單月預售屋交易表現,單月成交件數約8,597件,較7月衰退32.6%,單月成交金額為1,503.5億元、月減33.7%,顯示出預售市況開始明顯降溫。
陳金萍分析,央行8月祭「不動產減降令」,銀行緊縮房貸,貸款成數保守,利率攀升,讓新屋買氣降溫。
近期央行實施的信用管制措施對台灣房市產生了顯著影響,四大房仲業者昨日(31日)發布10月旗下門市交易量,結果顯示全線年月雙減。永慶、中信、住商、台灣房屋四大業者10月交易量相較去年同期均減少兩到三成。永慶房產集團全台交易量月減7%、年減32%;住商機構全台月減6.1%、年減31.2%;中信房屋全台月減17.8%、年減21.1%;台灣房屋則僅統計七都交易量,月減12.8%,年減22.6%。
永慶房產集團10月全台門市交易量與6月相比已減半,顯示銀行房貸緊縮與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對房市買氣的連續衝擊。央行為避免影響無辜繼承者和換屋者,於10月9日補充協處措施,將這些情況排除在信用管制範圍內。然而,民眾仍面臨著贷款利率上漲、成數降低的壓力,對買氣造成衝擊。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央行9月19日的選擇性信用管制使得成屋交易雪上加霜,雖有零星個案降價求售,但買盤因贷款限制和期待賣方價格修正,交易情況艱難。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則認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持續影響房市,加上颱風干擾,10月成交量大幅下滑。
目前房市處於多空對峙的局面,市場交易逐漸回歸剛需基本面。不過,由於大環境影響,買方變得更加謹慎,決策速度放緩,追價意願降低,交易周期拉長,導致交易量下滑。